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点的栅栏刚推开条缝,木车轮子碾过碎石的 “咕噜” 声就引来了满院人 —— 老周、木伯、阿禾早等在空地上,连医疗站的老药头都拄着拐杖凑过来,眼睛直盯着车上冒光的铜矿。
“快!搭把手卸矿!” 李猛率先跳下车,伸手去扶矿筐。王二、阿木跟着上前,三人合力将沉甸甸的矿筐抬下来,“咚” 地放在熔炉旁的空地上,溅起几点细碎的铜绿。老周凑过去,伸手摸了摸矿石,笑着叹:“这矿真沉!俺的新锄头有指望了!”
老铁匠早按捺不住,手里攥着小铁锤,围着矿堆转了三圈,一会儿敲敲这块,一会儿蹭蹭那块,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好矿!好矿啊!这纯度,炼出来的铜能打十把铜刀、二十把铜锄,还能给巡逻的人都做上护腿!”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片树皮纸,上面用炭笔画满了草图 —— 有带弧度的铜刀、宽刃的铜锄、弧形的护腿甲,还有给小宝画的小铜匕首,线条歪歪扭扭,却满是期待。“李猛,你看这铜刀,俺打算加长刀柄,缠上兽筋,你挥起来更趁手;王二的护腿,用石甲蜥的鳞甲镶边,铜片衬里,妖爪再硬也戳不透!”
李猛凑过去看草图,点头道:“再打几把铜钉,加固栅栏和医疗站的木架,上次妖族的黏液把木架腐蚀得厉害,铜钉不怕这个。”“俺记着!” 老铁匠赶紧用炭笔在草图旁画了个小圆圈,“铜钉要打粗点,钉进木头里稳当!”
小宝挤到矿堆旁,仰着脖子问:“老铁头爷爷,你啥时候给俺做小铜刀呀?要像李猛哥的刀一样亮!” 老铁匠蹲下来,摸了摸小宝的头:“快!俺先炼铜,明天就给你打,刀柄上还刻个小老虎,咋样?” 小宝高兴得蹦起来,拉着小豆子去捡木柴:“俺们帮你烧火!让铜快点炼好!”
接下来的两天,据点的熔炉旁热闹得像过节 —— 老铁匠指挥着搭起简易的炼铜炉,用的是掏空的大陶罐,外面裹着黏土,能聚热;李猛和王二帮忙劈柴,火焰烧得 “呼呼” 响,把陶罐里的铜矿烧得通红;阿木则带着小木,在炉边架起通风的木扇,时不时拉动扇叶,让火势更旺;阿禾和张强媳妇则蹲在旁边,把老铁匠需要的小锤、模具、砂纸摆得整整齐齐,方便取用。
第三天一早,炼铜炉的温度终于够了 —— 老铁匠戴着用麻布做的厚手套,小心翼翼地把陶罐里熔化的铜水倒出来,橙红色的铜水顺着槽子流进模具,映得周围人的脸都泛着光。“小心点!别烫着!” 李猛在旁边扶着模具,生怕铜水溅出来。
等铜水冷却,老铁匠敲开模具,一把粗胚铜刀露了出来 —— 虽然还带着毛刺,但刀刃泛着冷光,比之前的铁刀更亮。他拿起砂纸,蘸着水细细打磨,铜刀的轮廓渐渐清晰,刀柄的位置还留出了缠兽筋的凹槽。“成了!” 老铁匠举起铜刀,对着阳光看了看,“这刀比妖刀轻,却更利,砍妖的骨棒跟切菜似的!”
王二凑过来,伸手想摸,又赶紧缩回去(怕烫),笑着说:“俺的护腿啥时候做?有了这铜护腿,下次再遇着石甲蜥,俺就敢冲上去了!”“别急!” 老铁匠指着旁边冷却的铜片,“这几片铜片够做护腿了,今天就给你打,保证让你满意!”
老周也没闲着,守在旁边等他的铜锄 —— 老铁匠刚打磨完铜刀,就拿起块铜胚,敲打成宽刃的形状,还在锄柄处钻了个孔:“这锄刃比铁锄宽,挖地更省力,你种菜园时能用得上!” 老周接过铜锄,试着挥了挥,脸上笑开了花:“好!好!有这锄,俺一天能多翻半亩地!”
到了傍晚,熔炉旁已经摆了不少成品 —— 三把打磨好的铜刀、两把铜锄、四副铜护腿,还有一堆亮晶晶的铜钉,小宝的小铜刀也打好了,刀柄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老虎,别提多神气了。大伙围在旁边,你一言我一语,都夸老铁匠的手艺好。
夜色里,炼铜炉的火渐渐小了,老铁匠却还在琢磨:“明天再打几把铜箭,给木伯做个铜制的药臼,捣草药更省力……” 李猛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热水:“歇会儿吧,以后有得是铜矿,慢慢做。” 老铁匠接过水,看着满院的铜器,眼里满是光:“有了这些,咱据点的力气就更足了!妖族再来,咱不仅有陷阱、有灵气预警,还有这些铜家伙,看它们还敢不敢来!”
小宝举着小铜刀,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月光洒在刀身上,泛着淡淡的光。大伙看着这一幕,心里都暖烘烘的 —— 运回的不只是铜矿,更是底气,是希望。有了这些铜制的兵器和工具,这废土上的家,只会越来越结实,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