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带来的官方试探余波未平,杂货店又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这次来的不是西装革履的公务人员,而是一位穿着沾满颜料的工作服、头发凌乱的年轻艺术家。
我叫林星,他局促地站在柜台前,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旧报纸包裹的方形物体,我...我不知道该找谁,但有人说你们这里能解决...特殊的问题。
苏晓正在整理货架,闻言转身,敏锐地感知到这个年轻人身上缠绕着一种奇特的能量波动——不是信标的频率,更像是某种...被标记过的痕迹。
请坐,陈默示意他坐在茶座,慢慢说,你遇到了什么特殊问题?
林星小心翼翼地解开报纸,露出一幅小型油画。画面上是一个旋转的星空,色彩浓郁得几乎要从画布上流淌下来。但令人不安的是,那些星星的排列方式违背了所有已知的天文规律,形成了一个令人眩晕的诡异图案。
这幅画...它在改变。林星的声音带着恐惧,我上个月在旧货市场买到它时,它只是一幅普通的星空临摹。但自从我带它回家后,它就开始...自我创作。
张弛凑过来看了看:自我创作?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林星激动地说,我发誓,这些星星的位置每天都在变化,色彩也越来越浓烈。更可怕的是...他压低声音,我开始在梦里看到这些星星的真实位置,醒来后发现自己能在纸上精确地画出我从未学过的天文图表。
苏晓轻轻触碰画框边缘,立即感受到一股冰冷的、带着强烈目的性的意识流。这幅画是个信标,她低声对陈默说,但和之前那些都不一样。它更像是个...邀请函。
陈默凝视着画作,通过守望者协议感知到其中蕴含的独特维度特征。这不是入侵,他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测试。来自某个高维文明的测试。
就在这时,画作突然发生了变化。星空中的一颗恒星突然亮度倍增,在画布上投射出真实的光影。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光影在杂货店的地板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坐标图——正是银河系内某个真实的星际坐标。
它在教我看星星!林星惊恐地后退,昨晚我甚至不需要望远镜,就能看到那些星星的真实位置!
安墨立即开始分析坐标数据:确认该坐标指向猎户座大星云中的一个实点。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测到画作正在与某个地外信号源建立稳定的量子纠缠。
突然,画作中的星星开始移动,在画布上排列出一行复杂的数学公式。林星看到公式的瞬间,脱口而出:这是...曲速航行的基础方程式!我根本不懂这个!
它在向你灌输知识,陈默神色凝重,但知识从来都不是免费的。每个接受馈赠的文明,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苏晓尝试阻断画作与外界的连接,却发现自己的意识反而被拉入了一个浩瀚的星图之中。它在展示...宇宙的真相,她喘息着说,但这份真相太过庞大,会淹没接受者的人格。
张弛想要拿走画作,但手指刚触碰到画框,就感到一阵强烈的信息洪流冲击大脑。该死!这东西在往我脑子里塞东西!
危急时刻,陈默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不仅没有阻断这种知识传输,反而通过和鸣玉放大其信号,但同时构建了一道意识防火墙。
既然它要测试,我们就展示我们的资格。陈默对伙伴们说,但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为平等的对话者。
在陈默的引导下,团队开始向画作反向输入信息——不是天文数据或物理公式,而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部分:贝多芬的交响乐、李白的诗歌、孩童的笑声、友情的温暖、爱情的悸动...
起初,画作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星光剧烈闪烁。但随着人类文明精华的持续输入,星图的排列开始发生变化。冰冷的数学公式旁,开始浮现出艺术的韵律;精确的坐标点上,开始萦绕情感的温度。
看到了吗?陈默对画作背后的存在说道,真正的文明不仅在于掌握宇宙的规律,更在于理解生命的意义。知识若没有智慧引导,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毁灭。
林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恢复了自我意识,那些强行灌输的天文知识依然存在,但不再占据他的思维主导。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够自由地选择是否使用这些知识。
最终,画作稳定下来。星空依然美丽,但不再令人恐惧。在星图的中心,出现了一个柔和的光点——那是一个友好的标识,象征着对话而非征服。
信号特征改变,安墨报告,画作已从测试模式转换为交流模式。它现在是一个跨维度文化交流的窗口。
林星看着恢复平静的画作,如释重负:所以...它不会再控制我的思维了?
它不仅不会控制你,陈默微笑道,还给了你一个选择——你可以成为两个文明之间的信使,也可以选择忘记这一切,回归普通的生活。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林星思考片刻后,坚定地说:我想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真正地理解它。如果这能帮助人类文明向前迈进,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当林星带着画作离开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惶恐的年轻画家,而是一个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星际学徒。
又一个新邻居,苏晓感慨道,这次来自更遥远的地方。
陈默望着窗外的星空:宇宙从来都不寂寞,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姿态与邻居们相处。
安墨的日志上,新的记录在星光下生成:
【新接触:星际信使。状态:已建立初步交流协议。启示:文明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智慧的应用与情感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