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汴梁城浸润在一场淅沥的春雨中。

雨水顺着皇城司专门烧制的明黄琉璃瓦流淌而下,在殿檐汇成细密的水帘,滴落在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御道上,溅起无数细碎剔透的水珠。

连绵的雨幕笼罩着整座宫城,将紫宸宫诸多殿宇的飞檐斗拱晕染得如同一幅水墨丹青,平添几分静谧与深沉。

然而,这连绵不绝的雨丝,却无法浇熄大吴王朝心脏,宣政殿内那股蓬勃欲出、几乎要掀翻殿顶的热流与激昂。

徐天独自立于那面几乎占据整堵北墙的巨幅山河舆图前,负手而立。

舆图由江南织造局进贡的顶级冰蚕丝织就,其上用各色丝线精细绣出山川河流、州郡城郭。代表大吴疆域的朱红色,已如燎原之火,炽烈而夺目,覆盖了大半壁江山。

他的目光,如同盘旋于九霄的苍鹰,锐利地扫过北方那一片新近染朱的燕云十六州,扫过西南前蜀疆域,最终定格在蜷缩于河北一隅、被朱红色从南北两面如同铁钳般紧紧挤压的那片代表伪唐的区域,此刻显得如此局促而黯淡。

殿外廊下,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而刻意放轻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近乎凝滞的寂静。

大太监李肆,手持一份用火漆密封、插着代表最紧急军情的三根染血雉羽的加急军报,步履轻快却又不失恭敬地趋步入内。

他今日穿着一袭崭新的紫色蟒纹内侍常服,腰间束着玉带,面白无须的脸上,是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色,连那总是微微下垂的眼角,此刻也飞扬了起来。

“陛下,蓟州八百里加急!石守信都督与靖海侯联名捷报!”李肆的声音带着一丝因兴奋而产生的微颤,双手将那份沉甸甸的、仿佛还带着前线风尘与血火气息的军报高高呈上。

那火漆上清晰的“蓟州都督府”印鉴和“靖海”私印,在殿内明亮的宫灯照耀下,反射出殷红的光泽。

徐天缓缓转身接过军报,指尖触及那冰凉而坚硬的漆封。

他并未急于拆开,而是先用指腹细细摩挲着那凹凸的印文,仿佛能透过这层层包裹,触摸到远方将士滚烫的脉搏,感受到燕赵之地尚未平息的硝烟与呐喊。

他沉稳地、近乎仪式般地撕开那坚固的漆封,展开由韧性极佳的桑皮纸书写的奏报。

纸张的边缘略显毛糙,甚至沾染了少许已经变成暗褐色的污渍,不知是泥点还是干涸的血迹。

目光逐字扫过那由石守信亲笔书写、徐忠副署的雄健字迹,徐天那向来深沉如古井、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容,终于起了波澜。

先是瞳孔微微收缩,仿佛在确认这难以置信的辉煌战果;随即,剑眉扬起,一抹难以遏制的、如同旭日骤然冲破厚重云层般的狂喜,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骤然迸发!

徐天猛地一拍身侧由整块南洋紫檀木精心雕琢而成的龙纹御案,发出“砰”的一声沉闷巨响,震得案上那方御用的歙砚黑龙尾砚和架着的紫毫笔都跳了一跳。

“好!好!好一个韩匡嗣!好一个石守信!好!成了!此局盘活了!”徐天连道三声“好”,声若洪钟,在空旷高耸的大殿中隆隆回荡,震得梁柱间沉积的细微灰尘都簌簌而下。

他手持捷报,大步流星地走回那巨幅舆图前,伸出骨节分明的食指,重重地点在燕云之地的蓟州,随即手臂一挥,划过一道充满力量感的弧线,将伪唐那片区域虚虚圈住,仿佛已将其攥入掌心。

“伪唐,李存勖!已是秋后蚂蚱,气息奄奄,苟延残喘!北有燕云铁壁,坚不可摧;南有我汴梁雄师,虎视眈眈!两面夹击,已成瓮中捉鳖之势,其灭亡指日可待!”他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与掌控全局的力度,每一个字都像是敲打在胜利的鼓点上。

“契丹!耶律阿保机!王庭被焚,百年积蓄之粮草付之一炬,宗亲贵酋死伤狼藉,此等断根绝源之重创,没有三五年休养生息,绝难恢复元气!其纵有百万控弦之士,亦难再组织大规模南窥!北疆之患,暂可平息!”

