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证道大典的余韵尚未散尽,精卫填海的悲歌仍在耳畔回响。姜姓部落虽沉浸在丧女之痛与圣皇将离的复杂情绪中,但生活仍需继续,人族的前行更不容停滞。神农氏深知,自己证道地皇,归位火云洞已是天命所归,必须为人族安排好未来。
他强忍丧女之痛,以无上毅力,将精力投入到部落联盟事务的梳理与传承之上。他召集各部落首领、长老及贤能之士,于陈都大殿议事。
“吾蒙天地垂青,万民推举,侥幸立此微功,证得地皇之位。”神农氏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然,天道循环,圣皇有责。吾不日将归位火云洞,与天皇伏羲陛下共镇人族气运,非重大变故,不再轻临凡尘。人族日常治理,需有贤德之人主持。”
殿内众人闻言,虽早有预料,仍不免一阵唏嘘与不舍。众人皆知,神农氏此言,意味着要选定接班人。
神农氏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共主之位,非仅凭勇力或血缘,当以德才为先,尤重农桑医药之能,心系万民福祉。吾观诸部多年,有一人,性情敦厚,勤于农事,深谙种植之道,体恤民情,可当此任。”
众人屏息凝神。只见神农氏目光落在一位面容朴实、眼神坚毅的中年男子身上,正是多年来一直辅助他推广农耕、兢兢业业的氏族首领——帝榆罔(或称榆罔)。
“帝榆罔。”神农氏唤道。
帝榆罔出列,躬身行礼:“臣在。”
“汝追随吾多年,于五谷种植、田地管理、部落协调,皆尽心尽力,成效卓着。汝性沉稳,行事公允,颇得族人信重。吾归位后,这联盟共主之责,便交予你手。望汝能秉持初心,继续推广农桑,体恤民情,使吾族繁荣昌盛,不负天皇、地皇所托,不负万民所望。”神农氏言辞恳切,将象征共主权柄郑重授予帝榆罔。
帝榆罔心情激动,伏地拜谢:“帝榆罔才疏学浅,蒙地皇陛下信重,委以重任,惶恐不已!必当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以农桑为本,以万民为念,效仿陛下仁德,绝不敢有负圣恩!”
众首领、长老见是帝榆罔接位,纷纷点头。帝榆罔能力与德行有目共睹,且是神农氏一手培养,由其接任,最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利于联盟稳定。于是齐声表示拥护:“吾等谨遵地皇法旨,愿辅佐帝榆罔共主,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权力交接,平稳完成。 神农氏又花费数日,与帝榆罔及众首领详细交代联盟各项事务,特别是农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药材的辨识与种植、市易的管理与贝币的信誉维护等核心要务。他特别强调,遇有疑难,可焚香祷告火云洞,他虽不能直接干预凡尘,但或能心生感应,给予启示。
安排妥当家事,神农氏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他走遍部落的田埂地头,查看禾苗长势;巡视药圃,叮嘱族人珍惜草药;来到集市,感受那熙攘的烟火气息。他是在做最后的告别,也是将这片土地、这些人民的点点滴滴,深深烙印在心间。
这一日,天高云淡,风和日丽。陈都祭坛前,万民再次齐聚,与送别天皇伏羲时一般,气氛庄重而充满不舍。帝榆罔率领各部落首领、长老,肃立坛下。多宝道人也静立一旁,见证弟子功成身退。
神农氏身着地皇冕服,虽无奢华装饰,却自有一股与大地相连的厚重威严。他缓步登坛,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追随他多年的老者,有在他教导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有因他推广医药而存活下来的孩童…… 万千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化为一片澄澈与安然。
他焚香祷告,并非祭天,而是告慰人道:
“人道在上,亿万人族,同为见证!神农氏本一凡夫,蒙族人信爱,得天地机缘,略尽绵薄,推广农桑,辨识医药,便利市易。今功德粗成,幸得人道认可,证位地皇。此非神农一人之功,实乃万民同心协力之果!”
“今神农使命已了,当归位火云洞,与天皇陛下共守气运,为人族祈福。然,身可离去,心系苍生。望我族人,谨记顺天时,尽地利,用人力之训,勤耕不辍,医药相传,诚信交易,自强不息!人族未来,在于尔等自身之奋斗!”
他的声音平和而坚定,传遍四方,印入每个族人心底。万民跪伏,齐声高呼:“谨遵地皇教诲!恭送地皇陛下!”
话音落下,人道气运再次轰鸣!虽无先前证道时磅礴的功德灌注,却有一股精纯浑厚的地皇本源之气与人族念力交织,化作一道温暖的土黄色光柱,自大地升起,笼罩住神农氏。这是人族对其功德的最后感念与加持,助其稳固圣位,畅通回归之路。
同时,遥远的天外天,火云洞方向,亦射来一道充满生机与皇道气息的紫金色光柱,与地皇本源之气交汇。那是天皇伏羲在接引!
两道光柱交汇处,虚空荡漾,隐隐形成一座光桥。神农氏的身影在光柱中渐渐变得朦胧、伟岸,散发出混元圣人的无上道韵。他最后看了一眼大地,看了一眼他深爱的人民,看了一眼那仍在东海之滨执着衔石的精卫鸟,身影终于化作点点蕴含着无尽生机与功德的金色光雨,顺着光桥,向着火云洞方向飘然而去。
“恭送地皇陛下!地皇陛下圣寿无疆!” 万民叩首,声震天地,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祝福。
多宝道人望着弟子离去的身影,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与释然。他任务已完成,身形也渐渐淡去,返回金鳌岛复命。
帝榆罔率众起身,望着空荡荡的祭坛,心中充满责任感。他高举神农氏传下的耒耜,对众人道:“地皇陛下虽已归位,然其遗志长存!吾等当秉承陛下教诲,勤修农桑,精研医药,繁荣市易,使我人族,更加兴旺!”
自此,地皇神农时代正式落幕。他留下的农耕文明、医药体系、市易制度,如同三根坚实的支柱,支撑起人族社会的繁荣大厦。帝榆罔继位,延续了神农氏的治国方略,人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时期。
而在那东海之滨,精卫鸟依旧日复一日地衔着西山木石,投向东海,其悲鸣与执着,成为了人族传颂不息的传说,警示着后人自然之威,亦歌颂着不屈之志。
火云洞内,天皇伏羲与地皇神农圣皇相聚,共同守望人族未来。而洪荒大地的历史车轮,继续滚滚向前,新的风云,即将在轩辕之丘酝酿。人族的三皇纪元,即将迎来最后,也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