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点拨张小凡后,吕大信的生活重心,悄然多了一项内容。
田不易在他稳固上清境修为后,果然依循青云门规,将《神剑御雷真诀》与《斩鬼神》两大镇山剑诀的真诀传授于他。这两大剑诀威力惊天,乃青云立派之根本,非上清境弟子不得修习。吕大信凭借混沌珠之助,悟性超绝,虽未立刻修炼至大成,但对其中蕴含的雷霆真意与一往无前的剑道精神,已有了极深的领悟。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修炼顶尖剑诀,需有与之匹配的仙剑为辅。吕大信如今使用的,仍是玉清境时下山历练所得的一柄名为“青锋”的长剑。此剑材质寻常,炼制手法粗陋,虽经他多年法力温养,比凡铁锋利坚韧许多,但用以施展《神剑御雷真诀》这等引动天地之威的术法,恐怕承受几次便会崩碎。
大竹峰并非没有炼器传承,但更侧重于对现有法宝的温养和运用,对于如何从头炼制一柄上乘仙剑,无论是田不易还是苏茹,都算不上精通。青云门中,炼器之道以风回峰曾叔常一脉最为着名。
“求人不如求己。”吕大信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前世信息爆炸的时代,虽未亲手炼过器,但各种小说、设定中关于炼器、炼丹的理论可谓汗牛充栋。今世又有混沌珠助他悟道,对能量、物质、阵法符文的本质理解远超常人。何不尝试自行研究炼器之术?
他将想法禀明田不易。田不易听后,小眼睛眨了眨,并未反对,反而带着几分考较之意:“炼器之道,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我大竹峰于此道虽不专精,但一些基础的控火、凝形、符文烙印之法,还是有的。你既有此心,便去藏书房自行查阅典籍吧。若有不明之处,可来问我与你师娘。材料……先从后山那些铁精、铜母练手吧。”
有了田不易的首肯,吕大信便开始沉浸在大竹峰收藏的、为数不多的炼器典籍之中。这些典籍大多粗浅,主要讲述如何引地火、控火候,以及一些基础防御、锋锐符文的刻画。
但吕大信并未轻视。他结合前世所知的一些理论,如“材料提纯”、“能量回路”、“结构力学”等概念,重新审视这些基础法门,竟常有豁然开朗之感。混沌珠更是将他这些零散的知识与道法感悟不断梳理、印证。
他开始尝试。并非直接炼制飞剑,而是从最基础的提纯材料开始。他在后山一处僻静山谷引动地火,以神念精细操控火候,熔炼那些采集来的铁精、铜母。起初,不是火候过猛将材料烧毁,就是火候不足无法祛除杂质。
但他耐心极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凭借对能量精准的感知和掌控,以及对“纯”之道的理解,他进步神速。不过月余,他已能稳定地提炼出纯度极高的铁精和铜母,甚至能初步将两种金属熔炼成性能更佳的合金。
这一日,吕大信正在山谷中尝试一种新的凝形手法,试图将提纯后的金属液塑造成一柄小匕首的雏形。他全神贯注,神念如同最灵巧的手指,引导着金属液流动、冷却。
突然,他心有所感,抬头望去,只见杜必书正探头探脑地站在山谷入口,一脸好奇地看着他面前悬浮的、散发着炽热红光的金属液团。
“六师弟?有事?”吕大信并未停手,分出一丝心神问道。
杜必书搓着手走进来,眼睛发亮地看着那团金属液:“五师兄,你这是在……炼器?我听说你最近在琢磨这个,没想到已经能凝形了!厉害啊!”
吕大信微微一笑:“初学乍练,胡乱尝试罢了。”
杜必书却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五师兄,不瞒你说,我对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跟‘运气’、‘概率’沾边的!你看啊,这炼器,火候差一点,材料配比差一点,是不是成功率就天差地别?这里面是不是也有‘运气’的成分?”
吕大信闻言,心中一动。杜必书这话,虽是从他独特的“赌徒”视角出发,却歪打正着,点出了炼器过程中“不确定性”和“精细掌控”的重要性。他这六师弟,在炼器方面,或许真有几分歪才。
“六师弟所言,不无道理。”吕大信操控着匕首雏形缓缓冷却,口中道,“炼器如修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仅需要精准的控制,有时也确实需要一点……嗯,‘运气’,或者说,是对材料、火候、乃至天地灵气瞬息万变的那种微妙把握。”
杜必书一听,更来劲了:“是吧是吧!五师兄,你看我能不能也跟着你学学?我保证不捣乱!我就给你打打下手,看看火候什么的!”
吕大信看着杜必书殷切的眼神,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也好。炼器需静心,但你若能帮我把控一些外围杂事,我亦可专心核心步骤。不过,需得先约法三章,不可急躁,不可胡乱添加你那些‘赌具’。”
“没问题!全听五师兄的!”杜必书大喜过望,连忙保证。
自此,吕大信的炼器练习,便多了一个兴致勃勃的助手。杜必书虽然对高深理论一窍不通,但在吕大信的指点下,对于控火、准备材料等基础工作,却做得异常认真投入,他那份对“不确定性的敏感,有时反而能提醒吕大信注意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器火在山谷中持续燃烧,吕大信的炼器之路,在杜必书这个意外加入的同伴陪伴下,正式开启。他隐约感觉到,当他真正炼制出属于自己的仙剑之时,或许也是他在“道”的领悟上,更进一步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