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皇帝的密旨和擢升的恩宠,林峰和赵振跟随陆炳离开了皇宫。夜色已深,但三人都毫无睡意。
回到北镇抚司,陆炳立刻召集核心人员,传达皇帝的旨意,并部署下一步行动。
永嘉伯府的监控由赵振亲自负责,调动最精干的暗探,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盯着伯府的一举一动,记录所有进出人员。
对“福源”当铺和“听雨”茶楼两个联络点的监控也同步展开,陆炳要求,不仅要盯住,还要设法渗透,争取能发展内线,获取更深层的情报。
祭天大典的安保筹备是重中之重,陆炳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工作量巨大,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此项工作。
而林峰,作为新晋的理刑百户,除了处理一些日常的刑狱事务(这是他职责所在),主要的任务依旧是配合陆炳,深挖“玄武”和库银案的线索。陆炳给了他相当大的自主权,允许他调动一个小旗(12人)的力量协助调查。
升任百户,意味着林峰在北镇抚司内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房和直属手下。王铁柱自然是第一个被他要过来的,依旧作为他的贴身护卫和行动队长。另外,他还从之前云州行动中表现不错的校尉里挑选了几个机灵可靠的,充实自己的班底。
身份的变化带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周围人态度的转变。以前那些对他这个“空降兵”抱有审视或嫉妒目光的同僚,如今见到他,大多会客气地称呼一声“林百户”,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敬畏和讨好。这就是权力带来的效应。
林峰并没有沉迷于此,他深知自己的根基尚浅,一切荣耀都来自于陆炳的赏识和皇帝的急需用人。他更加勤勉,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案头工作和外勤调查中。
他反复研究影七和刘七的口供,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玄武”和库银流向的蛛丝马迹。
“兴盛昌银号…”林峰的手指敲打着案卷上的这个名字。这是刘七供出的,负责为永嘉伯府洗白假银的关键环节。如果能从这里打开突破口,或许能获得更直接的账目证据,甚至找到“玄武”的资金往来痕迹。
但银号不同于普通的商铺,它背后关系复杂,而且账目往来极其隐秘,想要调查,必须有确凿的证据和合适的名义,否则很容易打草惊蛇。
林峰决定双管齐下。明面上,他以北镇抚司核查京城各大银号是否存在违规经营(这是一个常见的由头)为名,派人去“兴盛昌”调取近期的部分账目记录,重点查看与永嘉伯府及相关商号的大额资金往来。这既是试探,也是施加压力。
暗地里,他则让王铁柱带着几个生面孔的兄弟,扮作商人或者赌客,在“兴盛昌”银号附近活动,观察其日常运作,留意是否有异常人物出入,或者是否有秘密的运输活动。
明面的调查果然遇到了阻力。“兴盛昌”的掌柜态度恭敬,但以“客户账目涉及隐私”、“需要东家首肯”等理由,对核心账目百般推诿,只提供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表面账册。显然,他们背后有人,而且得到了消息,有所防备。
但暗地里的监视,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王铁柱回来禀报,他发现最近两天,每到深夜,都会有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从银号后门驶出,车上装着沉重的箱子,由几名身手矫健的护卫押送,行踪诡秘。马车最终驶入了城西的一处偏僻货仓。
“货仓?”林峰眼神一凝,“知道是哪家的货仓吗?”
“俺打听过了,那货仓名义上是一个姓张的丝绸商人的,但俺觉得不对劲。”王铁柱挠头道,“那地方守卫很严,而且俺看到有一次,货仓里出来的人,腰里鼓鼓囊囊的,像是带着家伙,不像是普通商号的护卫。”
事出反常必有妖!林峰立刻意识到,这处货仓,很可能就是“兴盛昌”银号转移赃银或者进行其他非法勾当的中转站!
“干得好,铁柱!”林峰赞道,“继续盯着那货仓,但不要靠太近,摸清楚他们的规律和守卫情况。”
“是!”
