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七章:幻梦菇的试炼与团队分歧(续)

“幻梦月光烩饭”端上桌时那抹惊艳的蓝光,以及入口后席卷感官的奇妙体验,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团队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但这份惊艳并未让任何人停下脚步——尤其是对薙切绘里奈而言,料理的“魔力”若不能被数据证实、被流程掌控,便永远存在失控的风险,而联队食戟的赛场,从容不得半分侥幸。

当天下午,薙切绘里奈便动用家族在远月茶寮料理学院的资源,联系上了位于学院实验楼顶层的感官评测实验室。这座实验室配备着全日本最顶尖的料理分析设备,从味觉分子检测仪到嗅觉受体模拟系统,能将一道料理拆解成数百项可量化的指标。当团队推着盛放“幻梦月光烩饭”的保温餐车走进实验室时,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早已做好准备,透明的玻璃操作舱内,三根纤细的传感器探针正静静待命。

“先分析芳香物质构成。”薙切绘里奈站在操作屏前,指尖划过冰冷的玻璃界面,“重点检测‘幻梦菇’与‘月光稻米’结合后产生的新成分。”研究员按下启动键,探针缓缓探入烩饭中,屏幕上瞬间跳出一串复杂的化学分子式。不到十分钟,初步报告便已生成:“检测到两种新型芳香烃化合物,编号分别为hm-01与hm-02。其中hm-01的挥发性极强,能在接触空气后0.3秒内刺激鼻腔内的嗅觉受体,激活大脑内的愉悦中枢;hm-02则更稳定,可在口腔内停留超过五分钟,持续强化味觉体验。”

紧接着是味觉分析环节。另一台设备将烩饭中的酱汁与米饭分离,逐一检测其中的苦味、甜味、鲜味物质浓度。“芝士酱汁中的乳脂分子完美包裹了‘幻梦菇’残留的微量苦味成分——那是一种名为‘菌萜’的物质。”研究员指着屏幕上的分子结构图解释,“乳脂形成的保护膜能延缓苦味在口腔中的释放速度,让它与米饭的清甜、芝士的咸香形成阶梯式味觉冲击,而非直接的苦涩感。”

最关键的“感官愉悦度”测试则由十名经过专业训练的感官评测员完成。他们在隔绝外界干扰的房间内,蒙眼品尝烩饭,并通过专用设备实时记录心率、瞳孔变化与脑电波活动。当最后一名评测员放下勺子时,屏幕上的曲线终于定格——平均愉悦度92分,远超普通高级料理75分的平均水平,甚至接近远月历届“特别菜单”的评分。

薙切绘里奈拿起打印出的报告,指尖在“92分”的数字上轻轻划过,紧绷了一上午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极浅的弧度。但这份放松只持续了三秒,她便皱起眉头:“92分不代表万无一失。赛场的通风系统会加速芳香物质的挥发,餐盘温度若低于60c,乳脂的包裹效果会下降15%,甚至评委当天的味觉敏感度差异,都可能让分数波动5分以上。”她抬眼看向三人,语气恢复了往日的严谨,“我们需要在完全复刻赛场的环境里,把这道料理磨到‘零误差’。”

为了实现“零误差”,团队向学院申请了位于实训楼地下一层的“模拟比赛厨房”。这里并非普通的训练场地——灶台的火力调节精度与正式赛场的商用灶台完全一致,最小可控制到100瓦的增量;通风系统能模拟不同赛场的气流速度,从每秒0.5米到2米可调;甚至料理台的高度、灯光的色温与亮度,都能通过控制台精准复刻日本各大料理赛事的标准。

从那天起,远月的校园里多了一道固定的风景:每天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刚爬上实验楼的窗台,田所惠、刘晓燕、一色慧与薙切绘里奈便会准时出现在模拟厨房门口,手里提着装满食材与工具的保温箱。

田所惠负责的是“月光稻米”的预处理与焖煮,这是整个料理的基础。最初的两天,她严格按照传统方法,将稻米浸泡在常温水中4小时,再用高汤焖煮20分钟,但煮出的米饭要么过于软烂,无法与“幻梦菇”粉末形成口感对比,要么颗粒感过强,难以吸收酱汁的风味。

