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岛上空,通天教主证道成圣的浩大异象持续了整整七日。
圣威如海,包容万物生机的磅礴气息与凌厉截天的无上剑意交织,笼罩四极八荒。地道气运自洪荒各处山川地脉、草木精怪汇聚而来,如百川归海,使得整个洪荒大地都仿佛焕发出新的生机。天道功德金光普照,祥瑞万千,庆贺着又一尊圣位的诞生,也象征着天地人三才格局的最终补全。
七日之后,异象渐渐平息。通天教主收敛了周身澎湃的圣威,身影没入金鳌岛碧游宫中,巩固那初成的混元圣境。然而,他成圣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扩散至整个洪荒天地。
昆仑山,八景宫。
太清老子缓缓睁开双眸,眼中清静无为的道韵流转,望向金鳌岛方向,微微颔首。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通天引动地道复苏,那原本因人道昌盛、天道威严而略显失衡的三才气运,此刻骤然变得圆融和谐。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满”之感,萦绕在心头。他自身的人教气运,也随之更加稳固、悠长。
“天地人三才归位,大道之基始固。洪荒,当进入一崭新纪元矣。”老子轻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见证历史的慨然。
玉虚宫内。
元始天尊感受到那与自身天道秩序相辅相成、却又截然不同的磅礴生机地道气运,威严的脸上露出一抹肃然。地道复苏,并非挑战天道权威,而是补全了天地运行的“生机面”,使规则不再是冰冷的条框,而是有了承载与演化的沃土。他的阐教教义,阐明天道至公,如今在这更加完整的天地中,也有了更坚实的依托。
“三才鼎立,秩序方能真正彰显其价值。通天道友此举,功在千秋。”元始天尊心中暗道,对这位三弟的成圣,多了几分认可。
娲皇宫。
女娲娘娘嫣然一笑,身为造化圣人,她对生机的感应最为敏锐。地道复苏,万灵竞自由的景象,正是她乐于见到的。而她所创的人族,生于大地,长于大地,地道昌盛,人族亦将受益无穷,气运更加绵长。
“天地人三才圆满,造化之道,亦当有新的篇章。”女娲目光望向洪荒大地,心中已有新的感悟。
北冥蓬莱岛,问道宫。
林玄负手立于宫前,遥望洪荒大陆方向,嘴角含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三清相继成圣,皆因他当初在昆仑山的一席话点明方向,如今果然应验。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整个洪荒世界的本源因三才归位而变得更加雄厚、稳固,天地法则愈发清晰有序,甚至对他混沌珠内世界的演化,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才立,圣位全。洪荒大势,至此定矣。巫妖之争的惨烈,或可因此消弭几分?”林玄心中思忖,但随即又摇了摇头,“然因果纠缠,宿怨已深,恐非轻易可解。不过,有了这三道退路,未来变数,终究多了几分可控。”
天庭凌霄宝殿。
帝俊、太一、伏羲等妖族高层,感受着天地间那圆满和谐、却又隐含无上威严的三才圣道气息,心情复杂难言。三清成圣,意味着玄门道统大兴,妖族虽得林玄圣人开辟妖界,有了退路,但在洪荒主天地的争锋中,无疑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通天教主立截教,有教无类,势必会吸引大量妖族修士前往,分化妖族气运。
“三圣归位,玄门势大。我妖族……当何去何从?”帝俊沉声问道,目光看向太一和伏羲。
太一握紧东巫钟,眼中战意不减:“圣人超然,未必会直接插手俗务。我妖族只需稳住阵脚,大力发展妖界,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伏羲则推演天机,缓缓道:“三才圆满,天地稳固,大劫之气似有减弱之象。或许……共存之道,并非不可能。当务之急,是提升自身实力,静观其变。”
巫族盘古殿。
十二祖巫真身齐聚,气血冲霄,却都面色凝重。后土身化轮回,虽成就平心娘娘,却已非纯粹祖巫。如今三清成圣,尤其是通天教主引动地道复苏,那磅礴的大地生机之力,让身为大地之子的巫族倍感亲切,却又因与妖族的宿怨和对圣人威能的忌惮而心生忧虑。
“后土妹子化身轮回,通天道友引动地道……大地,愈发不平静了。”帝江祖巫声音低沉,“吾族生于斯,长于斯,须得尽快明确与这新生地道的关系。”
烛九阴眼中时光长河流动:“地道复苏,乃大势所趋。吾族或可借此契机,进一步感悟大地之力,甚至……与平心妹子执掌的轮回地府建立更深的联系。”
其他大能,如五庄观镇元子、火云洞红云等,亦是为三才归位、圣道圆满而感慨万千,深知洪荒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相对和平与发展的黄金时期。
自此,洪荒天地,天道有元始天尊阐教执掌秩序,地道有通天教主截教引发生机,人道有太清老子人教引导升华。天地人三才,各有圣人执掌引导,气运交感,大道共鸣,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相互促进的平衡格局。
洪荒世界的本源前所未有的稳固,法则清晰,灵气充盈,为万灵修行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一个属于“圣道纪元”的时代,正式拉开序幕。纷争或许不会彻底消失,但在七大圣人并立,三才格局圆满的大势下,任何大规模的劫难都将受到遏制,洪荒迎来了开天辟地以来最为繁荣和有序的时期。
而这一切的起点,皆源于北冥那位以力证道的混元圣人,于昆仑山巅的一番论道。林玄之名,虽不常显于世间,其影响力,却已深深烙印在这新纪元的根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