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云舟巨大的阴影彻底脱离平台,带着内门弟子和核心区域的精英们,化作一道流光,朝着远方那霞光万道、灵气如瀑的主峰和七座擎天巨峰飞去,只留下平台上弥漫的灵雾和一群如同被遗弃在原地的外门弟子。
喧嚣远去,巨大的落差感瞬间笼罩了这片位于山门边缘的开阔谷地。先前在主峰方向感受到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浓郁灵气,此刻如同退潮般迅速稀薄下来,只剩下一种比青阳城略强、却远不及云舟降落前惊鸿一瞥的“正常”浓度。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精纯的草木馨香,而是山风裹挟来的、泥土、岩石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某种兽类排泄物的混合气息。
“所有人,跟我来!”一名身着灰色外门执事服饰、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漠,打破了短暂的沉寂。他手中拿着一卷名册,目光扫过眼前这群大多还沉浸在主峰仙景震撼中、脸上带着茫然和失落的新晋外门弟子。
人群骚动起来,带着几分不情愿和忐忑,稀稀拉拉地跟在那灰衣执事身后,离开了这处连接着仙凡两界的平台。
林阳混在人群中,步履平稳。他的目光并未过多流连于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仙峰胜景,而是敏锐地观察着脚下的路和周围的环境。
脚下的石阶宽阔却粗糙,棱角分明,显然并非精心打磨,而是以某种力量直接开凿山体而成。石阶两旁,是茂密却显得有些杂乱的低矮灌木和常见的松柏,偶尔能看到几株年份浅显的低阶灵草,叶片上沾着灰尘,在稀薄的灵气中艰难生长。越往前走,地势逐渐抬升,视野却并未开阔,反而被两侧愈发陡峭、光秃秃的山壁所挤压。山壁呈现出一种灰褐色,岩石嶙峋,少有植被覆盖,透着一股荒凉和坚硬的气息。
空气中那稀薄的灵气,如同掺了水的劣酒,吸入肺腑间,带着一种微弱的滞涩感,远不如在主峰平台时那般顺畅滋养。林阳能清晰地感觉到,此地的灵气不仅稀薄,而且驳杂,混杂着地脉深处散逸出的、未经梳理的土石之气,对于修炼而言,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这就是杂役峰?”一个带着明显失望的声音在林阳身后响起,是个身材壮硕的少年,他用力吸了吸鼻子,眉头紧锁,“灵气…这也太差了吧?感觉还不如我家后山呢!”
“小声点!”旁边有人立刻低声提醒,“被执事听到不好!”
“听到又怎样?”壮硕少年嘟囔着,声音却低了下去,“不是说青云宗是仙门吗?这地方…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抱怨声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迅速在队伍中扩散开来。少年少女们脸上的憧憬和兴奋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沮丧、不满和隐隐的焦虑。他们大多来自青阳城及周边区域,在各自家乡也算小有天赋,本以为进入青云宗便是鲤鱼跃龙门,却没想到被分配到了这样一个灵气匮乏、环境荒凉的“杂役峰”,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难以接受。
“听说外门弟子每年都要完成大量的杂役任务,才能换取修炼资源…”
“这鬼地方,灵气这么差,怎么修炼啊?”
