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书和盟友坐在据点内,望着桌上杂乱的线索,一时陷入沉默。皇帝生病的消息如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头。许久,洪书打破沉默:“无论局势如何,我们都不能停下。从这个侍卫入手,或许能撕开神秘势力的口子。”盟友点头,眼神坚定:“好,就按计划来,我这就去安排人手。”说罢,两人迅速行动起来,一场新的调查,就此拉开帷幕。
几日后,负责跟踪侍卫的亲信前来向洪书汇报。亲信匆匆走进洪书的住处,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烛火摇曳,映得人影晃动。亲信压低声音道:“大人,那侍卫行事极为谨慎,我们跟踪多日,并未发现他与神秘势力有直接接触,但他昨日与一名身着华服的女子在城郊一处偏僻的茶肆密会,交谈了约有半个时辰。”
洪书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思索片刻后道:“看来此人定有蹊跷,那女子身份可查清了?”亲信摇头,面露愧色:“暂未查明,那女子身边有护卫跟随,我们不敢靠得太近。”洪书站起身来,在屋内踱步,脚下的青砖发出沉闷的声响。“无妨,此事急不得。”他说道,“我们需从长计议,不能打草惊蛇。”
此时,洪书心中虽牵挂着神秘势力的调查,但他也深知,增强自身在宫廷的影响力迫在眉睫。只有如此,才能在应对神秘势力时更有底气。于是,他决定一边继续关注神秘势力动态,一边开始筹备在宫廷内的改革。
待亲信离开后,洪书招来几位平日里信得过的心腹。众人围坐在一张方桌旁,桌上摆放着几盏清茶,热气袅袅升腾,茶香四溢。洪书神情严肃地开口道:“如今宫廷局势复杂,神秘势力暗中作祟,我们必须有所行动。我打算在宫廷内进行改革,提升宫廷整体素质,诸位有何想法,尽管直言。”
一位心腹率先说道:“大人,宫廷等级森严,改革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会触动各方利益,招来祸端。”洪书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回应:“我明白其中艰难,但不改革,宫廷将永无宁日。我们可从改善宫女太监的待遇入手,他们是宫廷的根基,若能让他们真心拥护,改革便成功了一半。”
另一位心腹沉思片刻后道:“大人所言极是,除了待遇,宫廷的管理和教育也亟待加强。如今宫中规矩虽多,但执行起来却漏洞百出,宫女太监们缺乏教导,行为散漫,这也给了心怀不轨之人可乘之机。”
洪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我们可制定更为严格且合理的宫廷管理条例,明确奖惩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学习场所,教授宫女太监们文化知识和宫廷礼仪,提升他们的素养。”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众人围绕着改革方案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从改善宫女太监的饮食、住宿条件,到制定管理条例的具体细则,再到规划学习场所的选址和课程安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洪书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时而倾听他人的建议,思维在碰撞中不断完善着改革方案。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窗外传来阵阵虫鸣声。屋内的烛火愈发明亮,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忽长忽短。洪书看着手中写满改革要点的纸张,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期待的是改革若能成功,宫廷将焕然一新,他实现“明君”梦想的道路也将更加顺畅;担忧的是神秘势力随时可能出手破坏,改革之路必定充满荆棘。
在讨论接近尾声时,洪书再次强调:“此次改革,关乎宫廷未来,也关乎我们能否战胜神秘势力。大家务必严守机密,不可走漏半点风声。”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吩咐!”
送走心腹们后,洪书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撩动着他的衣角。他深知,改革筹备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推行才是真正的挑战。神秘势力在暗处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攻击。而宫廷内的守旧势力,也未必会轻易接受改革。但他没有退路,为了心中的“明君”梦想,为了改变宫廷与国家的命运,他必须勇往直前。
洪书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计划,如何在应对神秘势力的同时,顺利推进改革计划,成了他亟待解决的难题。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闯出一条血路,让改革的春风吹遍宫廷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