与此同时,对“福源”当铺和“听雨”茶楼的监控也有了进展。赵振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发现有一个神秘人,每隔两三天就会在傍晚时分进入“听雨”茶楼的一个雅间,停留约一炷香的时间后离开。此人穿着普通,但举止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阴戾之气,而且反跟踪能力很强,几次都差点跟丢。
“此人极有可能就是‘玄武’的联络人,或者就是‘玄武’本人!”赵振判断道。
线索越来越多,网正在慢慢收紧。林峰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接近那隐藏在幕后的巨大黑影。他有一种预感,距离最终收网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就在林峰紧锣密鼓地调查“兴盛昌”银号和神秘货仓的同时,陆炳那边也有了重大突破。
通过对“福源”当铺和“听雨”茶楼的持续监控和秘密渗透,北镇抚司的暗探成功截获了几封未曾销毁的密信。这些密信用的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密码书写,看似是普通的商业往来或者家常闲话,但内藏玄机。
陆炳将破译密码的任务交给了林峰,一方面是因为林峰在云州时就展现过这方面的能力(破译过部分刺客密信),另一方面也是想进一步锻炼他。
林峰拿到那几封如同天书般的密信,立刻投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中。他前世受过一定的密码学训练,虽然古代的密码体系与现代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无非是替换、移位、表密等方式。
他将密信中的字符逐一拆解,统计频率,寻找规律。又结合已知的信息,比如“玄武”、“永嘉伯”、“祭天大典”等关键词,进行反向推导。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
王铁柱看着林峰整天埋首在堆满草稿纸的书案前,时而蹙眉,时而疾书,连送去的饭菜都常常忘了吃,忍不住劝道:“百户大人,您这样熬下去,身体会垮的。要不先歇歇?”
林峰头也不抬,摆了摆手:“没事,就差一点了…我感觉已经摸到门道了。”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他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密码。但经过反复比对,他发现这几封密信虽然用了同一种密码体系,但密钥似乎有所不同!就像同一把锁,用了不同的钥匙!
这个发现让他豁然开朗。他尝试用不同的偏移量或者替换规则去套用,终于,在尝试到第五种可能时,其中一封信的内容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这封信的内容是关于资金调拨的,指示“福源”当铺将一笔巨额款项,通过一个名为“四海商行”的皮包公司,转入一个指定的户头。而收款方的代号,赫然是——“青鸾”!
青鸾?这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新代号!是“玄武”的上线?还是另一个关键人物?
林峰精神大振,顾不上疲惫,继续破译其他几封信。随着掌握的规律越来越多,破译速度也越来越快。
另外几封信的内容更加触目惊心:
一封信提到了“祭天大典当日,依计行事,制造混乱,趁乱…”,后面的关键部分似乎被刻意模糊或者用了另一层加密,无法完全破译,但“制造混乱”、“趁乱”这几个字,已经足够让人警惕。
另一封信则是在催促一批“特殊货物”尽快运抵京城,并指定了交货地点——正是王铁柱发现的那个城西偏僻货仓!信中还特别强调,“此物关乎大事,不容有失”。
还有一封信,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句话:“宫中已妥,静待时机。”落款是一个模糊的印记,看不清楚。
宫中已妥!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印证了之前关于宫中有内应的猜测!
林峰将所有破译出的内容整理好,立刻前往陆炳的值房禀报。
陆炳仔细阅读着林峰破译出的密信内容,脸色越来越凝重。尤其是看到“青鸾”、“制造混乱”、“特殊货物”、“宫中已妥”这些字眼时,他的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
“四海商行…青鸾…特殊货物…”陆炳喃喃自语,眼中寒光闪烁,“看来,他们是在为祭天大典当天的行动做最后的准备了。”
他看向林峰,目光中充满了赞许和倚重:“林峰,你又立了一大功!这些密信的价值,无可估量!”
“此乃卑职分内之事。”林峰谦逊道,随即提出建议,“大人,那个城西货仓,以及四海商行,必须立刻纳入严密监控!还有那个‘青鸾’,需要尽快查明其身份!”
“不错!”陆炳站起身,来回踱步,“货仓和四海商行,我立刻安排人去办。至于‘青鸾’…此人代号与‘玄武’并列,甚至可能地位更高,隐藏必然极深。我们需要更多的线索。”
他停下脚步,看向林峰:“林峰,你对永嘉伯府的调查,以及对‘兴盛昌’银号的施压,要继续进行。我总觉得,永嘉伯这条线,或许能牵出‘青鸾’的尾巴。记住,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让他狗急跳墙,也要让他感到压力,逼他有所动作!”
“卑职明白!”林峰领命。他知道,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看谁先沉不住气,露出破绽。
带着新的任务和更沉重的压力,林峰离开了陆炳的值房。手中的密码本和破译出的密信,仿佛有千钧之重。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风暴眼边缘,清晰地看到四周的乌云正在汇聚,雷霆即将炸响。
而他自己,已然是这风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