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玄将手中茶杯轻轻放下,神色由之前的轻松论道,转为一种沉静而郑重的姿态。亭内的道韵也随之变得凝练起来。他目光扫过镇元子与红云,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二位道友,今日论道,获益匪浅,道心畅快。然而,贫道心中实则一直萦绕一事,关乎洪荒天地之根本,思之再三,觉得或可与二位道友参详共议。”
镇元子见林玄神色凝重,知其必有要事,也收敛了笑容,正色道:“道友心怀天地,必是大事。但讲无妨,贫道与红云道友洗耳恭听。”红云老祖也收起了嬉笑之色,好奇而专注地看向林玄。
林玄微微颔首,便将心中思虑已久的构想娓娓道来:“不周山,乃盘古大神脊梁所化,上承天穹,下镇九幽,是洪荒天地之柱石,亦是灵气流转之枢纽。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洪荒亿万万生灵的存续。然天地有劫,万物有衰。贫道观近日巫妖之争,虽暂歇,然其引发的煞气弥漫,已隐隐伤及天地本源脉络。长此以往,恐非洪荒之福,量劫之威,或将远超以往。”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虚空,看到了那不周山撑天的伟岸身影,继续道:“尤其是不周山本身,虽为天柱,承盘古意志,却也非永恒不坏。贫道曾亲眼目睹巫族施展其镇族大阵——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召唤盘古真身虚影,其威能撼天动地。此阵汇聚的,乃是盘古大神开天辟地时散逸于天地间的混沌煞气与不屈战意,虽主征伐杀戮,但其力量本质,却与不周山所蕴含的盘古意志同源而出。”
红云老祖忍不住插话道:“道友之意是……这凶煞大阵,竟与稳固天地有关?”
“正是此理!”林玄目光灼灼,肯定道,“贫道所思,便是能否反其道而行之!深入研究此阵汇聚煞气、引动盘古意志的原理奥秘,并非用于征伐,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种温养、加固不周山之法!设想,若能以不周山为核心,或在其周匝关键节点,布下一座蕴含类似原理却性质迥异的‘守护之阵’,将天地间散逸的、可能侵蚀天柱的杂乱煞气、劫气,引导、转化,变为滋养、强化不周山本源的补益之力,或使其有序循环,疏而不堵。如此,岂非能大大增强不周山的强度与韧性,使洪荒天地更加稳固?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接着,林玄又将自己在阵道转换、能量引导、地脉结合等方面的一些初步推演和构想,择要阐述了一番。虽只是框架,却逻辑清晰,指向明确,显是经过深思熟虑。
镇元子听完,抚须沉思良久,眼中精光闪烁不定。他执掌地书,与大地脉络休戚与共,对不周山的重要性以及林玄所指出的潜在危机感受最为深刻。此法若成,确实是对洪荒天地有无量功德之举!而且林玄的构想,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建立在对巫族大阵的深刻观察和对天地法则的独到理解之上,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前瞻性。他心中已然意动。
红云老祖则是听得拍手称赞,脸上满是兴奋:“妙啊!妙啊!林玄道友此念,实乃大慈悲、大智慧!化杀伐为生机,转劫数为祥瑞!若此事能成,功德无量!老道我第一个支持!定要算我一份!”
镇元子沉吟许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道友心怀苍生,此念甚善,格局宏大!贫道执掌地书,于地脉运转、山河稳固略通一二。道友所言阵法若欲施行,与洪荒地脉的连接、能量疏导乃是关键,贫道或可在此方面,竭尽所能,助道友一臂之力。” 他话锋一转,露出些许凝重,“然而,道友亦知,此事千头万绪,困难重重。首要便是,那都天神煞大阵乃巫族不传之秘,核心奥秘如何探知?其次,布此守护大阵,所需资源、以及对天地法则的细微操控,要求极高,绝非易事。再者,动静太大,是否会引来巫妖乃至其他势力的干扰?”
林玄见镇元子不仅赞同,更开始思考具体困难,心中一定,笑道:“道友所虑极是,句句切中要害。此事确非一蹴而就。贫道此番前来,亦是先与二位道友通个气,共商可能性,结个善缘。具体如何着手,需从长计议,细细推演,或许需待时机。同时十二祖巫乃是盘古大神精血所化,如得知我们作为之事乃大益于洪荒,或许也不会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