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晨曦漫窗来,笑语迎三姨
天刚蒙蒙亮,病房里的小夜灯还亮着暖黄的光,念清在摇篮里咂了咂嘴,像是梦见了什么甜美的事。林羽轻手轻脚地起身,刚把窗帘拉开一条缝,就听见身后传来林晓含混的声音:“是不是月嫂来了?我题都背熟了!”
她一骨碌从折叠床上爬起来,头发睡得乱糟糟的,却眼睛发亮地扑到桌边,把昨晚打印好的面试题理得整整齐齐。“第一题问‘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第二题问‘产妇堵奶了怎么办’……”她念念有词地背着,忽然抬头看苏婉清,“婉清姐,你再帮我想想,还有啥要问的?”
苏婉清刚喂完奶,正靠在床头歇着,闻言笑了笑:“问问她们带孩子的时候有没有耐心,毕竟带孩子是个磨人的活儿。”
“对哦!”林晓赶紧在纸上添了一句,“耐心程度:能接受孩子半夜哭闹吗?能忍受产妇情绪波动吗?”她满意地拍了拍纸,“这下万无一失了!”
林羽端着刚打回来的早饭进门,闻言打趣道:“你这哪是面试月嫂,比考公务员还严格。”
“那当然,”林晓接过自己那份豆浆油条,“这可是照顾咱念念的人,必须百里挑一!”她咬了口油条,忽然眼睛一亮,“对了,我让家具城送的摇摇椅今天也到,正好让月嫂们也试试,看看哪个更懂怎么照顾产妇坐卧。”
正说着,护士领着三位阿姨走进来。第一位姓王,穿着干净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各种证件;第二位姓李,微胖的身材看着格外亲和,笑起来眼睛眯成条缝,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第三位姓张,戴着副细框眼镜,看着文质彬彬,怀里抱着本厚厚的育儿手册。
“三位阿姨快请坐,”林羽搬了三把椅子放在床边,“路上辛苦了,先喝口水。”
王阿姨先开口,声音清亮:“我从事月嫂行业八年了,带过三十多个宝宝,从早产儿到双胞胎都有经验,这是我的健康证和客户评价。”她把一沓资料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好评,“我最擅长给产妇做月子餐,讲究荤素搭配,还能根据体质调整食谱。”
李阿姨紧接着说:“我带孩子有十年了,特别有耐心,宝宝哭了我总有办法哄。”她打开保温桶,里面是炖得糯糯的小米粥,“知道产妇早上爱吃点稀的,特意从家里带来的,加了点桂圆,补气血。”
张阿姨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我是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毕业的,之前在妇幼保健院工作过,对新生儿护理和产妇产后恢复都有专业知识,这是我的资格证。”她翻开育儿手册,里面记满了各种护理笔记,“我还会给产妇做催乳按摩,手法都是医院学的,保证无痛。”
林晓清了清嗓子,拿起面试题:“那我们开始了哈。第一个问题,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王阿姨立刻回答:“首先要多晒太阳,每天上午十点前晒半小时,注意遮住眼睛;其次要多喂奶,促进排便;如果黄疸值太高,就得及时就医,不能耽误。”
李阿姨补充道:“我还会给宝宝做抚触,顺时针揉肚子,帮助退黄疸,宝宝也舒服。”
张阿姨则拿出笔记本:“我会每天记录黄疸值变化,绘制曲线图,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就提醒家长去医院,这是我之前做的记录,你们看。”本子上的曲线图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林晓点点头,又问:“那产妇堵奶了怎么办?”
张阿姨先回答:“堵奶分两种,一种是乳汁淤积,要用热敷加按摩,从乳房外侧往乳头方向推,手法要轻;另一种是乳腺炎初期,就得减少汤类摄入,及时排空乳汁,我这里有详细的按摩步骤图。”她翻开手册,上面画着清晰的示意图。
王阿姨说:“我会给产妇做通乳汤,比如丝瓜络煮水,既能通乳又不影响奶水质量,还能搭配穴位按摩,双管齐下。”
李阿姨笑着说:“我哄孩子有经验,要是宝宝吸奶不够,我会用吸奶器帮忙,手法特别轻柔,不会让产妇疼。”
苏婉清看着三位阿姨各有千秋,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满意。她轻声问:“带孩子的时候,要是遇到宝宝半夜哭闹不止,你们一般怎么处理?”
