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京城外,校场旌旗猎猎,五万大军列阵如铁。阳光泼洒在士兵手中的半自动步枪上,泛着森冷的金属光泽 —— 这是秦羽留下的 “神器”,在凡俗界眼中,此物能隔空毙敌、裂甲穿石,足以颠覆千年战争法则。
林墨楚身着玄铁战甲,腰悬佩剑,立于高台之上。他目光扫过队列整齐的大军,声如洪钟:“秦先生有令,以武止戈!此战,尔等需遵情报指引,精准打击,速战速决,莫要辜负天下百姓对太平的期盼!”
“遵命!” 三军齐声高呼,声浪震得天边云絮都微微颤动。三日后,四路大军按既定部署,分别向大秦、大魏、大齐、大楚疾驰而去,马蹄踏碎尘土,枪尖直指四方,一场席卷凡俗界的统一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西北战场:铁骑折戟风沙里
李山率领五万大军直扑大秦西北灵矿,梁红玉的情报早已将大秦防线的薄弱点标注得一清二楚 —— 秦军主力集中在灵矿西侧,东侧仅有三千老弱驻守。
大秦大将军蒙骜听闻大乾出兵,气得须发戟张。他自恃大秦铁骑纵横西北百年,从未遇过敌手,当即亲率三万骑兵迎击。“大乾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蒙骜手持长戈,立于阵前,看着远处缓缓逼近的大乾军阵,眼中满是轻蔑。
两日后,两军在灵矿以南三十里的旷野相遇。黄沙漫卷,风声呜咽,蒙骜一声令下,三万骑兵如同黑云压城般冲向大乾军阵,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
李山立于阵前,面不改色。待秦军骑兵进入步枪射程,他猛地抬手:“第一排举枪,瞄准,射击!”
“砰砰砰 ——!”
密集的枪声骤然炸响,如同惊雷撕裂长空。子弹呼啸而出,穿透秦军骑兵的皮甲,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纷纷落马,人仰马翻。后续骑兵收势不及,撞在一起,阵型瞬间大乱。
蒙骜瞳孔骤缩,脸上的轻蔑瞬间化为惊骇。他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武器,骑兵尚未冲到阵前,便已死伤惨重。“撤!快撤!” 他嘶吼着下令,可大乾军阵早已变换队形,第二排、第三排士兵轮番射击,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秦军骑兵死伤无数,哀嚎声此起彼伏,淹没在漫天黄沙中。
仅仅半个时辰,大秦三万骑兵便溃不成军。蒙骜身负重伤,被亲兵拼死救走,率残部狼狈逃窜。李山率军乘胜追击,直取西北灵矿。守矿秦军见主力溃败,早已军心涣散,面对黑洞洞的枪口,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当灵矿上空插上大乾旗帜的消息传回咸阳,嬴烈瘫坐在龙椅上,脸色惨白如纸。他望着殿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还能听到骑兵冲锋的呐喊与枪声的轰鸣,眼中那点刚刚燃起的野心,被彻底碾碎在恐惧里。三日后,嬴烈遣使捧着降书,前往大乾军营请降:“大秦愿臣服大乾,奉大乾为宗主,岁岁纳贡,只求陛下饶过咸阳百姓。”
李山按林墨楚指令,接受降书,留兵驻守灵矿,随即率军转向支援其他战场。
黄海战场:战船沉戈碧波中
赵德明与郑和率领两万水师,乘着战船向大齐粮草岛疾驰而去。梁红玉的情报精准标注了粮草岛的防御部署 —— 仅有一千守军,且多是老弱,无任何攻坚利器。
深夜,月色如墨,大乾水师悄然抵达粮草岛附近。士兵们借着夜色掩护,乘坐小艇登岛。守军的弓箭尚未拉开,几声清脆的枪响便已划破夜空,几名守军应声倒地。其余守军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械逃亡。
“点火!” 赵德明一声令下,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岛上的粮草,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连海水都染上了一层猩红。
消息传回黄海大齐水师大营,水师统领大惊失色,连忙率五百战船回援。可此时,大乾水师早已列阵以待,战船之上,士兵们架起步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驶来的大齐战船。
“开火!”
