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峡内,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与尘土混合,几乎遮蔽了阳光。政府军第14步兵团在遭遇迎头痛击后,最初的惊慌失措逐渐被求生的本能和残存的军事纪律所取代。阿尔瓦罗·桑托斯上校在卫兵的保护下,躲到了一块巨岩后方,他脸色铁青,又惊又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会落入如此拙劣(在他看来)却又如此致命的陷阱。
“不能乱!稳住阵脚!”桑托斯对着无线电咆哮,试图收拢部队,“坦克!坦克前出,用火力压制两侧山坡!迫击炮,给我覆盖射击,把那些老鼠炸出来!”
接到命令,残存的三辆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有两辆在最初的地雷和炮火中受损或瘫痪)轰鸣着,试图沿着狭窄的公路向前推进,其车载机枪疯狂地向两侧山坡倾泻子弹,打得岩石碎屑乱飞。然而,**碧瑶山区的道路过于狭窄,坦克根本无法展开有效的攻击队形**,只能排成一列缓慢移动,成了显眼的活靶子。更致命的是,它们的视野受限,很难发现隐藏在反斜面或天然岩洞中的火力点。
就在坦克艰难前行的同时,一些胆大心细的“金唐卫队”队员,利用地形掩护,悄然从高处接近了公路。他们手中拿着的是临时赶制的 **“燃烧瓶”** ——灌满汽油或橡胶厂副产品燃料的玻璃瓶,瓶口塞着浸满油脂的布条。点燃布条,奋力掷出!
“砰!啪啦!”
几个燃烧瓶准确地砸在了领头坦克的发动机舱盖和履带侧方。玻璃瓶碎裂,燃料四溅,瞬间燃起熊熊大火!高温炙烤着坦克薄弱的装甲,更有一股流淌的火焰顺着缝隙钻入了履带诱导轮区域。
“履带着火了!发动机过热!”坦克内的乘员惊恐地叫喊着。一辆坦克的履带在火焰和高温下崩断,瘫痪在路中央,彻底堵死了后续坦克前进的道路。另外两辆也因火势和精准的步枪射击(瞄准观察窗)而被迫停止前进,车组成员狼狈地弃车逃生。**政府军赖以突击的钢铁堡垒,在简陋的燃烧瓶和地形面前,就此折戟。**
与此同时,政府军的迫击炮阵地也仓促建立起来,开始向两侧山坡盲目地发射炮弹。
“轰!轰!”
炮弹在山林间爆炸,炸断树木,掀起泥土,声势看似骇人。然而,**由于无法准确判断“金唐卫队”火力点的具体位置**,加上密林和复杂地形的遮蔽,这种覆盖性轰击的效果大打折扣。大部分炮弹都落在了无人区,少数几发落在近处的,也被金唐卫队坚固的工事和分散的部署所化解,造成的伤亡有限。
一直在观察战场态势的李金唐,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政府军的反击徒劳无功,指挥体系因狙击手的重点关照而运转不畅,士气正在迅速跌落。
“是时候了!”李金唐眼中精光一闪,抓起无线电,向王豹和所有伏击分队下达了新的命令:“**全体注意!以班排为单位,从两侧山坡,向峡谷底部发起冲锋!分割敌军,重点打击其中部指挥集群!把他们切成几段,各自为战!**”
“冲啊!”
“为了北吕宋!”
刹那间,激昂的呐喊声从峡谷两侧的密林中爆发出来!数以百计的“金唐卫队”队员,如同矫健的山豹,从各自的隐蔽点跃出,利用岩石、树木掩护,以娴熟的战术动作,一边用手中的m1卡宾枪和冲锋枪向下猛烈扫射,一边快速向公路逼近。
这支生力军的突然加入,彻底改变了峡谷内的力量对比。政府军本就混乱的队形,被这自上而下的猛烈冲锋瞬间**切割成了首尾不能相顾的三段**!前锋部队被入口处的雷区和狙击手压制,后卫部队被落石和部分伏兵堵住退路,而**桑托斯上校及其团部、炮兵、坦克兵所在的中间部分,则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
子弹在空中尖啸,手榴弹在人群中爆炸。峡谷底部变成了血腥的近距离绞杀战场。政府军士兵训练有素,但在如此被动的地形和突如其来的分割包围下,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金唐卫队”的士兵们则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高昂的士气,三人一组,互相掩护,精准地清除着每一个抵抗点。
王豹亲自带领一个精锐排,不顾流弹横飞,直扑那几辆瘫痪的坦克和附近聚集着大量军官、通讯兵的区域——那里显然是敌军的指挥中枢!
“抓住那个上校!”王豹的吼声在枪声中格外清晰。
桑托斯上校看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听着耳边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和部下不断倒下的惨叫,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绝望的神色。他手中的手枪徒劳地射击着,但根本无法阻挡潮水般的攻势。他意识到,他不仅低估了对手的战斗力,更低估了他们的决心和战术水平。这场旨在速战速决的“武装游行”,已经演变成了一场针对他和他麾下部队的单方面屠杀。
碧瑶峡谷中段的激战,进入了最残酷、最血腥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