“是不是浸泡温度的问题?”第三天清晨,田所惠看着碗中松散的米饭,忍不住小声嘀咕。她想起老家处理新米时,母亲会用温水浸泡,让米粒更快吸收水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从实验室借来恒温水箱,将浸泡水温分别设定为20c、25c、30c,各准备了一份稻米。

两小时后,当三份米饭同时焖煮完成,差异立刻显现:20c浸泡的米饭仍有硬芯,30c浸泡的则已有些发黏,唯有25c浸泡的米饭,颗粒分明却又饱含水分,用筷子挑起时能看到轻微的黏性,放入口中咀嚼,既能感受到米粒的弹牙,又能在咬碎的瞬间尝到高汤的鲜味。“找到了!”田所惠兴奋地举起碗,向其他三人展示,“25c浸泡3小时,再用中火焖煮18分钟,这样的米饭刚好能和‘幻梦菇’粉末融合!”

刘晓燕则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幻梦菇”粉末的研磨精度上。最初她用普通的料理机研磨,粉末颗粒大小不均,最大的颗粒直径超过0.5毫米,加入米饭后会出现局部味道过浓的情况,甚至有评委试吃时咬到未磨碎的菌菇纤维。

“必须做到超微粉碎。”刘晓燕托着下巴,盯着料理机里的粉末陷入沉思。她想起之前在化学实验室见过的超微粉碎机,能将物料磨成微米级的细粉。当天下午,她便向学院申请借用了一台实验室专用的超微粉碎机,设定了200目的研磨标准——这意味着粉末的颗粒直径将小于75微米,肉眼几乎无法分辨。

研磨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幻梦菇”烘干后质地坚硬,需要先切成1毫米厚的薄片,再分批次放入粉碎机,每次研磨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否则机器产生的热量会破坏菌菇中的活性成分。刘晓燕守在粉碎机旁,每隔3分钟便停机检查粉末状态,直到所有菌菇都被磨成细腻的白色粉末,用手指捻起时,能感受到如丝绸般顺滑的触感,没有一丝颗粒感。“这样应该可以了。”她将粉末装入密封罐,对着阳光看了看,粉末均匀地分散在罐中,没有出现结块,“每一粒米饭都能裹上相同量的粉末,味道就不会有偏差了。”

一色慧则承担起了酱汁的改良工作。最初的芝士酱汁虽然浓郁,但吃多了容易让人感到腻味,尤其是在“幻梦菇”引发的味觉幻觉持续作用下,厚重的乳脂感会掩盖稻米的清甜。“需要一种既能中和油腻,又能延长味觉记忆的成分。”一色慧站在灶台前,看着锅中翻滚的酱汁,手指在调料架上轻轻划过。

他尝试过加入柠檬汁,酸味虽然能解腻,却会破坏“幻梦菇”带来的愉悦感;加入蜂蜜,又会让酱汁过于甜腻,失去咸鲜的平衡。直到某天傍晚,他在整理老家寄来的食材时,看到了一袋晒干的陈皮——那是母亲特意为他准备的,说煮肉时加入能去腥味。

“陈皮的清香或许可以。”一色慧取出几片陈皮,用温水泡软后,刮去白色的内瓤(避免苦涩),再切成细丝,放入小锅中,加入少量冰糖与清水,用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后,锅中的液体变成了琥珀色,浓郁的陈皮香弥漫在厨房里。他将熬好的陈皮糖浆取少量加入芝士酱汁中,搅拌均匀后尝了一口——芝士的浓郁依旧,却多了一层淡淡的柑橘清香,在口腔中停留片刻后,还能感受到一丝回甘。“就是这个!”一色慧眼睛一亮,“陈皮的香气能和‘幻梦菇’的鲜味形成互补,还能解腻,让味觉体验更持久。”

而薙切绘里奈,则扮演着“最严苛评委”的角色。每天当料理完成后,她都会坐在模拟赛场的评委席上,面前摆放着三个空白评分表,分别对应“口感层次”“香气持久度”“视觉呈现”三个维度。她不会立刻品尝,而是先观察料理的外观:米饭的色泽是否均匀,“幻梦菇”粉末带来的蓝光是否自然,酱汁的淋涂是否美观。

