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堂那位分发居所令牌的执事弟子,在将一块刻着“丁字柒贰壹”的粗糙木牌扔给林阳时,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淡漠,甚至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打发麻烦般的随意,仿佛分配出去的并非一个可供栖身的居所,而是一件早已积压库房无人问津的陈旧杂物。旁边几个同样等待分配、稍早些入门的外门弟子听到这个编号,互相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那眼神里混杂着些许怜悯、一丝庆幸以及事不关己的漠然。林阳面色平静地接过木牌,指尖传来木质粗粝的触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潮气,他并未多问一句,只是微微颔首,便转身按照执事弟子随手一指的方向,汇入了那如同灰色洪流般涌动的人潮,向着外门弟子居住区域深处走去。
越往里走,周遭的景象便越发与“仙门”二字显得格格不入。高耸的、样式统一的青灰色石屋密集地挤在一起,形成一条条狭窄而压抑的巷道。脚下的路面不再是光滑的白玉,而是坑洼不平的硬土,偶尔铺着几块碎裂的青石板,缝隙里顽强地钻出几丛枯黄的杂草。空气中的灵气变得愈发稀薄而驳杂,远不如事务堂附近,更遑论迎仙台。这里弥漫着汗水、尘土、廉价膏药以及某种若有若无的、来自公共膳堂的寡淡食物气息。喧嚣声浪扑面而来:远处修炼场传来的呼喝、某间石屋内玄力碰撞的闷响、争执的叫骂、无奈的叹息、以及无处不在的、步履匆匆的脚步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被生活重压磨砺出的疲惫与焦灼,眼神锐利而警惕,像是在荒原上搜寻猎物的饿狼,又像是时刻堤防着被抢夺食物的困兽。这里,是青云宗光鲜表象之下最真实的底层,是无数外门弟子挣扎、拼搏、乃至沉沦的角斗场。
根据木牌上的指示和沿途偶尔看到的、刻在墙角已然模糊的区域标识,林阳穿过数条越发偏僻的巷道,最终停在了一片几乎位于外门区域最边缘的屋舍前。与其他区域相比,这里的石屋显得更加低矮破旧,墙壁上的青苔痕迹更深,屋舍间的距离也稀疏了不少,甚至能看到远处粗糙的、未经修整的山体岩壁和一片生长着杂乱灌木的荒地。空气中,那股驳杂的人气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山野间的清冷和寂寥。灵气浓度更是降至低谷,稀薄得几乎难以主动吸纳,需要全力运转功法才能捕捉到一丝半点。
“丁字柒贰壹”——一座孤零零立在最角落的石屋,背靠着陡峭的、布满湿滑苔藓的山壁,屋前有一小片勉强算是院落的泥地,角落里堆着些不知哪个前人留下的、早已腐朽的柴薪。石屋的门是一扇薄薄的、有些歪斜的木板门,门板上甚至有几道细微的裂痕。推开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响。
屋内景象一览无余。空间逼仄,仅容一床、一桌、一凳。床是硬木板搭成,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散发着淡淡霉味的干草垫。桌子缺了一角,用一块粗糙的石块垫着。墙壁是粗糙的原石垒砌,未经粉刷,透着一股原始的凉意,几处缝隙甚至有细微的冷风钻入。屋顶不高,显得有些压抑,一角还有明显修补过的痕迹,不知能否禁得住山间的疾风骤雨。整个屋内弥漫着一股难以驱散的、混合着尘土、霉味和石壁湿气的味道。这里与其说是居所,不如说更像是一处被遗忘的山间猎户弃屋,与青云宗那云雾缭绕、仙鹤翔集的恢弘气象相比,简直如同两个世界。
然而,林阳站在门口,目光缓缓扫过这间陋室的每一个角落,脸上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失望或不满,反而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真正舒心且满意的弧度。
“好,很好。”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愉悦,“此地甚合我意。”
清静,偏僻,人迹罕至。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环境。那些位于中心区域、灵气稍浓但人员嘈杂的居所,反而会给他带来无数不必要的窥探和麻烦。他身怀《玄天秘录》和玄帝残魂两大惊天秘密,任何异常的修炼波动或举动,都可能引来无法预料的关注。而这里,足够的偏僻意味着足够的隐私,稀薄的灵气固然不利于明面上的修炼,但也恰恰是最好的掩护——谁会相信一个住在丁字区最角落、灵气如此稀薄地方的弟子,能有什么隐藏的秘密或惊人的进境呢?这完美契合了他想要塑造的“平庸”、“挣扎于底层”的外表形象。
他反手关上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屋内顿时昏暗下来,只有从门缝和墙壁缝隙透进的几缕微光,以及屋顶那处修补痕迹附近漏下的一点天光,勉强照亮了这片小小的空间。绝对的安静瞬间包裹了他,远处外门区域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只有山风吹过屋后岩壁带来的呜咽,以及偶尔不知名虫豸在石缝间爬行的窸窣声。
这种与世隔绝般的寂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他走到那硬木板床前,伸手拂去草垫上的浮尘,随即盘膝坐了上去,丝毫不在意其坚硬与简陋。他并没有立刻开始修炼,而是微微闭上双目,识海之中,《玄天秘录》的基础法门缓缓流转,一缕极其微弱的、却带着无上帝威本质的灵魂力量,如同水银泻地般,以他为中心,悄无声息地向四周弥漫开来。这并非用于攻击或探查细节,而是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感知着周遭环境的“质”。
石屋的结构、墙壁的厚度、附近能量的流动、地脉的微弱震颤、风声的轨迹、甚至极远处那些石屋中模糊的生命气息……一切都在他这远超自身玄力境界的灵魂感知下,化作一幅立体的、细致的图谱,映照于心。他在评估,评估此地作为临时据点的安全性,评估可能存在的窥探,评估那稀薄灵气之下是否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细微特质。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此地灵气虽稀薄,却意外地颇为稳定,地脉也平稳,没有隐藏的紊乱能量或人为监视的痕迹。对于需要长期蛰伏、并进行一些隐秘行动的他来说,确是上佳之选。
他起身,从那个低阶储物袋中取出那两套灰扑扑的外门弟子服饰,将其中一套换上身。粗糙的灵麻布料摩擦着皮肤,带来一种陌生而真实的触感,时刻提醒着他此刻的身份与环境。另一套则仔细叠好,放在床脚。他又取出那枚代表外门弟子身份的灰色令牌,摩挲着上面冰凉的“外”字,眼神深邃。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环顾这间陋室。目光在那张破桌、那歪斜的木门、那漏光的屋顶修补处一一停留。这里,将是他在这青云宗庞大舞台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据点,是他蛰伏的壳,也是他未来掀起波澜的起点。
“便从这里开始吧。”他轻声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随即,他不再耽搁,重新盘膝坐回硬板床上,双手结出一个简单的修炼印诀。外界稀薄的灵气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近乎难以察觉的速度,向他周身汇聚。他并不急于求成,此刻的修炼,更像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和伪装,维持着“玄士九阶”应有的、在这等灵气环境下艰难汲取能量的表象。而真正的修炼与蜕变,在于识海深处,那伴随着《玄天秘录》的每一次细微波动,以及对那玄奥无比的青云碑符文进行的推演与感悟。
屋外,山风依旧,荒草寂寂。丁字柒贰壹号石屋,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微小石子,悄然沉入了青云宗外门的最底层,未见丝毫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