他的手指最终坚定地定格在燕云十六州广袤的土地上,如同钉下一枚决定天下命运的楔子:“燕云!燕云已复!此地便是我大吴北疆最坚固的屏障,永不可破的锁钥!一颗钉子,死死楔入契丹与伪唐之间,使其再难勾结!自此,攻守易形矣!我大吴只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安抚新附,积蓄粮秣,便可从容收拾山河,蚕食鲸吞,天下归一,大势已成!”

他猛地回身,袍袖带起一阵疾风,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星辰,扫过肃立一旁的李肆:“李肆!”

“老奴在!”李肆连忙躬身,声音因激动而更加尖细。

“即刻传旨!召议政院四位直学士,军武卫杜仲、周本两位副将军,速至宣政殿议事!不得延误!”

“老奴遵旨!”李肆深深一躬,几乎小跑着退出殿外,身影很快消失在廊柱间迷蒙的雨幕中。那急促的脚步声,仿佛也敲响了宣告一个新时代来临的序曲。

徐天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如同潮水般汹涌的激荡,重新坐回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蟠龙御座。

他再次展开那份捷报,借着殿内通明的灯火,细细阅读着每一个惊心动魄的细节:韩匡嗣,以区区五千孤骑,万里奔袭,深入漠北绝域,如天降神兵,烈焰焚王庭,刀斩耶律阿保机亲弟耶律剌葛;石守信,蓟州血战,以寡敌众,面对数倍于己的契丹主力,稳如磐石,寸土不让;白水陉绝地,箭尽粮绝,韩匡嗣部以震天雷断后,险死还生,忠勇撼天动地;徐忠,率大吴水师纵横海上,断敌粮道,策应陆上,功不可没……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凝聚着大吴忠勇将士的热血、智慧与生命!这都是他大吴王朝未来史书上,必将用浓墨重彩书写的光辉篇章!

不到半个时辰,殿外廊下再次传来整齐而沉稳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轻微的摩擦声。

以首席直学士张谏为首,户部尚书高郁,刑部尚书张文,兵部尚书赵瑾三位直学士紧随其后,皆身着象征高官的绯色绣禽官袍,神色肃穆,步履从容。

他们身后,则是身着戎装常服、虽未披甲但腰佩君王亲赐仪剑的军武卫副将军杜仲与周本。

六人鱼贯而入,按品级班次肃立于御阶之下,衣袂微动,带来殿外一丝湿润的凉意。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齐声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庄重。

“众卿平身。”徐天抬手虚扶,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六位支撑着大吴军政核心、堪称帝国柱石的重臣,将手中的捷报递给侍立在侧的李肆,“蓟州与燕云前线的详细战报在此,李肆,念与诸位爱卿听。”

“老奴遵命。”李肆双手恭敬地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桑皮纸,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略带尖细却异常清晰、足以让殿内每个角落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嗓音,开始一字一句地宣读这份凝聚了无数鲜血、牺牲与荣耀的捷报。

随着李肆那抑扬顿挫的宣读声,殿内的气氛也在不断变化、升温。

当听到韩匡嗣奇袭西楼,以火攻之策焚毁契丹王庭,并阵斩耶律阿保机亲弟、契丹名王耶律剌葛时,一向沉稳持重的张谏,抚着胸前长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

精于计算、掌管天下钱粮的高郁,眼中则是精光闪烁,仿佛已在心中盘算此战带来的长远利益与节省的边防开支。

而杜仲与周本这两位沙场宿将,则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仿佛能感受到那漠北之地的金戈铁马,眼神中流露出对同袍建功立业的赞许与共鸣。

当听到石守信蓟州苦战,兵力悬殊却凭借坚城与严明军纪死守不退,屡次挫败契丹猛攻时,主管兵部的赵瑾面露凝重,深知其中艰险。

执掌刑名的张文则微微颔首,似在赞许军法严明之功。

当听到白水陉绝境,韩匡嗣部箭尽粮绝,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最终依靠震天雷断后,几乎全军覆没,最终与石守信星夜驰援的接应部队奇迹般会合时,即便是杜仲这等见惯生死、心硬如铁的悍将,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深刻的动容与敬意。

捷报宣读完毕,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近乎凝重的寂静,唯有殿外雨水顺着琉璃瓦滴落、敲打在石阶上的淅沥声,清晰可闻。

在场的每一位重臣,都是历经风雨、洞察时局之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份捷报背后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一场战役战术层面的辉煌胜利,更是彻底扭转整个北方乃至天下战略格局的里程碑!