“早知道…唉…”
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队伍的气氛变得压抑而沉重。
灰衣执事仿佛没有听到身后的议论,脚步不停,带着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山风渐大,吹得衣袂猎猎作响,也带来一股更深的山野凉意。转过一个陡峭的山坳,眼前豁然开朗,却又让所有人心头一沉。
那是一片依着陡峭山势开凿出来的巨大平台,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蜂巢”。平台之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数以千计的石屋!这些石屋大小几乎一致,方方正正,如同一个个灰扑扑的石头盒子,毫无美感可言地堆叠在一起。石屋的墙壁由粗糙的山石垒砌而成,缝隙间填充着灰泥,许多地方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深色的石头。屋顶是简单的石板铺就,不少石板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和不知名的黑色污渍。
整个区域几乎没有像样的绿化,只有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杂草从石屋间的缝隙和平台边缘的泥土中钻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阴冷、混合着淡淡霉味和汗味的气息。平台边缘,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云雾在下方翻滚,更添几分孤寂与险峻。
“丙字区,到了。”灰衣执事停下脚步,声音依旧平淡无波,仿佛在介绍一处再普通不过的场所,“你们这一批,都分在丙字区。记住自己的编号,按号入住。石屋内有基本的生活用具和《外门弟子规》。明日辰时,在此处集合,分配具体杂役任务和领取身份玉牌。迟到者,扣除当月基础贡献点。”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将名册交给旁边一名早已等候在此、同样穿着灰衣、但气息更弱些的杂役弟子,便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另一条通往更高处的山路上。
那名杂役弟子接过名册,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念诵名字和对应的石屋编号。被念到名字的少年少女,带着一脸的不情愿和茫然,拖着脚步,走向那些如同鸽子笼般的石屋。
林阳很快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林阳!丙字区,七百三十一号!”
他顺着杂役弟子手指的方向看去。七百三十一号石屋,位于这片“蜂巢”平台靠近悬崖边缘的最外围,位置偏僻,几乎紧邻着陡峭的崖壁。山风毫无遮挡地吹拂着那一片区域,发出呜呜的声响。
林阳面色平静地走了过去。推开那扇简陋的、由几块厚木板拼成的屋门,一股更加浓郁的霉味和尘土气息扑面而来。
石屋内部空间狭小,长宽不过丈许。靠墙的位置,是一张同样由粗糙石块垒砌而成的石床,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颜色灰暗的草席。墙角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木柜,柜门歪斜,布满裂纹。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墙壁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和斑驳的水渍痕迹,靠近崖壁的那面墙,甚至能感觉到一股渗人的寒意透过石缝传来。屋顶角落,几缕蛛网在风中轻轻摇曳。
光线昏暗,只有一扇开在石门上方的、巴掌大小的透气孔,透进些许天光。屋内地面上积着一层薄灰,显然许久无人居住。
“这…这能住人?”一个被分到隔壁石屋的少年探头看了一眼林阳的屋子,又看了看自己那间几乎一模一样的,忍不住哀嚎出声,“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这比我家柴房还破!”
“灵气…这里的灵气比山下平台还要稀薄!”另一个少年运转功法尝试了一下,脸色更加难看,“在这种地方修炼,一年也抵不上内门一天吧?”
抱怨和哀叹声在丙字区此起彼伏,如同瘟疫般蔓延。少年们初入仙门的激动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林阳却仿佛没有听到周围的嘈杂。他走进石屋,反手关上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
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他一人。他走到石床边,伸手拂去草席上的灰尘,然后坐了下来。石床冰冷坚硬,透过薄薄的草席传来。
他环顾四周:粗糙的石壁,布满裂纹;简陋的木柜,摇摇欲坠;昏暗的光线,压抑沉闷;稀薄且驳杂的灵气,带着崖壁的阴寒…一切都与他前世记忆中那些金碧辉煌的洞府、灵气氤氲的仙居天差地别。
然而,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失望或不满。相反,一抹极其细微、却无比真实的弧度,在他嘴角缓缓漾开。
没有监控的目光,没有刻意的关注,没有不必要的打扰。
偏僻的位置,意味着更少的邻里往来。
简陋的环境,意味着无人觊觎。
稀薄的灵气?他本就不打算完全依赖外界灵气修炼。《玄天秘录》中锤炼己身、挖掘气血秘藏的法门,才是他的根基。外界的灵气,不过是锦上添花。
至于杂役任务…他自有办法应对。
这里,就像一个天然的、被所有人忽视的角落。一个完美的,可以让他安心研究《玄天秘录》,验证上古知识,提升炼丹术,并默默积蓄力量的地方。
“丙字区,七百三十一号…”林阳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编号,指尖在冰冷粗糙的石床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真实的触感。
“很好。”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简陋的石壁,投向了远方那隐藏在云雾深处、藏书阁所在的方位,也投向了更南方的、那片名为“迷雾沼泽”的凶险之地。
“就从这里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