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点西侧的牧场边,马大壮正蹲在地上丈量土地 —— 他手里攥着根灵草编的绳子,在原本的羊圈外比划着,地上用石子标出了新的圈栏范围,比原来大了近一倍。“之前十五只羊挤在小圈里,现在添了十只小羊羔,再不扩圈,怕是要闹毛病!” 马大壮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圈里低头啃灵草的羊群,眼里满是盘算。
这话被路过的石壮听了去,他扛着玄铁石走过来,瓮声瓮气地问:“要帮忙搬石头?俺们石肤族有的是力气!” 马大壮立马点头:“求之不得!新圈栏得用硬石头垒地基,不然羊群撞几下就塌了,还得麻烦你们多搬些平整的石块来!”
没一会儿,五个石肤族汉子就扛着石块过来了 —— 有的搬半人高的方石,有的扛扁平的石板,落在地上 “咚咚” 响。马大壮指挥着他们垒地基,石壮则用玄铁石将石块敲得齐整:“俺们垒的地基,别说羊群撞,就是魔兵来推,也未必能塌!” 马大壮笑着递过水壶:“有你们帮忙,这圈栏三天就能好!”
另一边,蕨蓝领着两个蕨叶族女子,抱着一大捆晒干的灵草藤过来 —— 这是用来编圈栏围栏的,既结实又透气,羊群啃不到还能挡风寒。“俺们编了两天,够围新圈栏的了!” 蕨蓝将藤条放在地上,手指灵活地演示编法,“先把藤条交叉打结,再每隔一尺绑根细木杆,这样又稳又不容易变形。” 马大壮跟着学了两下,笨手笨脚地编错了,惹得大伙笑起来,牧场边的气氛热闹极了。
扩圈的同时,马大壮还在牧场角落搭了个鸡窝 —— 他从山下的村落换来十只母鸡,褐色的羽毛油亮,刚放进临时鸡笼就 “咯咯” 叫。“孙伯说,鸡蛋能补身子,伤员和孩子们吃了好得快,俺就想着多养点鸡,一天下十个蛋,够给伤员们熬蛋羹了!” 马大壮边搭鸡窝边说,鸡窝用细木杆做框架,里面铺着柔软的干稻草,还留了个小窗口通风。
孩子们听说马大壮养了鸡,都跑来看热闹 —— 阿牛趴在鸡笼外,好奇地数着鸡:“一、二、三…… 十只!大壮叔,它们啥时候能下蛋呀?” 丫丫则抱着灵草兔,小声问:“鸡会啄兔子吗?俺想让兔子跟鸡做朋友。” 马大壮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等鸡适应了新窝,过几天就能下蛋,它们很温顺,不会啄兔子的。”
为了养好鸡和羊,马大壮还特意找孙老药要了些灵草种子 —— 他在牧场周围开垦了一小块地,种上 “肥羊草” 和 “鸡啄草”,“这草比普通草有营养,羊群吃了长得壮,鸡啄了下蛋多,还能省下不少粮食!” 每天清晨,马大壮都先去喂鸡,撒一把灵草籽,再给羊群添上新鲜的肥羊草,看着它们吃得欢,心里比啥都踏实。
三天后,新羊圈终于完工 —— 石头垒的地基齐整,灵草藤编的围栏紧实,圈里还搭了个遮雨的草棚,十只小羊羔在圈里蹦蹦跳跳,老羊则悠闲地啃着草。鸡窝也派上了用场,第一天就有三只母鸡下了蛋,淡褐色的鸡蛋躺在稻草上,马大壮小心翼翼地捡起来,直奔救治点:“孙伯,新鲜鸡蛋,给伤员们熬羹!”
孙老药接过鸡蛋,笑着说:“你这可是帮了大忙!伤员们泡完疗伤池,喝碗蛋羹补补,恢复得更快!” 当天中午,救治点就飘起了蛋羹的香气,伤员们捧着碗,吃得满嘴是香,石勇边吃边说:“大壮叔的鸡蛋真好吃,俺再多吃两碗,早点归队练阵!”
李猛路过牧场时,看到扩大的羊圈和咯咯叫的鸡,忍不住点头:“大壮,你这牧场扩得好,鸡也养得好!后方有充足的肉和蛋,战士们在前线才能安心打仗,这也是在为抗魔出力!” 马大壮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俺没啥大本事,只能多养点牛羊鸡鸭,让大伙有口吃的,也算为家园出份力!”
夕阳西下时,马大壮坐在牧场边的石头上,望着归圈的羊群和进窝的鸡,心里满是踏实 —— 新圈栏够大,羊群能好好生长;十只母鸡每天下蛋,能给伤员和孩子补充营养;灵草长势正好,不用愁饲料。他知道,虽然自己没去前线打仗,但把后方的养殖做好,让大伙吃好喝好,就是对决战最大的支持。
夜色降临时,牧场里偶尔传来羊的 “咩咩” 声和鸡的 “咕咕” 声,与远处匠作坊的打铁声、学堂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据点里充满生机的夜晚。马大壮锁好圈门,心里盘算着:等打赢了魔族,再添些羊,多养些鸡,让据点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家园不仅要守住,更要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