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浸透了墨汁的锦缎,将九盘山裹得密不透风。林异从断云崖淬体谷走出时,远处黑风寨方向的炼尸炉仍在吞吐着猩红火光,映得半边夜空泛着诡异的暗红,隐约传来的毒师吟唱声,像鬼魅的低语,让空气里都飘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甜,黑风寨扩张的阴影,像一把钝刀,在他心头反复切割,让他喘不过气。
他攥紧手中的金龙杖,杖身星纹泛着微弱的亮金光芒,灵珠的暖意贴着掌心,却驱散不了心底的沉郁。妖潮之战时,他靠灵珠星力才勉强支撑,若不是血杖长老修为有限,恐怕早已真气耗尽;七星崖试炼时,丹田那阵滞涩感更是清晰——灵珠再强,终究是外物,没有足够的内劲与真气支撑,他永远无法真正驾驭这股力量,更别提对抗步步紧逼的了尘。
想到这里,林异快步走向关押黑煞的石牢。石牢建在九盘宗后山的竹林深处,四周布着三道简易聚灵阵,既能防止邪修逃脱,也能隔绝邪气扩散。守牢的弟子见他走来,连忙躬身:“林异大师,您来得正好!这黑煞嘴硬得很,问了一下午,除了放狠话,什么都不肯说,还试图用邪气冲击阵法!”
林异点点头,推开沉重的牢门。石牢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与淡淡的邪气,墙角堆着些发黄的干草,黑煞被三根陨铁锁链绑在中央的石柱上,锁链深深嵌入他的琵琶骨,渗出的黑血早已凝固成痂。他脸色惨白如纸,却依旧梗着脖子,一双眼睛瞪得通红,像困在笼中的野兽:“别白费力气了!我什么都不会说!等教主唤醒鬼王,踏平九盘宗,你们一个个都得死!”
林异没有理会他的叫嚣,目光落在黑煞腰间那个破旧的麻布布袋上——正是七星崖之战时,从他身上掉落、滚出古籍残页的那个。他上前一步,伸手取下布袋,从里面掏出那张泛黄的残页。借着石牢壁上摇曳的油灯,他再次凑近查看:残页边缘被虫蛀得坑坑洼洼,字迹模糊不清,却能清晰辨认出“内劲通脉,真气化海,需寻灵脉或上古淬体之法”这几行朱砂字,后面的内容虽被霉斑覆盖,却像一道微光,刺破了他眼前的迷雾。
“这残页哪来的?”林异指尖摩挲着残页上的褶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灵脉’在哪?‘淬体之法’具体是何门道?说出来,可饶你不死。”
黑煞嗤笑一声,别过脸,吐了口带血的唾沫:“凭你也配知道?林异,你不过是靠灵珠撑场面的废物!等教主拿到灵珠,撕了你的魂魄,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力量!”
林异眉头微蹙,指尖凝聚一丝真气,轻轻点在黑煞胸前的“气海穴”上。真气入体,黑煞瞬间浑身抽搐,脸色从惨白变成青紫,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喉咙,发出“嗬嗬”的闷响。可他依旧咬牙硬撑,眼中满是疯狂:“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从我嘴里套话,做梦!”
见黑煞不肯松口,林异也不再浪费时间。他收起残页,转身对守牢弟子吩咐:“继续看好他,每日用清心符净化他体内的邪气,别让他自尽,或许日后还有用。”说完,便转身走出石牢——眼下,能解答他疑惑的,只有九盘宗资历最深、掌管道统典籍的白须长老。
白须长老的住处是一间简陋的竹屋,屋内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案几上摊着些晒干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墨香。长老正戴着老花镜,用毛笔批注一本《九盘山邪祟考》,见林异深夜前来,连忙放下笔,起身让座:“林异大师,这么晚了,可是有急事?”
林异将残页递过去,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长老,我从黑煞身上得到这张残页,上面提到‘内劲通脉,真气化海’,还说需寻灵脉或上古淬体之法。我如今虽能运用灵珠,却总感觉内劲不足、真气运转滞涩,连灵珠三成威力都发挥不出,不知您是否知晓这两种提升之法?”
白须长老接过残页,凑到油灯下仔细查看,眉头渐渐皱起:“‘内劲通脉’,是指让内劲在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中畅通无阻,甚至能打通原本堵塞的隐脉,让力量传导更顺畅;‘真气化海’,则是让丹田处零散的真气凝聚成‘气海’,形成循环,这样才能支撑高阶术法与法器的长时间运转。”
他叹了口气,将残页放在案几上,“只是这两种方法,九盘宗早已失传。灵脉的话,淬灵谷倒是有一处灵脉泉,可泉水只能短暂滋养内劲,无法彻底打通经脉;至于上古淬体之法,更是只在几百年前的残卷中见过记载,早已无迹可寻。”
林异的心沉了下去,刚燃起的希望瞬间黯淡了大半:“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希望渺茫。”白须长老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转身从书架最上层取下一本封面破旧的《九盘山宗门志》,翻到其中一页,“百年前,九盘山以北的雾隐山,有一座大因寺,寺中僧人擅长‘禅武合一’,独创了一套内功心法——《通脉化海诀》。这心法据说能引导内劲循序渐进打通经脉,还能加速真气化海,是当年修行界少有的顶级功法。可惜后来大因寺遭遇大规模邪祟入侵,寺中僧人几乎全员战死,心法也遗失大半,只留下一些残篇藏在寺中藏经阁的密室里。”
“大因寺?《通脉化海诀》?”林异眼中重新燃起光芒,身体微微前倾,“这大因寺具体在雾隐山何处?我可否前往探寻?”