“今天的酱汁淋得太随意了,边缘超出了餐盘1厘米,影响视觉整洁度。”

“米饭的蓝光在灯光下不够明显,需要调整‘幻梦菇’的用量,让蓝光再亮一些,但不能影响味道。”

“香气在端上桌3分钟后就减弱了10%,需要在酱汁中加入少量增香剂,延长香气持久度。”

她甚至会故意设置“突发状况”:有时会让料理在室温下放置5分钟,测试风味衰减速度;有时会要求团队在通风系统开到最大档位的情况下制作料理,观察芳香物质的流失情况;有时还会提出“评委口味差异”的假设,让团队调整酱汁的咸甜度,以适应不同评委的偏好。

“别觉得我苛刻。”有一次,田所惠因为连续三次被指出“米饭颗粒感不足”而有些沮丧,薙切绘里奈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一些,“赛场之上,评委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只有现在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比赛时才能万无一失。”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打磨中,“幻梦月光烩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不断优化:米饭的浸泡温度精确到25c±1c,焖煮时间控制在18分钟±30秒;“幻梦菇”粉末的研磨精度稳定在200目,误差不超过5目;陈皮糖浆的用量占酱汁总量的8%,多一滴则甜,少一滴则淡;甚至酱汁的淋涂方式都有了标准——从餐盘中心开始,以顺时针方向画圈,每圈的间距控制在2厘米,最后在中心位置堆出一个小尖,确保每一口米饭都能裹上酱汁。

但新的难题很快浮出水面——“幻梦菇”的用量。

最初团队按照每份料理2克的用量添加,试吃时,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味觉幻觉,甚至有人说“看到了小时候家门口的樱花树”。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有三位试吃员在吃完后出现了轻微的头晕症状,测量血压发现,他们的收缩压平均下降了5mmhg。

“用量必须减少。”薙切绘里奈立刻叫停了试吃,“如果比赛时评委出现头晕,即使料理再好吃,也会被判违规。”

为了找到最佳用量,团队决定进行梯度测试。他们邀请了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体质的50名学生作为“试吃员”,将“幻梦菇”的用量从1.2克到1.8克,每0.1克分为一个梯度,共7个组别。每个试吃员在吃完后,需要填写一份问卷,记录自己是否感受到愉悦感、愉悦感的强度,以及是否有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测试持续了两天。每天清晨,刘晓燕都会提前称量好不同梯度的“幻梦菇”粉末,分别装入标注好剂量的小纸袋中;田所惠则按照标准流程制作米饭,确保除了“幻梦菇”用量外,其他条件完全一致;一色慧和薙切绘里奈则负责记录试吃员的反馈,整理数据。

当最后一份问卷收回时,数据结果终于清晰:1.2克与1.3克组中,仅有不到50%的试吃员感受到明显愉悦感;1.4克组的愉悦感达标率提升到70%,但仍有部分人觉得“效果微弱”;1.5克组中,85%的试吃员感受到强烈且舒适的愉悦感,仅有2人出现轻微头晕,且在10分钟内自行缓解;1.6克及以上组中,虽然愉悦感达标率超过90%,但头晕人数明显增加,1.8克组甚至有5人出现恶心症状。

“1.5克,就是这个量。”刘晓燕看着数据报表,语气肯定。她立刻从工具间找来定制的硅胶模具,每个模具的容量刚好是1.5克,“比赛时,我们直接将粉末填入模具,使用时取一整份加入米饭,误差可以控制在±0.01克以内,绝对不会出错。”

团队的配合,也在这一次次的测试与打磨中悄然变化。最初因理念分歧产生的隔阂,像被温水浸泡的冰块,渐渐融化。田所惠递出米饭铲时,刘晓燕总能提前一步伸出手,精准地接过餐盘,无需言语交流;一色慧在灶台前调整酱汁火候时,薙切绘里奈会默默走到调料架旁,将他可能需要的盐、胡椒与陈皮糖浆摆放在手边,甚至会提前预热好试吃用的小碗;刘晓燕在称量粉末时,田所惠会主动帮她清理操作台,避免粉末沾染其他食材。

