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的冬季,对于被围困在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城内的沙俄守军和居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大夏帝国的围困策略并非单纯的军事封锁。而是夹带着“心理攻势”同步的展开。
大夏的热气球日夜在伯力城上空飘荡,撒下劝降传单。上面用俄文写着:“士兵们!你们的沙皇和将军已经把你们抛弃了!”“投降吧!大夏帝国保证战俘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温饱!”“继续抵抗,只有冻死、饿死!”同时,高音喇叭每晚都会向城内播放俄罗斯民歌和劝降声明。
同时严密封锁所有通道,连一只兔子也别想溜进伯力。城内粮食价格飞涨,而到最后几乎有价无市,马匹被宰杀殆尽,士兵和居民基本都饿脱相了。
大夏军还时不时用重炮对这沙俄军营、指挥部、仓库等地进行炮击,虽然没有造成对方过多的伤亡,但也起到了些许施加压力的意图。
守将苏波季奇中将试图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突围,试图获取粮食或打通通道,但均被严阵以待的大夏军击退,最后灰溜溜的退回城中。
1888年12月5日,城内最后一点粮食储备宣布告罄,医院里挤满了病患(冻和饿为主),士兵们连举起武器的力气都快没有了。绝望的苏波季奇召集了各部的军官们。 “先生们,”他声音沙哑,面容枯槁,“我们已经尽到了军人的职责。但是,我们不能让全城的人为我们殉葬。为了……为了还能活下去的人,我决定……谈判投降。”
次日清晨,一面白旗在伯力城头升起。俄军代表出城,与赵铁鹰洽谈投降条件。最终,剩余的一万两千名俄军(大多已失去战斗力)放下武器,成为了战俘。
当天下午,大夏帝国陆军第3师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入这座千疮百孔的冰封之城。金龙旗取代了沙俄的双头鹰旗,飘扬在伯力要塞的上空。至此,沙俄在黑龙江下游的最大战略支点,宣告易主。
而由于严冬彻底降临,作战行动变得极其困难,大夏军攻势也暂时停滞了,也意味着1888年大夏和沙俄得战斗暂时告一段落了。
……
时间转眼来到1889年3月。远东的冰雪开始融化,乌苏里江的冰层逐渐化了,预示着新的一轮战斗即将打响了。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和补充,大夏帝国陆军实力进一步增强。两个满编主力师——帝国陆军第五师(师长刘福)和帝国陆军第六师(师长冯材)——通过海运和陆路,陆续抵达远东前线。使得大夏在远东的总兵力达到了四个主力满编师,约5万人。
而沙俄方面,整个冬天也在疯狂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贝加尔湖段依靠冰面接力运输)增兵。他们在伯力以西的乌苏里江中上游地区,集结了来自欧洲的四个精锐步兵师和大量哥萨克骑兵,总兵力接近八万人,由经验丰富的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中将指挥。
库罗帕特金的计划是:依托乌苏里江西岸的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线,阻挡并消耗大夏军的进攻锋芒,待其师老兵疲后,再发动致命反击。
……
1889年3月15日,大夏军春季攻势正式展开。赵铁鹰的计划是中路突破,直捣黄龙。他以第3、第4师为先锋,新到的第5、第6师为第二梯队,向库罗帕特金精心设防的列索扎沃茨克-比金一线发起猛攻。
库罗帕特金将主力部署在乌苏里江西岸的一系列高地和森林后面,挖掘了密集的堑壕体系,布置了数百门火炮(其中不少是过时的臼炮和轻型野战炮),企图复制欧洲的阵地战模式。
3月18日,会战在比金以南广阔的正面上打响。
最初,战斗似乎陷入了库罗帕特金预期的僵局。大夏军的步兵冲锋在俄军猛烈的步枪和炮火下受阻,进展缓慢。
然而,这只是假象。赵铁鹰和前线指挥官们(张豹、马盛、刘福、冯材)是出于试探和等待时机而已。
“命令所有炮兵观察员,测算出俄军炮兵阵地和机枪点的位置!” “所有师属、团属炮兵,进入预设阵地!” “第5师刘福部,巩固既得阵地,吸引俄军火力!” “第6师冯材部,做好侧翼突击准备!”
经过一天的火力侦察和位置校准,3月19日清晨,大夏军的总攻开始了。
“全体炮兵!预备!放!”随着一声令下,大夏军战线后方,超过30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包括76mm速射野战炮、105mm榴弹炮、150mm重型榴弹炮)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炮轰声!
轰隆隆隆——!!! 炮弹如同冰雹一样砸向了俄军阵地!其火力准度和强度及速度,远远超出了库罗帕特金和所有俄军官兵的想象! 俄军的炮兵阵地首当其冲,在精准的反制炮火下,一门门火炮被摧毁,炮手死伤惨重。
紧接着,俄军的堑壕、机枪掩体、指挥所、后勤点被逐一覆盖。高爆弹将泥土、木屑、人体残肢抛向空中,整个俄军阵地瞬间化作一片火海!
炮击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俄军前沿阵地被彻底犁了一遍!
炮火开始向后延伸。 “步兵!冲锋!” “火神炮!跟进掩护!”
大夏步兵跃出战壕,发起了冲击。残余的俄军刚从炮击的震撼中清醒过来,试图用步枪和机枪阻击,却立刻遭到了反击——大夏军的“火神炮五型”重机枪和已装备到“连”级的“大夏1886式”轻机枪(仿原历史麦德森轻机枪)形成了密不透风的火力网,死死压制住俄军的攻击。
大夏步兵则利用娴熟的战术动作,交替掩护,精准射击,逐一清除俄军的强火力点。
冯材率领的第6师,从侧翼打开突破口,直插俄军纵深!
俄军的防线基本崩溃了。无论是来自欧洲的精锐,还是凶悍的哥萨克,在这种武器和战术的代差情况下,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许多沙俄士兵们丢弃手中武器,向后狂奔,军官也无法阻止这场溃败。
库罗帕特金在后方也看得目瞪口呆,他寄予厚望的防线,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击垮了。他不得不下令全线后撤,但撤退很快演变成了灾难性的溃逃。
至此会战!俄军参战兵力约8万,阵亡超过1.2万人,重伤逾2万人,被俘约3万人。损失火炮近400门。库罗帕特金仅率少量残部逃往赤塔方向。俄军在远东的主力野战军团遭到毁灭性打击。
而大夏军参战兵力约5万,阵亡1050人,重伤2000余人。伤亡主要发生在最初的试探性进攻和最后追击阶段。
乌苏里江会战,彻底展现了大夏帝国陆军在火力和战术上的代差优势。这是一场工业力量对封建军事残余的绝对碾压。
此战之后,沙俄在远东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战略反击,通往贝加尔湖的道路,已经向大夏帝国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