枪声密集响起,大齐战船的船板被击穿,木屑飞溅,船员纷纷落水。大齐水师虽海战经验丰富,却从未见过能在水上远距离攻击的武器,战船在步枪的打击下如同靶子,纷纷起火沉没。不到一日,大齐五百战船便全军覆没,水师统领战死海中。
消息传到临淄,田恒看着空荡荡的水师衙署,双手撑着案几,身体微微颤抖。他深知,大乾 “神器” 威力无穷,再抵抗不过是徒劳。当日便遣使前往沣京请降,愿将沿海贸易权尽数上交大乾,只求保全一方百姓。
中原战场:粮仓焚烬军心散
陈庚尧率领三万大军,按照情报指引,日夜兼程直奔大魏边境粮仓。魏军守将本就与副将不和,又因粮草短缺而军心涣散,士兵们早已怨声载道。
当陈庚尧的大军抵达时,粮仓守军正在为少得可怜的粮草分配争执不休。“突袭!” 陈庚尧一声令下,士兵们举枪冲锋,枪声响起的瞬间,魏军士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弃械逃亡,无人敢战。
大火烧毁粮仓的消息传回洛阳,魏圉彻底绝望。五万大军因缺粮早已人心惶惶,如今粮仓被焚,更是雪上加霜,不少士兵直接溃散逃亡。镇北将军见大势已去,率残部投降。
魏圉看着空荡荡的议事殿,想起自己此前 “做中原霸主” 的野心,只觉得无比可笑。三日后,他亲自捧着传国玉玺,前往沣京请降,愿献出中原粮仓,接受大乾管辖。
江南战场:盐场易主霸业空
郑良率领一万大军,直取大楚江南盐场。大楚盐场守军虽有两万,却多是临时征召的士族私兵,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面对大乾士兵手中的步枪,私兵们毫无抵抗之力,纷纷溃散。郑良率军顺利拿下盐场,切断了大楚的主要财源。此时,大楚水师正在与大齐水师纠缠,听闻盐场失守、粮草断绝,水师士兵军心大乱,纷纷倒戈。
熊拓试图招募工匠赶造战船抵抗,却因工匠稀缺而毫无进展。当李山率军支援江南,兵临金陵城下时,熊拓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大乾士兵与黑洞洞的枪口,终于明白抵抗毫无意义。他打开城门,捧着降书出城投降:“大楚愿归降大乾,从此奉大乾正朔,不再有异心。”
四海归一:金銮殿上定十策
从姬宏领受秦羽 “以武止戈,一统天下” 的八字真言、黯然离开秦府,到下令出兵、四国相继臣服,前后不过一月光阴。这凡俗界的三十日,于外界是战火燎原、江山易主的剧变,于灵泉空间的药园内,却是整整三百年 —— 那里十年堪比外界一日,灵气浓度远超凡俗界百倍,还有星核滋养与系统商城的无尽资源加持,足够秦羽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闭关修炼。
消息传回沣京,全城百姓欢呼雀跃,沿街张灯结彩,锣鼓声、鞭炮声彻夜不绝。金銮殿内,姬宏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之上,看着四国送来的降书与传国玉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扫过文武群臣,沉声道:“秦先生有令,以武止戈,一统天下!今日四海归一,当承秦先生遗志,推行新政,固我乾疆,创万世太平!”
话音刚落,林墨楚、梁红玉与几位文官代表同时出列,躬身齐奏:“陛下,天下初定,当以‘民为本、法为纲、文为脉、利为基、和为贵’,推行十策,筑牢盛世根基!”
姬宏点头应允:“诸位请畅所欲言,凡利国利民者,朕皆准奏!”
林墨楚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其一,废分封,行郡县,固集权。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乡、里四级。郡县官员由朝廷考核任免,不得世袭;乡设‘乡老’,由百姓公推德高望重者担任,负责调解纠纷、传达政令;里设‘里正’,管理户籍、徭役。废除旧贵族封地,迁徙六国豪强至沣京周边,赐田而无治权,杜绝割据隐患。”
“其二,设监察与谏官,肃吏治。中央设‘御史台’,派御史巡行各郡,监察官员贪腐、渎职;设‘谏议院’,允许士人、乡老上书言事,对政令提出异议,陛下需择善而从,不得因言治罪。”
姬宏颔首:“准奏!吏部速拟郡县方案,御史台由林将军兼管,谏议院由国子监牵头组建。”
大理寺卿随即出列,拱手奏道:“其三,定《大乾律》,明法慎刑。废除连坐之法,罪止其身;明确‘罪刑法定’,法无明文不为罪;设立‘廷尉署’,专司司法,郡设‘司法参军’,县设‘狱掾’,百姓有冤可逐级上诉,直至廷尉署。轻罪重教,重罪严惩,对盗窃、贪污、叛乱等罪从严,对过失犯罪从轻。”
“其四,保障基本权利。承认百姓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严禁官员强征暴敛;男女平等,女子可继承财产、参与劳作,禁止买卖人口;奴婢可通过赎买、立功获得自由,主人不得随意处死奴婢。”