“雾隐山常年被浓雾笼罩,能见度不足三尺,山中不仅有低阶邪祟游荡,还有不少当年大因寺留下的防护阵——那些阵法无人维护,早已失控,误闯者十有八九会被困死在里面。”白须长老语气凝重地提醒,“而且谁也不知道,那《通脉化海诀》的残篇是否还在,毕竟百年过去,寺中说不定早已被邪祟占据。”
“哪怕只有一成希望,我也要去试试。”林异握紧拳头,指节泛白,“只有尽快提升内劲与真气,我才能真正驾驭灵珠,护住九盘宗,护住黄林寺。了尘野心勃勃,一旦让他唤醒鬼王,后果不堪设想!”
白须长老见他心意已决,不再劝阻,从书架上取下一张泛黄的羊皮地图,递给林异:“这是前往雾隐山的路线图,上面标注了已知的安全通道和凶险区域,比如‘迷魂谷’‘断云崖’这些地方,一定要绕着走。”他又从药柜里取出四个瓷瓶,“这里面是两瓶‘清灵丹’,能快速恢复真气;两瓶‘护脉丹’,打通经脉时若遇到阻碍,服用一颗可护经脉不受损伤。你拿着,或许能派上用场。”
林异接过地图与瓷瓶,紧紧攥在手中,深深鞠了一躬:“多谢长老!这份恩情,林异必当铭记!”
离开白须长老的住处,已是深夜。林异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朝着了悟的住处走去。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了悟熟悉的声音:“谁啊?”
“师兄,是我。”林异推开门,见了悟正坐在灯下擦拭禅杖,禅杖上的铜环被擦得锃亮。他走上前,语气带着几分沉重:“师兄,我有件事想和你说。”
了悟放下禅杖,笑着起身:“什么事这么严肃?是不是明天要去淬灵谷了?我都准备好了,禅杖也擦好了,保证不给你拖后腿!”
林异看着他憨厚的笑容,心中一阵酸涩,摇了摇头:“师兄,淬灵谷我暂时不去了。我打算去雾隐山的大因寺,寻找一套能提升内劲与真气的功法——《通脉化海诀》。”他将残页的来历、白须长老的话,以及自己对实力短板的焦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悟,“而且……黑风寨最近扩张得太快,了尘还在谋划唤醒鬼王,我担心黄林寺会有危险。师父年事已高,师兄弟们大多是引气、凝真阶,根本抵挡不住邪修与鬼王的联手。”
了悟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沉默了片刻,郑重地看着林异:“你说得对,黄林寺确实需要人回去报信。只是你一个人去大因寺太危险了,雾隐山那地方邪得很,我陪你一起去!等找到功法,我们再一起回黄林寺,就算遇到邪修,也能有个照应!”
“不行,师兄。”林异连忙摆手,语气坚定,“九盘宗刚经历妖潮,弟子们伤亡惨重,需要人留下来稳定人心;而且黄林寺那边,更需要你回去组织防御,提前布置阵法。我有灵珠和金龙杖在身,自保不成问题,你放心。”他拍了拍了悟的肩膀,眼中满是恳切,“等我拿到《通脉化海诀》,定会尽快回黄林寺,到时候我们兄弟二人,再一起对抗了尘,守护宗门!”
了悟看着他眼中的坚定,知道他心意已决,只能无奈地点点头,眼眶微微发红:“那你一定要小心!雾隐山的迷雾会迷惑心智,记得多用镇魂针稳住心神;若是遇到危险,别硬撑,立刻用传讯符联系我,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会赶过去救你!”他从怀里掏出一串檀木佛珠,佛珠上刻着细密的梵文,显然是常年佩戴之物,“这是我师父圆寂前留给我的‘护心佛珠’,能抵挡一次致命攻击,还能净化邪气。你带着它,就当是我陪在你身边了。”
林异接过佛珠,入手温润,带着淡淡的檀香味。他紧紧攥着佛珠,喉咙有些发紧,用力点头:“师兄,保重!黄林寺就拜托你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去,林异就收拾好行囊——地图与丹药贴身存放,佛珠挂在颈间,金龙杖斜挎在背。了悟和白须长老亲自送他到九盘宗山门,白须长老又反复叮嘱:“雾隐山的防护阵大多是‘迷阵’与‘杀阵’交织,若看到石壁上有‘卍’字纹,一定要绕道走,那是大因寺当年的‘锁魂阵’,一旦误入,很难脱身。”
“多谢长老,林异记下了。”林异对着两人深深鞠了一躬,转身望向雾隐山的方向。晨雾中,远方的山峦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深吸一口气,握紧金龙杖,灵珠的赤金光晕微微闪烁,仿佛在为他鼓劲。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林异回头望了一眼九盘宗的山门,望了一眼并肩而立的了悟与白须长老,心中满是不舍,却又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为了提升实力,为了守护想守护的人,他必须勇往直前。
林异转身,大步朝着雾隐山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与密林之中。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不久,竹林深处一道黑影悄然浮现——那是影风派来的暗卫,脸上带着冷笑,目送林异远去后,转身化作一道黑烟,朝着黑风寨的方向疾驰而去。
黑风寨聚义厅内,了尘正坐在主位上,把玩着手中的幽冥王残血,媚罗依偎在他身侧,指尖轻轻划过他的黑袍。暗卫单膝跪地,声音低沉:“教主,林异已离开九盘宗,前往雾隐山的大因寺,似乎是为了寻找什么功法。”
了尘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大因寺?倒是个送死的好地方。”他看向媚罗,语气带着玩味,“宝贝,你去一趟雾隐山,盯着林异。等他找到功法,或者陷入绝境时,再出手——我要让他知道,挣扎得越久,死得越惨。”
媚罗轻笑一声,起身化作一道红影,消失在厅外:“教主放心,定不会让你失望。”了尘哪里知道,吩咐媚罗办的事,没有一次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