伪唐的丧钟已经敲响,契丹的威胁被暂时解除,大吴的北疆获得了一段宝贵的战略喘息期,统一天下的道路,从未如此清晰平坦地展现在眼前!

“战报,诸位都听到了。”徐天打破了这意味深长的沉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磐石,清晰地传入每位臣子的耳中,“前线将士,浴血奋战,舍生忘死,功勋卓着,可谓擎天保驾、定鼎社稷之功!朕,心潮澎湃,亦深感欣慰,为我大吴有此忠勇将士而自豪!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议一议,对此番有功之臣,该如何封赏?务必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公允,既要酬其赫赫功劳,彰其忠勇壮烈,亦要顾及朝廷体制,平衡各方,顺应人心。绝不可让将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回到朝堂却还要因赏罚不公而心寒流泪!此乃国之根本,不可不慎!”

徐天定了调子,目光首先投向主管吏部、总领朝政、被誉为“首辅”的张谏,示意他先陈见解。

张谏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条理清晰,带着一种经世致用的理性光芒:“陛下圣明,赏功罚过,乃维系国家运转、激励臣民效忠之基石,关乎国本,不可轻忽。此番北疆大捷,确系定鼎国运之战,有功将士,理当重赏,以昭显陛下天恩,激励天下忠义。然,赏赐亦需有度,有章法,有层次,方能服众,方能长久。臣以为,当分层次,论主次,明轻重。首功,当属运筹帷幄、制定方略、统筹全局者;次功,为独当一面、临机决断、扭转战局之统帅;再次,则为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执行奇计、建特殊功勋之猛将及智勇之臣;最后,乃广大浴血奋战、恪尽职守之普通士卒。赏格亦应依此序递减,务求公允。”

他略微停顿,让众人消化一下,随后继续清晰阐述:“依此而论,杜仲将军身为军武卫副将军,虽未亲临蓟州城头,然坐镇中枢,统筹北疆全局战事,调度各方兵马粮草,支援有力,策略得当,居功至伟;李莽将军临危受命,坐镇幽州,总督新复之燕云之地,稳固后方,弹压地方,支援前线,功不可没;徐忠将军率我大吴水师纵横海域,断敌粮道,焚其辎重,策应陆师,使契丹腹背受敌,其功亦显赫昭着。此三位,无论职位、权责还是实际贡献,当列为首功之臣,应予以最高层次之封赏。”

“石守信将军,坚守蓟州孤城,面对契丹主力疯狂围攻,血战旬月,寸土未失,保全战略要地,使韩匡嗣将军奇袭之功得以最终显现并最大化其战略价值,此乃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之功。崔协、张彦泽、王景诸位将军,分守燕云各处要州,稳固防线,清剿残敌,使新附之地迅速安定,亦功勋卓着。韩匡嗣将军,率孤军深入险地,建不世奇功,虽其原有官职不高,然此功惊天动地,足以彪炳史册,当破格超擢,予以极其厚重之封赏,以为后来者效仿之楷模,彰显朝廷不拘一格用人才、重军功之决心。”

张谏的分析,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既考虑了功劳本身的大小与性质,也兼顾了官员的现有地位与朝廷的体制惯例,得到了高郁、张文等人的微微颔首认可。

这是基于帝国长远利益和现实政治生态的客观、理性判断。

徐天听罢,不置可否,目光转向掌管国家钱袋子的高郁:“高卿,此番封赏,必然所费不赀,户部府库,可能支撑?可有难处?”他知道,再好的赏罚计划,也需要坚实的财力作为后盾。

高郁立刻出列,他身为户部尚书兼权力极大的三司使,对国库收支了如指掌,心中自有一本清晰无比的账册:“回陛下,自武德元年推行新政以来,清丈田亩,改革盐铁茶税,加之新设之漕运、海运两税司收入日益丰盈,去岁岁入折钱已近三千五百万贯,粮秣储备亦超过一千九百万石。府库之充盈,远超前朝,较之陛下初登基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此番赏赐功臣,虽所需金银、绢帛、田亩数量巨大,然相较于北疆定鼎、消除数十万边军常年戍守之巨耗、以及未来可能从新附之地获得之赋税而言,实乃九牛一毛,一本万利之投入。且重赏功臣,可极大激励全军将士乃至天下百姓之忠勇之气,其利在长远,关乎国运兴衰。臣以为,当前府库足以支撑陛下此次厚赏,绝无大碍,陛下可放心施恩。”他话语清晰,数据确凿,给徐天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赏赐不仅不会造成财政压力,反而是对未来更有利的投资。

徐天微微颔首,又看向兵部尚书赵瑾和刑部尚书张文:“赵卿,张卿,兵部于核实战功,刑部于律法保障,可有建言?”