姬宏目光郑重:“《大乾律》需召集各方学者、乡老共同商议,三月内定稿颁行,务必做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朗声奏道:“其五,统一货币与度量衡,通商贸。以‘乾元’为标准货币,圆形方孔,统一重量与成色,严禁私铸;颁布‘大乾官尺、官斗、官斤’,铸造标准器分发各郡,贸易、赋税皆以此为准。”
“其六,轻徭薄赋,抑兼并。全国统一税率,田税为亩产的十分之一,商税为交易额的百分之一,严禁苛捐杂税;凡年满十六、未满六十的男丁,每年徭役不超过三十日,可缴粮代役;规定官员、地主占田上限,超过部分收归国有,分给无地农民;设立‘常平仓’与‘义仓’,丰年收粮,灾年放赈,平抑粮价。”
“其七,兴农桑,促工商。推广新式农具与耕作技术,由官府组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打通南北水运,修驰道以利交通,驰道修建需避开农时,民夫工钱加倍;允许民间自由经商,保护商人合法权益,在边境设立互市场所,与蛮夷通商。”
“准奏!” 姬宏抬手一挥,“户部牵头推行,工部负责水利与驰道,务必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利’。”
国子监博士随后出列,躬身奏道:“其八,书同文,兴教化。以大乾文字为基础,制定标准字体‘乾篆’,颁行天下,官府文书、教材、契约皆用乾篆;各地设立‘官学’,县设蒙学(启蒙教育),郡设郡学(基础教育),中央设国子监(高等教育),学费由朝廷补贴,平民子弟可凭才入学,考核优秀者可入仕。”
“其九,包容文化,护遗产。收缴天下典籍,除煽动叛乱者外,皆存入沣京‘藏书阁’,对各国史书、典籍加以整理,不得焚毁;保护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楚地歌舞、齐地曲艺、秦地建筑,允许自由传承;鼓励学术争鸣,儒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皆可在国子监讲学,不得独尊一派。”
姬宏笑道:“教化是立国之本,梁姑娘的情报队可协助巡查各地办学情况,确保教育普及,不让寒门子弟失学。”
梁红玉一身劲装,上前补充道:“其十,兴社保,利民生。各地设立‘惠民医馆’,由朝廷拨款,为百姓提供免费基础医疗与防疫服务;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由官府发放口粮、衣物,设立‘养济院’集中供养;推行‘均徭’,富户多缴粮代役,贫户少服徭役,避免因徭役致贫。”
“此外,需立‘生态之规’。禁止滥砍滥伐、过度渔猎,划定禁伐区、休渔期;驰道、长城修建需避开山林、湿地,减少对环境破坏;推广轮作、堆肥技术,保持土壤肥力,实现永续发展。”
姬宏听完,龙颜大悦,朗声道:“此十策兼顾集权与民生、法治与教化、发展与永续,甚合朕意!即日起,各部各司其职,逐项推行,朕每月亲查进度,凡推诿塞责、执行不力者,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 文武群臣齐声领命,金銮殿内呼声震耳,久久不散。
新政落地,盛世初显
十策颁行天下,如同春风化雨,在凡俗界又悄然流转了半年时光。这一百八十天里,大乾王朝日新月异:沣京市集繁华,统一货币与度量衡让商贸往来公平顺畅;乡村阡陌纵横,水利与新式农具让庄稼连年丰收;各地官学林立,寒门子弟得以读书入仕;惠民医馆与养济院遍布郡县,弱势群体皆能安身立命。
边境互市和睦,长城蜿蜒如龙却再无战事;藏书阁内典籍充盈,学术争鸣蔚然成风;旧贵族渐趋安分,百姓安居乐业,昔日的四国边界早已消融在大一统的盛世图景中。
而这凡俗界的半年,于灵泉空间的药园而言,又是整整一千八百年。没人知晓,那位半年没有在秦府露面的秦羽,在星核、灵泉、无尽灵植与系统商城的多重加持下,已度过了何等漫长的修炼岁月。他的修为早已脱离凡俗界的认知范畴,甚至可能触及了灵界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只是这份力量何时会重现于世,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无人能预料。
沣京皇宫的观景台上,姬宏凭栏远眺,万里江山尽收眼底。他时常会望向秦府的方向,心中满是敬畏与感念。他知道,这盛世的根基,源于那位神秘先生的馈赠与指引,而那位先生,或许正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俯瞰着这片因他而改变的大地。
属于大乾的盛世已然开启,而属于秦羽的传奇,才刚刚酝酿着更震撼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