李阿姨立刻说:“宝宝哭闹肯定有原因,要么是饿了,要么是尿了,要么是想让人抱。我会先检查尿布,再试试喂奶,要是都不是,就抱着轻轻晃,哼摇篮曲,我那摇篮曲啊,再闹的宝宝听了都能睡着。”
王阿姨说:“我会观察宝宝的哭声,饿了是短促的‘哇哇’声,尿了是不耐烦的‘哼哼’声,想睡觉是带着打哈欠的哭声,对症处理就快了。”
张阿姨推了推眼镜:“我会先测体温,排除身体不适,然后用襁褓把宝宝裹紧,模拟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很多宝宝这样就不哭了,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林羽忽然想起什么:“三位阿姨会给宝宝做辅食吗?虽然念念现在还小,但以后肯定用得上。”
王阿姨说:“我会做各种泥糊,菜泥、果泥、肉泥都拿手,还能做出不同口味,保证宝宝爱吃。”
李阿姨笑着说:“我做的辅食好看又好吃,比如把胡萝卜泥做成小兔子形状,宝宝一看就有胃口。”
张阿姨则拿出食谱:“我会根据宝宝不同月龄设计辅食,保证营养均衡,还会记录宝宝的过敏情况,避免误食。”
正说着,家具城的工人把摇摇椅送来了,一款是藤编的,一款是科技布的。林羽赶紧组装好,让苏婉清试试。王阿姨立刻上前,扶着苏婉清的腰:“慢点起,先把腰挺直,再慢慢坐下,我给您垫个靠垫,支撑腰部。”
李阿姨则去调角度:“这个按钮能调靠背,产妇喂完奶可以半躺一会儿,别总坐着,累腰。”
张阿姨拿出卷尺:“坐深应该调到45厘米最合适,膝盖成90度,这样血液循环好,不容易水肿。”
苏婉清坐在藤编椅上,觉得确实舒服,笑着说:“三位阿姨都很专业,我们商量一下。”
三位阿姨很识趣地走到走廊等候。林晓凑到林羽和苏婉清身边:“我觉得都不错啊,王阿姨月子餐做得好,李阿姨有耐心,张阿姨专业知识强,咋办?”
苏婉清想了想:“其实我们可以都留下,反正星罗礁的房子大,王阿姨负责做饭和日常护理,李阿姨专门带念念,张阿姨负责产后恢复和健康指导,这样分工明确,也能互相照应。”
林羽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再问问她们愿不愿意。”
他走到走廊,跟三位阿姨一说,她们都高兴坏了。王阿姨说:“我正愁没伴儿呢,一起干活热闹。”李阿姨笑着说:“人多好,能互相学习。”张阿姨也点头:“这样能更好地照顾产妇和宝宝,我愿意。”
林晓立刻拍手:“太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分工。王阿姨,今天的午饭就拜托您了,婉清姐想吃点清淡的,比如清蒸鱼和西兰花。”
“没问题,”王阿姨挽起袖子就往厨房走,“我现在就去买新鲜的鱼,保证鲜嫩。”
李阿姨则抱起念清,轻轻晃着:“念念乖,阿姨给你唱个歌,‘月儿光光,照地堂……’”她的声音温柔,念清果然不哭了,小眼睛盯着她看。
张阿姨则给苏婉清量血压,又检查了伤口恢复情况:“恢复得不错,下午我给您做个催乳按摩,再教您几个产后恢复的动作,有助于盆底肌修复。”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每个人脸上,暖洋洋的。王阿姨在厨房忙碌的声音,李阿姨哼歌的声音,张阿姨讲解护理知识的声音,还有念清偶尔的咿呀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馨的交响曲。
林晓趴在桌边,看着这热闹的场景,笑着说:“我就说吧,人多力量大,以后念念就有三位阿姨疼了,多幸福。”
林羽给苏婉清削了个苹果:“是啊,这样你也能轻松点,好好坐月子。”
苏婉清接过苹果,心里暖暖的。她看着三位阿姨各司其职,看着林羽和林晓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所谓的幸福,就是这样吧——有一群善良的人围绕在身边,为你着想,为你忙碌,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热热闹闹,甜甜蜜蜜。
中午,王阿姨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清蒸鲈鱼、清炒西兰花、山药乌鸡汤、红枣小米粥,还有一份凉拌木耳,色香味俱全。李阿姨抱着念清,等苏婉清吃完了才去吃饭,还时不时给念清换尿布、拍嗝。张阿姨则在旁边记录苏婉清的饮食情况,叮嘱哪些能多吃,哪些要少吃。
林晓吃得不亦乐乎:“王阿姨您这手艺也太好了,比饭店的还好吃!我决定了,以后我的月子餐也归您了!”
王阿姨笑着说:“没问题,保证让你吃得满意,还不长胖。”
下午,张阿姨给苏婉清做催乳按摩,手法果然轻柔,一点也不疼。李阿姨则带着念清晒太阳,边晒边给她做抚触,念念舒服得直哼哼。王阿姨则在收拾房间,把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还把念清的小衣服都洗了晾在阳台。
林羽和林晓坐在旁边看着,林晓忽然说:“你看她们多默契,就像一家人一样。”
林羽点点头:“是啊,以后有她们帮忙,咱们就能轻松多了。等婉清出了院,回星罗礁就能更安心了。”
苏婉清靠在摇摇椅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的笑意像漾开的水波。夕阳把天边染成了蜜糖色,病房里的灯光亮了起来,暖黄的光裹着饭菜的香气、婴儿的奶味,还有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酿成了最甜的蜜,漫过心间,漫过岁月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