赵瑾立刻出列:“陛下,兵部已接到前线初步呈报之战功簿册,正在加紧复核勘验,务必确保每一笔战功真实无误,绝不容许冒功、滥赏之事发生,必使赏赐精准落于实处。”张文亦道:“臣附议。刑部将严格依照新颁《大吴律》中赏功条例,确保封赏过程公正透明,对敢于在此过程中营私舞弊、克扣赏赐之官吏,定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最后,徐天的目光落在一直沉默肃立的杜仲和周本身上:“两位将军,久历战阵,于军功体会最深,于将士心思最为了解,尔等以为,此番赏罚,当把握何种尺度?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凝聚军心,激励士气?”

杜仲抱拳,声如金石撞击,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与坚定:“陛下,末将是个粗人,只知军中道理简单。赏罚分明,言出必践,乃强军之根本,无信则不立。将士们疆场用命,浴血搏杀,非独为爵禄赏赐,更为一份荣耀,一份来自朝廷、来自陛下的认可与尊重!此番北疆将士,尤其是韩匡嗣及其麾下‘燕云突骑’所立之功,旷古烁今,其忠勇胆魄,堪称全军楷模!若对此等功勋赏赐不足,或有所迟疑,则必寒三军将士之心,挫伤后来者效命之志。故,末将以为,当重赏,厚赏,且要快赏,让天下人都看到,为大吴立下大功者,必得厚报!”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道出了军中最核心的诉求。

周本亦抱拳附和,声音洪亮:“杜将军所言,亦是末将心中所想,更是前线无数将士之期盼!水师将士虽多在海上,然感同身受。赏当其功,则三军雀跃,人人效死;赏不当功,或赏不及时,则士气萎靡,怨言暗生。陛下明鉴万里,定有圣裁!”

见众臣意见已趋于一致,且从不同角度完善了赏罚的方略,徐天心中已有成熟决断。

他微微颔首,沉声道:“诸位爱卿所言,深谋远虑,甚合朕意。张卿统筹有方,高卿理财有力,赵卿张卿秉公执法,杜卿周卿深知军心。既然如此,朕便依此颁下赏格。”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帝王的无上威严与最终决断,如同金口玉言,注定要载入史册:“杜仲、李莽、徐忠,三位爱卿,统筹全局,功在社稷,彪炳史册,各进爵一等侯!赐对应规格之金帛、田宅、仪仗有差!以示朝廷酬谢元勋之至意!”

“石守信,蓟州血战,砥柱中流,力保疆土,功莫大焉,封蓟州县伯,正三品!赐相应品级之补服、带銙!”(补服绣虎,佩镀金带)

“崔协,辅佐李莽,守御燕云,兢兢业业,功绩卓着,封幽州郡伯,从三品!赐相应品级之补服、带銙!”(补服绣虎,佩镀金带)

“张彦泽,直面契丹兵锋,勇不可当,守朔州而震北疆,封朔州郡伯,从三品!赐相应品级之补服、带銙!”(补服绣虎,佩镀金带)

“王景,稳固西线,克尽职守,使蔚州等地迅速归化,功绩斐然,封蔚州郡伯,从三品!赐相应品级之补服、带銙!”(补服绣虎,佩镀金带)

一连串的封赏从皇帝口中清晰而有力地吐出,如同玉珠落于金盘,清脆而坚定,不容置疑。每一道封赏,都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和实实在在的地位、权力提升。伯爵,已是高等爵位,可传之于孙,享食邑,标志着他们正式迈入了大吴王朝顶级勋贵的行列。

最后,徐天的目光变得格外深邃而凝重,他缓缓说道,几乎是一字一顿:“韩——匡——嗣!”

这个名字一出,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凝聚起来,空气仿佛也为之凝固。

所有人都知道,对此人的封赏,将是此次议功的关键,也最能体现皇帝的赏罚智慧与朝廷的导向。

“韩卿率五千孤骑,万里奔袭,不畏艰险,直捣黄龙,焚契丹王庭,毁其根本,斩其宗室重臣耶律剌葛,扬我国威于漠北,慑服群胡于塞外!更于白水陉绝地,死战断后,险死还生,保全众多忠勇士卒,其功至伟,堪称此战首功!其胆魄、其忠勇、其功绩,旷古罕有!”徐天的声音充满了激赏与肯定,“特旨,封韩匡嗣为江都县子,正四品!赐补服绣豹、素金带!另,念其功勋特殊,特加恩典,荫其嫡长子,袭原爵,后世降等承袭!敕封其夫人为江都夫人(正四品),其除嫡长子袭爵其余所出子嗣,成年后出任校尉,四品以下官员无需行礼,以示荣宠!赐汴梁近郊上等良田五百亩,赤金千两,蜀锦宫缎五百匹,以资嘉奖!”