最让众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模拟比赛中的突发状况。那天下午,团队正在进行完整的流程演练,田所惠刚将焖好的米饭倒入锅中,准备加入“幻梦菇”粉末,灶台的通风系统突然发出“嗡嗡”的异响,随后便停止了运转。油烟瞬间从锅中升起,弥漫了整个厨房,甚至呛得田所惠咳嗽起来。

“快关火源!”一色慧的声音率先响起,几乎在同一时间,他已经冲到灶台前,关掉了燃气阀门。刘晓燕则迅速跑到控制台旁,按下了备用排气扇的开关——那是她前一天特意检查过的应急设备,此刻刚好派上用场。田所惠反应过来后,立刻从保温箱里取出湿布,小心翼翼地盖在盛放米饭的锅中,防止热气流失导致米饭变凉,同时也避免油烟吸附在米饭上,影响风味。

整个过程仅用了30秒。当备用排气扇将油烟渐渐抽走时,四人相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刚才那一下,还挺默契的。”一色慧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轻松。薙切绘里奈看着眼前的三人,心中某个坚硬的角落似乎被轻轻触动,她嘴上依旧不饶人:“别得意,这只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基本操作,比赛时比这更棘手的情况都可能出现。”但她的眼神里,却少了几分以往的锐利,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

第十七章:幻梦菇的试炼与团队分歧(续)

距离联队食戟还有三天时,学院为团队安排了一次重要的“预演”——邀请了三位退休的料理界泰斗担任评委,对“幻梦月光烩饭”进行最终评估。这三位评委都曾担任过日本料理协会的评审,其中一位更是被誉为“味觉之眼”的中村哲也,以评审严苛、眼光毒辣着称,当年不少顶尖料理人都曾在他的点评下调整菜品方向,甚至有人称他的一句评语“能定一道料理的生死”。

评审室设在学院最顶级的品鉴厅,墙面用温润的胡桃木装饰,地面铺着浅灰色羊毛地毯,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气——这种环境能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干扰,让评委专注于料理本身。田所惠端着盛有“幻梦月光烩饭”的骨瓷餐盘走进来时,手指微微有些发紧,她特意放慢脚步,避免餐盘晃动导致酱汁洒出,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三位评委的目光几乎同时落在餐盘上。中村哲也原本微垂的眼帘轻轻抬起,浑浊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摆盘很克制,没有多余的装饰,却把‘月光’的主题凸显出来了。”他伸出手指,隔空点了点餐盘边缘——那里点缀着三颗对半切开的樱桃番茄,鲜红的果肉与乳白色的米饭形成鲜明对比,而米饭表面的“幻梦菇”粉末在暖黄色的灯光下泛着淡蓝色光晕,像极了月光洒在雪地上的模样。

另一位评委,曾任职于巴黎三星餐厅的高桥凉子,则更关注细节。她拿起银质餐勺,轻轻拨开米饭表面,观察颗粒间的紧密程度:“米粒的间距很均匀,看来焖煮时火候控制得不错,没有出现结块的情况。”说着,她舀起一勺米饭,先凑近鼻尖轻嗅,随即闭上眼睛,细细感受香气在鼻腔中的变化。

“第一层是芝士的浓郁奶香,第二层是菌菇的鲜醇,第三层……”高桥凉子停顿了两秒,眉头微微舒展,“是陈皮的清苦与甘甜,三种香气层层递进,却又融合得很好,没有互相压制。”她睁开眼,看向团队四人的方向,语气中多了几分认可,“能把香气的层次做得这么清晰,你们下了不少功夫。”

最年轻的评委,擅长分子料理的藤井浩,则直接将勺子递到嘴边。米饭入口的瞬间,他的瞳孔微微收缩,原本紧绷的嘴角缓缓上扬:“口感很奇妙——米粒有弹牙的嚼劲,却又不会过硬,酱汁裹在每一粒米饭上,不会太稠也不会太稀。”他咀嚼了片刻,又补充道,“‘幻梦菇’的效果很自然,没有强烈的刺激感,反而像一阵温和的风,慢慢把愉悦感带上来……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夏夜的院子里吃西瓜的场景,很舒服。”

