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幼琪出生在都梁。
是省内的一个县级市,由宝庆代管。
距离星城有点远,开车要四个多小时。
当然可以选择高铁,或者飞机。
只不过,前往高铁站和机场,本身就需要时间,而且,等待时间也长。
再考虑到,那里人生地不熟,姜幼琪奶奶还住在乡下,没有车,会很不方便。所以徐子墨还是选择了开车前往。
上午补了觉,他精神状态也挺好的。
刚上车的时候,姜幼琪明显有些紧张,像是在课堂上课一样,坐得端正,双手还抓着身前的安全带。
徐子墨看了她一眼,没有故作幽默,也没问胡玉翠之类的事情,反而聊起了关于奶奶的话题。
提起奶奶,姜幼琪神态明显软化了。
奶奶,是世上对她最好的人。
而现在……世上又多了好多个对她很好很好的人。
江雨薇,冯芳芳,林沝淼。
还有……眼前的徐子墨。
姜幼琪看向驾驶位上的他,眼中闪过一抹光。
她的话不多。
却认真的听着徐子墨说起自己的爷爷奶奶。
其实她明白,也清楚徐子墨的用意,是怕揭开自己的伤疤,揭开那段噩梦般的成长经历。
她的确害怕。
不知多少个夜里被惊醒。
但她,能够面对。
她是坚强的。
她心中有一个信念,要带着奶奶过上好日子,摆脱那一切。
为此,即便是对外面的一切充满惶恐,她还是勇敢的迈出了那一步,她去找工作了。
可能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但,因为长久有些自闭的倾向,即便是和同宿舍的江雨薇她们,她也是相处了好几个月,才开始有了第一次的交流。
她克服了自己的心理。
面试过程……因为她的磕磕巴巴,自然是不理想的。
又是江雨薇她们。
她有工作了。
但姜幼琪清楚,那份工作,其实是徐子墨给的。
“哥哥。”
“怎么了?”
“谢谢。”
徐子墨接受了她的谢谢。
四个多小时的路程,途中,只是在一个服务区休息了十分钟,便继续赶路。
晚上八点多,下了高速,到了都梁。
空着手去,肯定是不好的,当时徐子墨没考虑到,于是,在城里找了超市,买了一堆东西。
也不是什么太贵重的。
就是蜂蜜,钙片……之类的。
姜幼琪劝了,然而徐子墨却说是自己看望老人家买的。
她也阻止不了。
因为怕出什么变故,两人没有在城里过多逗留,便前往乡下。
这是都梁一个叫新竹的小村子,也就路边的小店因为有人在打牌有点热闹。
不过,也都是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
现在乡下,基本看不到多少年轻人。
姜幼琪奶奶住的还是90年代那个时候修的普通砖房,没有通路,只能停在了邻居家门前。
应该是听到停车的声音,邻居家打开了门。
出来的也是老头老太,好奇的张望着。
“谁呀?”老头问道。
“李爷爷,是我。”
姜幼琪显然在这里住过很长时间,认识邻居的老头老太。
“哎呀,是幼琪啊!”
“你不是在大城市读大学吗,怎么回来了?”
两个老人家都凑了过来。
“放暑假了,回来看奶奶。”
这时,徐子墨也走了过来。
好在他早做了准备,东西买的多,当即从后备箱拿出一盒燕窝,钙片,罐头……递了过去。
两老人一开始没敢接。
还是姜幼琪解释了一下,说道:“李爷爷,李奶奶,这是我……朋友。”
倒不是她不想说哥哥,而是眼前老人对她情况很清楚。
“朋友?什么朋友啊?”
老头一开始还没明白,老太用胳膊杵了他一下:“这是人家幼琪的对象!”
“幼琪的对象啊!”
听着两老人的对话,姜幼琪脸蛋腾的一下就红了,连忙解释:“不……不是。”
然而,老太却已经开始嚷嚷起来,还朝着姜幼琪奶奶砖房走去,“付红啊,你孙女带着对象回来看你了!”
喊了好多遍。
终于,亮着一盏微光的砖房门打开了,一个有些驼背的老人家走了出来。
正是姜幼琪奶奶,付红。
“谁啊?”
老人家眸子浑浊,眼窝深陷,脸上皱纹遍布,满头白发,穿着洗得发白,还打着补丁的衣服,虽然有些驼背,但是步子却很稳。
“奶奶。”
姜幼琪见奶奶没事,哪还顾得解释,便朝着奶奶跑去,一把抱住老人家。
其实她是关心则乱。
实际上,有何律师在,胡玉翠他们手机被收,没那么快出来。
包括那个胖子。
“是我家琪琪回来了啊。”
老人家明显很高兴,脸上绽开了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直到徐子墨提着一堆东西走了过来。
太陌生。
她面露疑惑。
还没待姜幼琪解释呢,邻居老太就说道:“这是你孙女给你带回来的孙女婿!”
徐子墨看了老太一眼。
他买的东西不少,等会……再给老太送点。
“孙女婿?”
老人家惊奇的打量了一下徐子墨。
虽然她不懂什么叫如沐春风,但是,却对眼前的人有种莫名的亲近感,觉得他是个好人,是值得信赖的人。
“奶奶,你好,我是徐子墨。”
徐子墨提着东西走上前。
“好好。”
老人家一时不知说什么,却推了怀里面色涨红的孙女一下:“你这孩子,带着对象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
姜幼琪解释:“奶奶,我……我们只是朋友。”
“对,大城市说对象,就是叫谈朋友。”
邻居老太接话,还夸赞了她一句:“不愧是大学生啊,就是有文化。”
“付红,你养出来个好孙女啊,以后要享福了!”
她不认识那是什么车,但,村里那么多年轻人谈了对象的,可从没人给村里人拿过什么东西。
刚才她可是看到,徐子墨提了五六盒东西放在自家老头子手里。
看起来都不便宜!
对他们家都这么大方,那不就是要享福了吗?!
不过,她这话时,有点唏嘘。
彼此邻居,那点事情,谁不知道呢?
不止是她,村里都清楚,姜奶奶一个人种田,种菜,养鸡,养鸭,养猪,供自己孙女上大学的事情。
如今,可算是熬出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