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输电线路部办公室的百叶窗,在蓝图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三点整,角落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叮”——是林工设置了静音的手机振动。这像是个暗号,原本只有键盘敲击和图纸翻动声的办公室,开始泛起不易察觉的涟漪。
赵工从堆满杆塔计算书的隔间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他工位上那盆绿萝长得尤其茂盛,垂下的藤蔓恰到好处地遮挡了部分视线。只见他熟练地最小化正在建模的软件,点开了一个粉色图标的应用。
“老赵,又到追更时间了?”对面的小李压低声音,手里却利索地拆着一包薯片,“今天这集听说男主要表白了。”
他们追的是一部叫《线路上的爱情》的短剧,巧的是,男主角也是个输电线路工程师。此刻屏幕里,穿着挺括工装的男人正站在呼啸的风中,对女主喊话:“就算这条线路跨越千山万水,我的心也会把电流送到你身边!”
“这台词……”赵工忍不住笑了,咬了一口老婆今早塞进他包里的红豆面包,“现实中咱们喊话,对面根本听不见,风机噪音太大了。”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看得很投入。设计院的工作太严谨了,每一个绝缘子串的配置、每一段弧垂的计算都不能有分毫差错。而这种每集不过三分钟的小短剧,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感受,成了高压工作间隙最好的缓冲剂。
办公室另一角,资深的王工正在泡茶。他那套紫砂茶具可是部门一景,乌木茶盘上摆着三把不同容量的壶,分别用来泡绿茶、红茶和岩茶。此刻他捻起一撮金骏眉,水温严格控制在95度。第一泡洗茶,第二泡才倒入一个个品茗杯。
“小王,来一杯。”他招呼刚工作不久的小王,“提提神,等下还要复核那个220千伏迁改工程的杆塔基础。”
茶香袅袅中,几个年轻人围了过来。这像是个不成文的规矩——王工的下午茶时间,也是大家交流非技术问题的时候。谁家孩子要上学了,哪个楼盘性价比高,最近什么电影好看。在这些闲聊里,紧绷的神经慢慢舒展开来。
而真正让办公室气氛达到顶点的,是外卖小哥出现在门口的那一刻。
“杨工,你的芋泥波波奶茶到了!”
“李工,你的杨枝甘露!”
“李工,你的芝士葡萄!”
小杨欢呼一声,接过那杯淋着紫色芋泥的饮料。她是部门的开心果,工位上贴满了卡通贴纸,还收藏着各个奶茶店的限定杯套。
“今天我请客!”她晃了晃手机,“刚发的项目奖金到账了!”
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压低声音的“谢谢杨总”。
就连严肃的刘主任也从主任办公室探出头来:“小杨,又请客?给我留一杯无糖的四季春。”
大家哄笑起来。都知道刘主任嘴上总说喝奶茶不健康,每次却都要蹭一口。
奶茶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与打印机的墨粉味、图纸的特有气味奇妙地融合。小杨吸了一大口奶茶,满足地眯起眼睛:“你们说,咱们设计的那些线路,输送的是电能。那现在办公室里流动的,算不算多巴胺?”
赵工暂停了短剧,若有所思:“按照能量守恒定律,适度的快乐能提升工作效率。我上午算塔基荷载时卡住了,刚才看剧放松一下,突然就有了新思路。”
这话不假。上周攻坚一个跨江线路项目时,就是大家在喝茶闲聊中,碰撞出了一个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大胆想法,成功解决了通航净空不足的难题。
王工慢悠悠地品着茶:“《黄帝内经》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工作要专注,休息也要认真。咱们这行,精神压力大,弦不能一直绷着。”
他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在荒郊野岭做线路勘测,一待就是几个月。那时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帐篷里泡一壶粗茶,和同事们分享一包花生米。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新的放松方式,但那份在繁重工作中寻找片刻欢愉的心情,是一样的。
办公室角落里,几个女工程师正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苏工妈妈做的柠檬凤爪,张工网购的内蒙古奶豆腐,还有不知谁放在公共区的岩烧芝士脆。这些零零碎碎的小吃,成了连接每个人的味觉纽带。
“快看工作群!”小李突然说,“行政部通知,下周要举办输电线路基础知识竞赛。”
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果然看到了正式通知。短暂的哀嚎后,赵工笑了:“正好,我追的那个剧里讲了不少专业知识点,比如昨天那集就在说绝缘子污闪事故。”
“真的假的?短剧还讲这个?”
“不信你看——”赵工把手机转向大家,画面里男主角正在变电站里讲解防污闪措施。
笑声中,刘主任端着那杯无糖四季春走了过来:“摸鱼摸出专业知识,这算不算寓教于乐?”
他环顾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办公室——有人还在吸着奶茶,有人电脑上暂停着短剧,有人茶杯里热气袅袅。
“其实我知道,你们每天下午都有这么一会儿。”刘主任笑着说,“但只要该完成的图纸一张不差,该解决的技术问题一个不留,该赶的工期一天不拖,这些下午茶、短剧、零食……就是咱们部门的‘无功补偿’嘛!”
这个电力专业的比喻让大家会心一笑。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是用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能量损耗的。而在设计院里,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放松时刻,何尝不是在补偿大家消耗的心神,提升整体工作的“功率因数”呢?
墙上的时钟指向三点半,下午茶时间即将结束。大家默契地开始收拾——奶茶杯扔进垃圾桶,零食包装整理好,短剧点下收藏,茶杯冲洗干净。
键盘声重新密集起来,图纸再次铺开,计算器的按键声此起彼伏。办公室慢慢回归到专业、严谨的工作状态,只是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甜香,每个人的嘴角还带着未散的笑意。
赵工重新打开建模软件,看着屏幕上尚未完成的杆塔结构图,深吸一口气,双手重新放在键盘上。
下一个交底日期迫在眉睫,还有无数张图纸等着绘制,无数个参数等着计算。但在经历这半小时的“无功补偿”后,他觉得自己又充满了能量,足以应对那些复杂的数据和严格的标准。
毕竟,设计输电线路是为了让电流顺畅地跨越山河;而这些小小的放松时刻,是为了让创造这些线路的人,能够轻盈地穿越工作的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