三位评委轮流品尝完毕后,便凑在一起低声讨论。团队四人站在品鉴厅的角落,大气都不敢喘——田所惠的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刘晓燕下意识地盯着自己的鞋尖,一色慧虽然表面平静,手指却在背后轻轻敲击着大腿,唯有薙切绘里奈依旧保持着站姿,只是目光紧紧锁在评委们的脸上,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一丝线索。

约莫十分钟后,中村哲也拿起笔,在评分表上写下分数,随后将表格推到团队面前。纸上的三个分数分别是91分、89分、90分,平均分恰好90分。这个分数远超学院历届参赛菜品的预演平均分,要知道去年获得全国料理大赛金奖的团队,当时的预演分数也只有86分。

“90分,意味着你们的菜品已经具备了冲击冠军的潜力。”中村哲也放下笔,语气严肃却不失温和,“但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他看向薙切绘里奈,“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味觉引导’?‘幻梦菇’的效果虽然好,但评委需要一点‘引子’,才能更快进入状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建议在餐盘边缘点缀少许新鲜的月光花花瓣。这种花只在夜间开放,花瓣呈淡蓝色,和你们的‘月光稻米’‘幻梦菇’主题很契合。更重要的是,月光花有淡淡的清香,能提前唤醒评委的嗅觉,让他们更快感受到‘幻梦菇’的效果。”

高桥凉子也补充道:“月光花的花瓣可以稍微处理一下——用冰水浸泡十分钟,能让花瓣更舒展,颜色也更鲜亮,视觉效果会更好。而且花瓣的清香味和陈皮的香气能形成呼应,让整个料理的主题更统一。”

藤井浩则提出了一个细节建议:“餐盘的温度可以再提高2c。现在的温度是60c,如果提高到62c,芝士酱汁的流动性会更好,裹在米饭上的效果会更均匀,而且香气的释放速度也会更快。”

团队四人认真地记录着评委的建议,生怕漏掉一个字。薙切绘里奈甚至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月光花花瓣”“冰水浸泡”“餐盘温度62c”等关键信息用红笔标注出来,还特意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餐盘示意图,标注出花瓣的摆放位置。

预演结束后,团队立刻行动起来。刘晓燕第一时间联系了学院的园艺部——园艺部的温室里刚好种了一片月光花,负责人答应为他们预留比赛当天新鲜采摘的花瓣,还特意承诺会在凌晨三点采摘,确保花瓣处于最新鲜的状态。田所惠则跑去厨房,借来温度计,反复测试餐盘的加热温度,最终确定用62c的温水浸泡餐盘五分钟,既能达到温度要求,又不会让餐盘过热烫伤手。

接下来的两天,团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细节优化上。刘晓燕每天都会去园艺部查看月光花的状态,还特意请教了园艺老师,学会了如何挑选花瓣——要选刚开放两小时以内、花瓣边缘没有褶皱、颜色均匀的,每一朵花只取最外层的两片花瓣,确保大小一致。田所惠则反复调整餐盘的加热时间,甚至专门做了一张表格,记录不同水温、不同浸泡时间对应的餐盘温度,最终找到了最精准的参数。

一色慧则根据评委的建议,微调了陈皮糖浆的用量——将原本占酱汁总量8%的比例提高到8.5%,让陈皮的清香更明显一些,却又不会盖过芝士和菌菇的味道。薙切绘里奈则增加了“模拟评委入场”的环节,每次试做时,都会让团队成员扮演评委,从走进厨房到坐下品尝,全程模拟比赛流程,甚至会故意放慢速度,测试料理在不同时间段的风味变化。

比赛前一天晚上,模拟厨房的灯光依旧亮到深夜。四人围坐在料理台旁,面前摆着最后一份“幻梦月光烩饭”——餐盘边缘点缀着新鲜的月光花花瓣,淡蓝色的花瓣衬着乳白色的米饭,像极了月光下的花海。薙切绘里奈拿起勺子,舀起一勺米饭,递到田所惠面前:“你先尝尝,看看还有没有问题。”

