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另一个名字。
朱祁镇。
那个被后世戏称为“大明战神”的奇葩皇帝。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直接让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积攒的家底,差点一夜回到解放前。
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可不就是从那个好圣孙开始的么。
时靖摇了摇头,没有点破。
算了,让他们先高兴高兴吧。
毕竟,这么温馨的家庭画面,可不多见。
朱元璋心情大好,看到时靖摇头晃脑的样子,还以为他也是在为朱棣高兴。
“国师,这次可多亏了你!”
“等回了宫,咱重重有赏!”
时靖笑了笑,不置可否。
永乐大帝此时开口道。
“父皇,儿臣想在这里,多休养几日。”
“准了!”
朱元璋大手一挥,爽快地答应了。
“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这皇家别院,以后就是你的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是徐妙云。
她从殿内走了出来,站到永乐大帝身边,对着朱元璋和马皇后福了一礼。
“父皇,母后,儿媳……儿媳也想留下来。”
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迎着众人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想留下来,照顾他。”
话音落下。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徐妙云和永乐大帝的身上。
照顾他?
这个“他”,指的是哪个他?
是眼前这个历经沧桑,刚刚从鬼门关回来的永乐大帝?
还是那个……正值壮年,身为她名正言顺丈夫的燕王朱棣?
空气,安静得可怕。
永乐大帝和朱元璋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迟疑和为难。
永乐大帝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他刚刚找回的豪情和喜悦,在这一刻,被现实的尴尬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下意识地开口,声音干涩。
“妙云,这……不合适吧。”
他艰难地补充了一句,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那个问题。
“那……年轻的我,他……他会怎么想?”
是啊。
他会怎么想?
自己的媳妇,要去照顾另一个“自己”。
这算怎么回事?
朱元璋和马皇后张了张嘴,却发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徐妙云没有回答永乐大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元璋和马皇后。
“他?”
“他敢有什么想法?”
“他要是敢有半个不字,看我回去了怎么收拾他!”
霸气!嚣张!不讲道理!
却又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这才是大明第一贤后,能陪着朱棣从燕王府一路杀进皇宫,母仪天下的徐皇后!
“噗!”
时靖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还好他反应快,给憋了回去。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不愧是你啊,徐妙云。
这家庭地位,拿捏得死死的。
“哈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最先反应过来。
“好!”
“说得好!”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儿媳妇!就该有这个魄力!”
他指着徐妙云,满脸的赞许和欣赏。
“咱就喜欢你这个劲儿!像咱!”
马皇后也是忍俊不禁,她嗔怪地白了朱元璋一眼,拉过徐妙云的手,轻轻拍了拍。
“你这孩子,还是这么有主见。”
她又看了一眼自己那丈夫,眼神里满是温柔。
“不过啊,老四他爹当年,要是有你一半的硬气,咱也能少操不少心。”
朱元璋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一张老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说啥呢……说啥呢……咱,咱那是让着你!”
“对,就是让着你!”
他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干脆端起茶杯,假装喝茶,来掩饰自己的窘迫。
时靖憋着笑,把脸转向一边,说道。
“陛下,我什么都没看见。”
“噗嗤!”
这下,连永乐大帝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殿内的气氛,从尴尬变得无比欢乐。
这温馨的一幕,让永乐大帝有些恍惚。
多少年了。
自从他就藩北平,后来又靖难夺位,坐上那张龙椅,就再也没有感受过这样轻松的家庭氛围了。
他看着笑得开怀的父母,看着身边英气勃勃的妻子,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好了好了,都别站着了。”
马皇后笑着招呼大家。
“今天高兴,我亲自下厨,给你们做顿好吃的!”
“老四,你可有口福了。”
一听这话,徐妙云立刻接口道。
“母后,我给您打下手!”
“好,还是我儿媳妇贴心。”马皇后笑得愈发开心。
朱元璋心情大好,大手一挥。
“对了,妙云!”
“待会儿让人去魏国公府传个话,把你爹,还有那个……那个小朱棣,也一并叫过来!”
“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小朱棣?
徐妙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个称呼指的是谁。
她俏脸微微一红,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是,父皇。”
看着她那难得一见的娇羞模样,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
与此同时。
魏国公府。
徐达和年轻的燕王朱棣,正相对而坐。
只是气氛,却不怎么轻松。
徐达端着茶杯,眼神却一直没离开过对面的女婿。
他打量着朱棣,那目光,看得朱棣浑身不自在。
“岳父,您……您老这么看着我干嘛?”朱棣被看得发毛开口问道。
徐达咂了咂嘴,将茶杯放下,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咱是真不敢信啊。”
“要不是国师有那通天的本事,亲口说出来,打死咱,咱也想不到,你小子……”
“以后,能变成那个样子。”
哪个样子?
自然是那个刚刚从尸山血海中归来,满身煞气与沧桑,却又带着无上威严的永乐大帝。
朱棣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岳父,世事无常,谁又能说得准呢?”
他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现在知道了这些事,我这个皇帝,怕是也当不成了。”
是啊。
原本的历史,他是在朱元璋和太子朱标都去世后,面对侄子朱允炆的削藩,才被逼无奈,起兵造反的。
可现在呢?
父皇身体康健,太子大哥也活得好好的。
最关键的是,他“未来”要造反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
父皇就算再大度,也不可能看着他这个儿子,去抢自己孙子的皇位吧?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被堵死了。
徐达却是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
“没出息的样!”
他瞪了朱棣一眼。
“谁说得准?”
“按原来的命数,咱老徐,洪武十八年就该两腿一蹬,下去见阎王了!”
“可现在呢?”
他拍了拍自己硬朗的胸膛。
“咱不好端端地坐在这儿跟你小子喝茶?”
“这都是国师的功劳!国师既然能救咱,就能改变很多事!”
“再说了,你小子能当皇帝,说明咱闺女就是皇后!咱的眼光,错不了!”
徐达的话,让朱棣的心里燃起了火苗。
是啊,时靖国师,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或许……事情还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