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凌晨的气温总比白天温和几分,连灰尘都显得没那么呛人。c14的伏击战已过去整整三天,但余波仍在警局内部回响,像一根根还未熄灭的火线。
主楼作战指挥室内,空调嗡嗡作响,一份打印的战斗记录被摊在圆桌中央。汉森双肘撑桌,眼神紧锁在地图上标红的五个关键点——c14在行动中使用的五个出入口点位,全都精确到街号与建筑结构。
“他们不像是普通的准军事组织。”佩克探员说。“你看这组撤离路线,完全是专业军队级别的转移方式。”
“而且他们的通讯频率跳变太快,我们的无线监听延迟至少三秒。”弗兰克补充。
汉森点点头,翻页,声音沉稳:“这次交火,我们算是保住了平民区,但从结果来看,c14撤得太干净。死伤极少。说明他们的战斗目的根本不是‘硬拼’,而是再次测试我们反应系统。”
他抬起头,扫视四周:“我要你们拿到他们使用的武器残骸做溯源。弹头、壳体、火药成分全都送去联邦枪械实验室。还有,他们留下一支m320榴弹发射器,找出是哪个系列的。型号、出厂批次、被盗报告,一样不少。”
一名年轻探员忍不住问:“你觉得……他们下一步是?”
汉森没回答,只是将一张新的卫星地图展开,那是港口东南角一片废弃的工业园。
“他们不是撤退,而是在布新局。”他说。
---
**下午三点,**汉森站在警局天台,靠着水泥墙吸烟。他知道伊莲娜今天晚班,两人不可能见面,但他习惯性打开手机,点开和她的聊天框,编辑了半天只发出三个字:
“别太累。”
消息秒回:
> “你也是。”
他笑了笑,将手机揣回兜里。刚准备下楼,就接到弗兰克的电话。
“你让我们查的m320,来源确认了。去年五月在新墨西哥的一个国民警卫队军火库被盗,案子压了快一年没破。”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c14开始接触军方遗留武器。”
汉森眯了眯眼:“走,他们下盘棋太大,我们该翻翻桌子了。”
---
傍晚六点,洛杉矶南区演训仓库。
这是一处早年警局废弃的战术训练楼,如今被临时征用为模拟对抗场地。作战科的几名资深探员早已候场,今天要做的,是对c14最近几次交火行为进行模拟复盘。
“我们设定敌方武装人数为18人,主要火力为m4A1、FN ScAR-h、两台RpK轻机枪,还有那支m320。”佩克在白板上迅速写下战术参数。
“我方四人小队突入,目标是营救被劫持人质,并在最短时间内摧毁c14移动指挥节点。”
汉森系好防弹衣,戴上战术头盔。今天他要亲自下场。
灯光暗下,模拟器开启。
进入建筑,拐角处突然一声爆炸响起——虚拟的雷鸣声中,滚滚烟雾升腾。
“Alpha一号突入,右侧窗户有制高点狙击!”汉森低声吼道。
“clear A3段!掩护前推进!”弗兰克回应。
一连串战术移动和清除作业干净利落,一分钟后他们推进至二楼平台区。
“手雷!”
“掩护!退!”
爆破声响起,空气仿佛被猛地抽干。三秒后,汉森用肩膀将一块被震落的护墙板扛起,对准虚拟敌军扫射。
“目标击倒!”
整场模拟对抗持续五分钟,战术数据实时回传系统主机。
最后复盘会议上,佩克指出:“如果真实行动中对方提前预埋遥控雷,这种推进会有致命缺口。”
汉森点头:“我们需要引入前置干扰器,并培训快速侦测手势。c14这次交战后会更警觉,下一次,恐怕会玩真的。”
他环顾会议桌前的众人,语气低沉却坚定:
“我们不是玩军事演习,我们是在和一个反社会准武装集团过招。他们不是游击队,是标准化、系统化、模块化作战群体。以后每一次行动,都要按部队级别要求来准备。”
---
晚上十点,汉森公寓。
洗完澡,他瘫倒在沙发上。电视没开,灯光柔和。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伊莲娜发来的一张照片。
一盘速食意面、一根叉子,还有她的手写字条:
> “晚饭了,别饿着自己。”
汉森一边笑着摇头,一边回了句:“吃完再写份行动报告,别想逃班。”
不到一分钟,她发来表情包回复——一只举着投降旗的猫。
夜色逐渐沉下去。
城市仍有角落在燃烧,也仍有局部安宁在默默生长。汉森知道自己明天又要走进下一场战斗。但今晚,他允许自己放下头盔,抱着手机,在一个不能太远的世界里,和某个人保持联系。
这不是胜利的时刻,但也是一场未完的告白。
他打下下一句:“下次休息日,一起看电影。”
她回:“别选恐怖片。”
他再回:“那我选你。”
这一次,她没有秒回。
但几分钟后,一颗红心静静跳上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