田所惠接过勺子,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米饭的温度刚刚好,入口时能感受到酱汁的浓郁,咀嚼时能尝到米粒的清甜,陈皮的清香在口腔中回荡,“幻梦菇”带来的愉悦感慢慢扩散开来,让她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没问题!比之前的更好吃了,花瓣的香味也很搭。”

刘晓燕也尝了一口,点头道:“‘幻梦菇’的用量很精准,没有头晕的感觉,而且月光花的香气确实能引导味觉,我好像更快感受到愉悦感了。”

一色慧看着三人,拿起手边的保温箱:“食材和工具我都整理好了,‘幻梦菇’粉末已经用模具分好份,每份都是1.5克,误差在±0.01克以内。月光花花瓣明天凌晨三点会送到厨房,我会提前去接收,确保新鲜。”

薙切绘里奈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制服的衣领,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期待:“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早点休息,明天保持最佳状态。记住,赛场之上,我们是一个团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一起面对。”

走出厨房时,夜空正挂着一轮满月,清冷的月光洒在校园的小路上,将四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田所惠看着天上的月亮,忍不住说道:“明天的月亮,应该也会这么圆吧?”

“会的。”刘晓燕笑着回答,“而且明天的月亮,会见证我们赢下比赛。”

一色慧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别想太多,我们已经做到最好了。”

薙切绘里奈没有说话,只是抬头看了看月亮,脚步却比来时更坚定了。她知道,明天的赛场充满未知——可能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可能会出现突发状况,可能会有评委的口味差异,但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担心。因为她身边,有三个可以信任的伙伴,有反复打磨的料理,还有那份在一次次测试与配合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团队力量。

回到宿舍后,田所惠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第一次和薙切绘里奈产生分歧时的场景,想起刘晓燕为了研磨“幻梦菇”粉末熬夜的样子,想起一色慧在通风系统故障时冷静的反应,嘴角忍不住上扬。她从枕头底下拿出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明天,要和大家一起赢。”

刘晓燕则在整理比赛要用的工具,她将分好份的“幻梦菇”粉末小心翼翼地放进保温盒,又检查了一遍超微粉碎机的配件——虽然比赛时不会用到,但她还是习惯性地做好了准备。她看着保温盒里整齐排列的粉末,轻声说道:“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出错的。”

一色慧则在厨房的黑板上写下了比赛流程:早上六点集合,六点半准备食材,七点开始预热设备,八点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他还在流程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加油”两个字。

薙切绘里奈站在窗前,看着月光下的校园。她想起父亲曾经告诉她:“真正的料理,不仅要好吃,还要有温度——是团队的温度,是用心的温度。”以前她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总觉得料理只需要精准和完美,但现在她明白了——那份在反复打磨中形成的默契,那份在遇到问题时互相支持的信任,那份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坚持,才是料理最珍贵的“温度”。

她拿起手机,给团队三人发了一条信息:“明天,一起加油。”

很快,手机屏幕上弹出了三条回复——

田所惠:“好!”

刘晓燕:“没问题!”

一色慧:“等着拿冠军吧!”

