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峰来人所带来的波澜,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平息,但大竹峰的气氛却并未松懈,反而因七脉会武的临近而愈发紧张。田不易一声令下,整个大竹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备战状态。
守静堂后的演武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往日里除了晨课,少有人至的空地,如今从早到晚都有人影闪动,呼喝之声与法宝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大师兄宋大仁是众人中最沉稳的一个。他的修为已至玉清境第八层多年,距离上清境仅一步之遥。这一步,却如同天堑。田不易亲自指点他《神剑御雷真诀》的精要,期望他能在此次会武中有所突破。宋大仁每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坐感悟,引动体内法力冲击瓶颈,周身时常有细微的电弧闪烁,气息沉凝如山。偶尔与师弟们切磋,他的剑势大开大阖,法力雄浑,令吴大义、郑大礼等人难以招架,却也从中获益匪浅。
吴大义和郑大礼资质中上,胜在勤奋不辍。两人自知天赋有限,便将更多精力放在法术的熟练运用与实战配合上。他们时常对练,一人施展太极玄清道中的“御物术”操控飞剑,一人则以“护身罡气”和“轻身术”周旋,打得有来有回。何大智则另辟蹊径,他心思活络,于道法变化上颇有心得,不再追求威力巨大的法术,而是钻研如何将基础的“引力术”、“净尘咒”等运用得出神入化,往往能在切磋中出其不意,让人防不胜防。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杜必书。他自知修为浅薄(玉清境四层),与会武高手过招无异于以卵击石,便将满腔热情投入到了“奇物”研制上。今日弄出个号称能“扰乱对手心神”的古怪铃铛,明日又掏出几枚据说能“临时增强运气”的骰子符箓,缠着各位师兄试验,结果往往不是铃铛把自己吵得头晕眼花,就是符箓毫无效果,反倒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倒也给紧张的修炼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
田灵儿作为大竹峰的小公主,天赋极佳,修为已至玉清境第五层。苏茹亲自督促她修炼,将《太极玄清道》的种种精妙法术一一传授。田灵儿性子活泼,有时耐不住枯燥,但见诸位师兄都如此努力,也收起了玩闹之心,认真修炼起来。她身法灵动,法术施展起来绚丽多彩,宛如穿花蝴蝶,成为演武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所有人的目光,在不知不觉中,都更多地投向了两个人——吕大信和张小凡。
吕大信作为如今大竹峰弟子中的第一高手,修为已达上清境一层巅峰,他的修炼方式与他人截然不同。他很少与人激烈切磋,更多时候是独自一人在竹林深处或僻静石洞中静坐。偶尔出手指点师兄们,也往往是轻描淡写的一招半式,却总能切中要害,让人豁然开朗。他手持渊虹剑演练剑诀时,并无惊天动地的声势,但剑意圆融,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引动的天地灵气晦涩而磅礴,让宋大仁这等接近上清境的高手都感到深不可测。众人心知,五师弟(兄)的实力,恐怕已远超他们想象,是会武中为大竹峰夺取佳绩的最大希望。
更让人惊讶的是张小凡的进步。与林惊羽一战成名后,他并未骄傲,反而更加沉默刻苦。每日完成沉重的砍竹任务后,他都会独自加练许久。在吕大信的悉心指导下,他不再一味猛打猛冲,而是开始注重法力运转的精细控制和对战机的把握。那柄暗紫色的绝仙剑,在他手中愈发驯服,虽依旧不显光华,但挥动之间,那股无形的锋锐之气愈发凝练。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的修为竟在稳步提升,从玉清境三层渐渐向四层迈进,这种速度对于资质驽钝的他来说,堪称奇迹。只有吕大信知道,这既是绝仙剑灵性反哺之功,更是张小凡自身心志坚韧、日夜苦修的结果。
吕大信对张小凡的指点可谓用心良苦。他并不传授高深法诀,而是针对张小凡的特点,着重锤炼其根基、耐力以及对绝仙剑的掌控。他常对张小凡说:“你的优势在于根基扎实、心志坚定,以及绝仙剑之利。会武之中,遇强敌不可力敌,当以守代攻,耗其锐气,寻隙而动,一击制胜。”
这一日,吕大信让张小凡与何大智切磋。何大智法术刁钻,频频以巧破力,张小凡初时手忙脚乱,只能凭借绝仙剑的坚韧和自身耐力硬抗。但在吕大信不时出声点拨下,他渐渐稳住了阵脚,开始捕捉何大智法术转换间的细微间隙,终于寻得一个机会,以绝仙剑破开一道束缚法术,近身逼平了何大智。
切磋结束,何大智抹了把汗,笑道:“好家伙,小凡,你这柄剑可真厉害,防守得跟个乌龟壳似的,反击起来又这么狠!”
张小凡憨厚地笑了笑,看向一旁的吕大信。吕大信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他知道,张小凡这块璞玉,正在一步步被雕琢成型。
夕阳西下,演武场上众人各自散去,疲惫却充实。大竹峰上下,弥漫着一股昂扬的斗志。每个人都清楚,一年半后的七脉会武,将是大竹峰证明自己、一雪前耻的关键一战。而吕大信与张小凡这一明一暗两张牌,将承载着大竹峰最大的期望。
(第3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