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赤峰,白日里阳光灼热,早晚却仍残留着些许凉意,正是北方春夏之交特有的气候。林氏集团赤峰分公司的临时办公室里,已经初步有了忙碌的景象。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偶尔的讨论声,交织成一曲新生不久的创业乐章。
林羽正与邵华、以及新招募的本地商业地产专家高岩(一位四十出头,对赤峰商业脉络了如指掌的男士)开会,分析那几家目标商场的勘察报告,初步的评估比预想的还要棘手一些,资产债务复杂,硬件设施老化严重,员工安置压力巨大。
会议间隙,林羽的手机响了,是父亲打来的。 “小羽,晚上回家吃饭吧?你妈炖了酸菜排骨。”父亲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背景音里还有母亲隐约的唠叨声。 “好,爸,我这边开完会就回去。”林羽应道,心里却微微一动,父亲平时很少在工作时间特意打电话来只为说吃饭的事。
傍晚,林羽处理完手头的事,驱车回到父母家。刚进门,浓郁的酸菜香气就扑面而来,令人食指大动。餐桌上除了一大盆酸菜排骨,还摆着几样家常小炒,都是他爱吃的。 然而,饭桌上除了父母,还坐着一位面带愁容、眉头紧锁的中年男子——正是他的舅舅,李国富。
“舅舅。”林羽打招呼,心里大概明白了些什么。舅舅经营着一家本地的小型药厂——“赤峰市雪原制药厂”,是姥爷那辈传下来的老厂子,听说近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太好。
“哎,小羽回来了。”舅舅李国富勉强笑了笑,笑容里满是疲惫和焦虑。 母亲在一旁使眼色,父亲则闷头喝了口酒,开口道:“小羽啊,你舅舅今天来,是有点难处…你看你现在有出息了,能不能…”
“爸,妈,舅舅,先吃饭,边吃边说。”林羽打断父亲的话,拿起筷子,给舅舅夹了块排骨。
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几口热汤下肚,舅舅李国富终于叹了口气,打开了话匣子。 “小羽,不瞒你说,舅舅那个厂子…快撑不下去了。”他声音有些沙哑,“设备还是十几二十年前的老设备,产品也都是些没啥技术含量的普通仿制药,成本拼不过大厂,价格卖不上去,销路也越来越窄…银行催贷,原料商催款,工人们都快发不出工资了。市里前几天来了通知,建议我们…要么破产清算,要么找人重组…”
母亲在一旁听着,眼圈就红了:“你舅舅为这个厂子操劳了一辈子,真要没了,可怎么办啊…” 父亲也跟着叹气:“是啊,厂里还有一百多号老工人,好多都是跟着厂子几十年的,要是厂子没了,他们可咋办?”
林羽安静地听着,慢慢地吃着饭。他记得小时候还去药厂玩过,那股混合着中药和西药的特殊气味,高大的反应罐,还有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师傅们。 “舅舅,您别急。”林羽放下筷子,声音平稳,“具体困难在哪里?是资金问题,还是产品问题,或者是管理销售的问题?”
李国富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详细地说起来:产品线老旧,研发投入几乎为零;生产流程效率低下,能耗物耗都高;销售渠道单一,基本局限在本地几家医院和药店;管理层观念陈旧,缺乏现代化企业运营意识…问题一大堆,归根结底,是跟不上时代了。
林羽听完,沉思了片刻。他脑海中迅速将药厂的情况与林氏集团的战略进行了一次对接。 “舅舅,单纯注资只能救急,不能治本。”林羽缓缓道,“要想真正盘活药厂,必须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造,引入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找到新的市场切入点。”
他目光微亮:“我们林氏集团,刚好在拓展医疗健康业务。我们有自己的医疗技术公司,正在研发和推广智慧医疗系统、基层医疗辅助诊断平台。如果…如果雪原制药能成为我们智慧医疗生态链上的一环呢?”
李国富听得有些茫然:“智…智慧医疗?” “对。”林羽思路越来越清晰,“比如,我们可以投资升级药厂的生产线,使其达到Gmp标准,甚至更高。产品方向可以调整,不再生产那些竞争激烈的普通药,而是转向生产与我们智慧医疗设备配套的专用试剂、消毒用品、或者针对基层医疗市场的物美价廉的常用药包。甚至,可以利用药厂现有的资质和场地,建立一个小型的区域医疗器械配送中心。”
“这…这能行吗?”李国富又惊又疑,但眼中已经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可行性需要详细评估。”林羽没有把话说满,“但这或许是一个思路。不仅救了药厂,也能完善我们集团在北方医疗产业的布局。”
他当即拿出手机,拨通了苏瑶的电话(尽管已是傍晚,但南方总部通常下班更晚)。 “瑶姐,有个新情况…”林羽将舅舅药厂的情况和自己的初步想法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的苏瑶立刻领会:“明白了,林总。我立刻协调,让医疗健康事业群的负责人、韩雪卿博士、欧阳慧总监,还有静总那边的财务评估小组,尽快组织一个精干团队,明天就飞过来,进行紧急尽职调查和项目可行性论证。”
挂了电话,林羽对舅舅说:“舅舅,明天我们集团的专家团队会过来,对药厂进行全面的评估。您准备一下相关的资料。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尽全力想办法。”
李国富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连点头。
第二天,赤峰市招商局的李局长又被一个电话请到了林氏集团的临时办公室。当他听到林羽不仅要继续推进商场改造项目,还有意向收购重组本地濒临破产的雪原制药厂,并将其纳入林氏智慧医疗大战略时,惊得差点没握住手里的茶杯。
“林总!您这…这可真是…”李局长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这真是雪中送炭,不,是喜从天降啊!雪原制药是老厂子,工人安置问题一直是市里的老大难!如果能引入林氏集团的资金和技术盘活它,那真是…太好了!智慧医疗!这可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高科技产业啊!支持!市政府一定全力支持!”
很快,一场由招商局牵头,林氏集团、雪原制药厂管理层、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参加的多方协调会紧急召开。会议上,林氏集团新到的医疗专家团队和财务团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让李国富和药厂的老管理们额头直冒汗,却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周晓芸虽然远在南方,但心意早已抵达。她远程指导着赤峰临时办公室新招聘的本地行政小姑娘,准备了“枯木逢春”枸杞红枣茶和“妙手回春”茯苓糕送到会议上,寓意不言自明。
【叮!触发紧急社会责任任务:『老厂新生』。】 【任务目标:评估并决策是否收购重组雪原制药厂,并将其融入集团智慧医疗生态。】 【任务提示:此任务融合商业投资、技术升级、亲情牵绊与社会责任,复杂度高,但成功后获得的地区影响力、政策支持及社会声誉将极为丰厚。】 【临时buff:『民心所向』——在赤峰市进行与本项目相关的政府沟通及民意调研时,阻力小幅降低。】
林羽站在临时办公室的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街道。他没想到回乡的第一仗,不是计划中的商场改造,而是意外插出的制药厂重组。但这似乎又暗合某种缘分。
进度依然被牢牢掌控着,一步未乱。故事的发展,却因这份突如其来的亲情牵绊和社会责任,增添了更多温暖的厚度和扎根故土的深意。北方的智慧医疗蓝图,似乎就在这一饮一啄间,悄然描下了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