薙切绘里奈看着屏幕,嘴角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她知道,明天的联队食戟,会是一场硬仗,但她和她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夜空下,月光依旧温柔。而属于他们的战斗,即将在黎明时分,拉开序幕。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嫁,前夫们都是旺妻命!离婚后,总裁前夫天天想复婚周杰,林晓晓的校园生活快穿之攻略男主:绿茶心计人形武器在七零娘娘假死后,陛下杀疯了娇妾媚骨末世重生,我有灵珠空间绑定修仙系统,泼天富贵轮到我了女户传奇双重生后,他想结婚,她偏不嫁夫妻一起玩穿越体验人生不好了!尚书府嫡女被退婚了警察,你别过来啊!人在鎏金:从销冠开始无限流:胆小鬼误入恐怖游戏带着系统的我在如懿传里当街溜子开局十连抽,我在万界纵横遗风之月去古代捞个男人回来夜幕下的广场舞穿进虐文的我无所不能快穿炮灰之宿主是个美貌小废物奥特:我获得了银河维克特利之光快穿:毛绒绒拯救黑化BOSS斗罗:穿越斗罗成为武魂殿二小姐爆宠!六个哥哥跪着榴莲求抱抱快穿之女配翻身独美娇气大小姐的末世预知梦碎裂掌控蓝锁监狱平行世界之邓为原来你这么爱我大秦:天崩开局,横推西域特工的年代生涯王爷走开,王妃她只想发财盗墓:齐先生的玫瑰花崩坏:开局觉醒幸运值系统旅行在全职猎人嫁渣男毁半生,大小姐要逆袭山君家的山头是座珍宝库不许追我姐,不是让你来追我啊!一人:我,唐门偃师,铁血川王!惊!卑微丫鬟竟是霸道君主穿越之陈皇后盼盼不语崩坏世界的【正常】科学家们别小看兔子末世拒绝基建,带着闺蜜一起苟我给李白做书童记得牵起我的手
骑士书屋搜藏榜:怎么办?穿成修仙文大魔头的亲妹我带着八卦去异界凡儒带着物资在古代逃荒十九年只要系统出得起,996也干到底总裁又在套路少夫人绝世医妃:腹黑王爷爱上我别人都穿成师尊,我穿成那个孽徒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多年以后,我们仍在努力从蒙德开始的格斗进化四合院:开始幸福生活一条龙的诸天之路玲珑醉红尘你难道不喜欢我吗从天而降的桃小夭被迟总捡回了家娇知青嫁给修仙回来的糙汉被宠爆乐队少女幻物语作精重生,哥哥们我摊牌了公主风云录新婚夜被抄家?医妃搬空全京城圣诞诡异录综影视:万界寻心大厦闹鬼,你还让我去做卧底保安开局无敌:我是黑暗迪迦人家鉴宝你鉴墓,可太刑了恐怖逃杀,综漫能力让我碾压一切豪门枭宠:重生狂妻帅炸了彼岸蓝调:少女的伤与愈被宰九次后我成了女主的劝分闺蜜离婚后,她携崽炸了总裁办公室快穿:宿主又狗又无情末世抽中s级天赋,我带蓝星崛起做卡牌,我可是你祖宗!被柳如烟渣后,我穿越了一人成为耀眼的一颗星星吧豪门军少密爱成瘾厉总别虐了,太太她要订婚了星际军区的日常生活杂言诗集重生:朕的二嫁皇妃四合院:在四合院虐禽的日子煞气罡然叹卿意绑定恶人系统后我红了抢来的太太又乖又甜女尊世界的星际男帝逃荒前,嫁给纨绔!谍战之一个骑手在满洲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玄尘征道前夫总裁的火葬场指南离婚后,陆总跪求我捐髓大槐树下有人家罚罪:时空追凶录玫瑰苦刑契约成婚:傅先生的高智商甜妻新长相思之小夭盼得相柳归拈花录,仙山有佳人五零:穿越小菜鸟苟在激情年代我在星墟苟成农场主被调包的小郡主,她奶凶奶凶的金光闪烁:我在远月冲上云霄重生之古宫逆世原创新作恐怖故事传说羁绊:不败的勇者毒妇万贵妃逢灯纪Amazon世界中的假面骑士七零空间:倒霉大佬的锦鲤娇妻快穿之尽享荣华每个世界死遁后,男主都疯了盗笔:我成了汪家头号死敌四合院:四级厂医,截胡秦淮茹HP:这家伙一直在笑修仙:爷们居然化形成小萝莉我的男宠遍布现代和古代宁王囚婳:孽缘情深年轻的修士哟,哪个是你丢的娘子重生撕毁离婚申请,随军夜被宠哭圣道洪荒之鲲鹏炮灰反派逆袭之抱大腿金丹证道快穿:主神独宠的病秧子他是上神安检日记主播太美太撩人,大哥个个碗里钻宠妻狂魔之王爷请适可而止稻玉狯岳你觉得幸福吗?人在美漫,超女说赛亚人很厉害星穹考卷次神1:诡秘之主,新沪怪谈泰国佛牌的秘密女王大人,小天使真是我们女儿截胡纲手后,我当上了火影灵异系统之逆世传奇带上粉毛小狗,从武侠开始无敌!综影视:云端美人夏尔的异世之旅饭店真实见闻录快穿:被迫悖德边缘疯狂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