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钱明宇确实脑子“嗡”的一声。
“115乘以6再乘一百,是多少?”找了块小石头在地上算起来:“五六三十……六万九千斤!”手止不住的抖动,又算下去:“一般大米大概六七分钱一斤,就按算最低的价格,合……四千一百四十块……大洋!”
“这小子是抢了国府的粮库吗?等等,这么多粮食难道是……”
已经有人破开了一个麻袋。
“钱先生,都是上好的精米,应该是湖广那边产的!”
钱明宇在内心思考着:“绝对的,刘华强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肯定是那位张司令省下来的军粮,找他这个【白手套】套现!”
钱明宇早已经查到刘华强的父亲就是帮张司令购买德械的买办,只不过张司令买的进口武器也不算多,刘父不算什么大买办,临死也只留下一套沪上的二层小楼。老家徐州也没有房产土地,净资产远远比不上那些土地主。
“看来那位司令,很看重这个晚辈啊!”
刘华强要是知道此时钱明宇的想法,也只能说一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
“四千多大洋,我上哪去弄啊?这小子还不要法币!哎……早知道就该早点把那个鸡缸杯卖掉!”
游击队打土豪的时候,找到不少地主老财的“宝库”,队伍上也有识货的行家,知道哪个值钱,哪个是专坑土大款的赝品。
成化年间的鸡缸杯,在北边的琉璃厂随便出手就是五千大洋,在沪上找到真正喜欢的人,八九千也打不住。
连续快一个礼拜,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三百大洋药丸,确实把游击队的伤亡率降下来,尤其是抗感染的【免疫细胞促进丸】,简直就是救命的神药。
之前有几个重伤昏迷的战士,伤口都已经严重化脓了,说直白点就是在等最后那一天。现在一颗药丸强喂下去,肉眼可见的伤口好转,第二天人就能从昏迷中清醒,再休息两天就能下地活动。
还有那个名叫【血红蛋白酶精华丸】的,真如刘华强所说,只要战斗中没有伤到重要器官,服下药丸后,血肉立即开始疯狂生长,伤口能在几个小时内完全愈合。第二天照样参加战斗,根本看不出昨天受过伤。
现在,游击队几乎离不开这两种药丸了。
也是因为这个,队伍上缴获的现大洋快要被榨干了,支队长给了钱明宇几件值钱的古董,让他拿到城里的古玩店出售。
“哎,我以为组织上交给我的流动资金还有一千多大洋,还够用几天,谁知道这个小家伙立马给我出了这么大一道难题!”
钱明宇从来没想过拒绝这笔交易,细粮绝对算是硬通货的一种,一转手就能帮队伍上赚出两三天药钱。
车到山前必有路,钱明宇下定决心说什么也要把这批大米送到游击队手上,是自己吃还是换成物资,又或者让他转手卖成大洋,都交给上级定夺。
“大河你们快回去,把今天不下水的壮劳力都喊来,只要今天把粮食运出沪县,给大家……”钱明宇脑子飞快的盘算:“给大家一人二十斤这种大米!”
“真的吗?真给这种大米?”
几个人本着来帮忙的穷人,没想到今天帮忙还给自己找出一个天大的好处。
他们都是从北方流亡过来的平民,自然舍不得吃这么精细的大米,换成高粱、红薯,一个三四口的人家,差不多能顶一个月。男人们再下水抓点鱼,女人们挖点野菜,这一个月都能吃的饱饱的了。
“钱先生放心吧,就算已经下水捕鱼的,我也给他们喊上岸,这可是几百包!不说运走,光是搬出来,十多个人也得干一个上午了!”
钱明宇点点头:“好,那就能来的都来,带上扁担、麻绳这些劳动工具!”
“好嘞,您就在这看着,我们去去就回!”
“先生,这里好像有张字条!您看看!”
钱明宇接过打开:“老乡,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要不是担心你短时间消化不了,我能让人堆到屋顶……”
深呼吸。
再一次深呼吸。
钱明宇对这个小老乡又爱又恨,地面到屋顶大概五米多,也就是那小家伙手上还有两个这么多。合着他比的“二”是二十万斤的意思啊!