子爵!虽然爵位等级低于前面几位伯爵,但考虑到韩匡嗣原有的官职不高,此次封赏已是破格超擢,连跃数级!

更重要的是“嫡长子袭原爵”和“诰命夫人”的额外恩典,这是对个人及其家族的极大荣宠与保障,足以弥补爵位等级上的差异,使其实际获得的尊荣并不逊色太多。

徐天此举,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既要极致地彰显韩匡嗣的特殊功绩,树立标杆,又要巧妙地顾及整个武将体系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因赏赐过高而引发不必要的嫉妒或纷争。

这份恩威并施、考量周全的赏赐,充分展现了一位成熟政治家的手腕。

“其余所有参战将士,着兵部严格依据军功簿,迅速、公正地拟定具体赏格,该升迁者升迁,该赐银者赐银,该赐田者赐田,务求公允,不得遗漏任何一位有功之士!军武卫派员全程监督赏罚执行过程,若有人敢趁机克扣、拖延、冒功、徇私,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职,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所有拟定之赏格细则,最终需报由议政院审核批准,方可执行!”徐天最后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补充道,目光森然,扫过赵瑾、杜仲和周本,确保这道命令将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臣等遵旨!”殿下六人,连同侍立在御阶之侧的李肆,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在殿内回荡。

他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皇帝陛下对此次封赏的极度重视,以及对所有有功将士那份殷切关怀与护佑之心。

这道赏格,必将随着驿马飞驰,传遍大吴的每一个军营,每一个州县,点燃无数人的热血与希望。

封赏事宜议定,殿内的气氛却并未松弛,反而更加凝重,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论功行赏,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宣言。

徐天再次从御座上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那幅巨幅的山河舆图前,背对众人,凝视着那一片已大部分染成朱红的江山。

他的声音如同从遥远而宏大的历史时空传来,带着一种开创千古帝业、奠定万世基业的磅礴气魄:

“伪唐,苟延残喘,灭亡只在翻手之间;契丹,元气大伤,十年内难复南窥之力;燕云,重归汉家,北疆锁钥已固……此战之后,北方格局已定,天下大势,尽在朕之掌中!我大吴,已拨开百年纷争之乌云,得见天日昭昭,国运昌隆,煌煌如日中天,光耀四极!”

他猛地转身,龙袍在宫灯照耀下流转着威严的光华,目光如电,如同实质般扫过每一位重臣的脸庞,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与决心:“接下来,我大吴要做的,便是稳扎稳打,耐心细致地消化此战带来的巨大成果,安抚新附之民,整顿新得之地,积蓄粮秣财力,锤炼精锐之师!内修政理,革除积弊,使百姓安乐;外慑不臣,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这天下,再无任何势力,能阻挡我大吴一统之脚步!这纷乱了数十载的九州,必将在我大吴手中,重现一统,再铸辉煌!诸位爱卿,皆乃国之干城,股肱之臣,望尔等与朕,同心同德,协力奋进,共襄此前所未有的盛举,开创这属于我大吴的——煌煌盛世!”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愿竭尽驽钝,随陛下,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开创万世太平之基业!”以张谏为首,所有臣子再次深深躬身,异口同声,声音中充满了无比的信心、豪情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一股洪流,要冲出殿外,传遍天下。

殿外的雨,不知在何时已经停了。厚重云层的缝隙中,一缕格外灿烂的金色阳光,如同利剑般顽强地穿透而出,精准地照射在宣政殿那高耸的、覆盖着明黄琉璃瓦的殿顶之上,反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璀璨光晕,仿佛为这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殿宇加冕。

笼罩在大吴上空许久的、由战争与分裂构成的阴霾,似乎真的正在这捷报与封赏的激荡中迅速散去。一个属于强盛、统一的大吴王朝的、注定要光耀史册的煌煌时代,正伴随着北疆传来的凯歌和今日宣政殿内定功论赏的决议,轰轰烈烈地、不可阻挡地昂然开启!历史的车轮,在此刻轰然转向,驶向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方向。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