接着看下去:“……我估摸你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那就这样:药钱你当面给我,米钱你可以慢慢结算,或者拿贵重的东西抵押给我也行……”
就这么决定了,鸡缸杯直接抵押给刘华强,赣南的大地主的镇宅之宝,想必那位正在广西整军的张司令也会喜欢。
“……这么多粮食,我估计你得忙一整天,今天的药丸我给你放在仓库大梁上了,钱你明天再给我就行,就这样吧!”
抬眼望去,大梁正中间确实挂着熟悉的布袋。在外面找个长杆,爬上麻袋够下来,里面是散发着贵重中药气息的两种药丸。
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钱明宇感觉轻松了许多,粮食和药丸全都直接送到城外,帮他解决了最大的烦恼,组织的交通员也不用想尽办法藏药了。
在几百袋大米顶上,钱明宇身心极度放松,他感觉现在是这些年最舒心的一天了。闻着粮食散发出的香气,沉沉地睡着了。他梦见华夏的每家每户都有一间专门放粮食仓库,里面堆满了这种装粮食的麻袋,一层层的堆到了屋顶。
“先生,钱先生,你在哪?”
先是一个声音,接着是一群人的呼喊,才把钱明宇从美梦中唤醒。
坐起身才发觉自己还在那一库粮食上,真如梦境一般。
“我在这,最上边!”
王大河扶住从六层麻袋上跳下来的钱明宇:“先生,你怎么爬上去了,我们一顿好找!”
钱明宇使劲搓搓脸:“等着等着睡着了,对不住了!”
“先生,男女老少,能动的几乎都来了,你看……”
走出只剩下两个麻袋大小空地的仓库,钱明宇看到棚户区的几乎所有人,黑压压的几乎快两百人了。
“啊,怪不得王大河刚才很为难,有裹小脚老太太、挂着鼻涕的小屁孩,还有拄着拐杖的残疾人,这样的四五个也抬不起一袋大米,这怎么能也给二十斤大米!”
不是钱明宇吝啬,他是红党培养出来的基层干部,共同富裕的理念早已植入内心,他担心的是壮劳力会怎么想!
“钱先生,我们这些不中用的你不用给大米,上午管一顿饱饭就行。您随便给几个红薯就中了!”
“就是钱先生,你只给我家男人二十斤大米就行了,我和我家两个小的,是来帮他捆绳子的!”
“他钱叔,我家没男人了,你给我十斤大米就行,我闺女喝碗野菜汤就中了!”
钱明宇的手再次颤抖,有着这么多大米,他真的想说不管男女老幼每人统统一百斤,可是这是游击队的财产。哦,还没给刘华强结账,还属于那位小老乡。
考虑了一下说道:“能一担子挑起的两袋大米赶路的,给……二十五斤大米;挑不动的就用独轮车推,给……也给二十五斤;妇女同志,就给十五斤;老人和孩子帮忙扶着,打打下手,完事后给五斤大米,就这样吧!”
仓库外一阵欢呼,那女老少都是一阵感激。
钱明宇叫来王大河几个最开始跟他来的几个人:“大河,我得去前面安排人接货,你组织大家把粮食运到西南二十里,那里有个六角形的小凉亭!”
“知道了,钱先生,您只管去忙,这里交给我!”
钱明宇掏出一沓法币递过去:“你再找人到附近买些粮食,晌午头安排妇女老人给大家做一顿饭!”
大河接过钱数了数:“钱先生,二十多块钱,花不完的!”
钱明宇推回去:“来了小二百人,合下来一个人才一毛多钱。又不是只赶路,还得担负起二百斤的担子呢!”
来的都是赤贫阶级,有独轮车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得肩挑背扛,极耗体力。
看王大河收下钱,钱明宇又说道:“嘱咐大家一下,这件事一定要保密,不然的话粮食可能被国府收走,毕竟这次交易没有交税!”
王大河点点头:“放心吧钱先生,我们几个等会就挨家挨户的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