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蒙诸位信任,我便直言。”
贾玚眸光深邃,缓缓道:“十万征东军原由京畿、中原调集。”
“塞北一战,补充了大同、宣府兵;辽东、辽南两战,又增辽兵。”
“此军战力卓绝,忠诚无二。”
“若要将其留下,唯有使之合理转为京中驻军。”
“京营自太上皇时便已衰败,故另设十万选锋营。”
“如今今上从三万京营中抽调五千精锐充入禁军,京营名存实亡。”
“然神京不可无京营,今上亦屡次宣称整顿。”
“剩余两万余人如何裁撤安置?京营提督及将领如何调配?”
“文官、忠顺亲王两派虎视眈眈,元丛一脉作壁上观,京营整顿迟迟难行。”
“若由我等接手整顿,必无人阻拦。”
“两万余人可分至各家田庄,或安置于沁春楼。”
“十万征东军顺势转为京营,名额恰好。”
——轰然!
牛继宗闻言,霍然起身。
十万征东军的安置竟如此迅速敲定。
手握十万雄师,开国一脉何愁大业不成?
元丛一脉的十万选锋营,在这支浴血征东军面前,不过尔尔。
诸位叔父。
京营改制,当与开国时迥异。
我拟设三军都督府统御京军,分大都督、前军都督、中军都督、后军都督。
另设顺天、应天二参将,拱卫京畿。
我任大都督,牛叔父领前军,侯叔父掌中军,柳叔父统后军。
卫叔父为顺天参将镇神京,王叔父任应天参将守金陵。
十万征东军分六万骑、四万步。前军三万骑,中后军各一万骑两万步。
余下一万铁骑为我亲卫。
顺天参将正二品,应天参将从二品,各辖两万五千兵。
贾玚话音未落,满座皆亮了眼。
这般安排,人人掌兵,坐镇要冲,岂有不从之理?
连王子腾这等三等伯,也得了个金陵守将之职。
虽比不得神京守将,却也是手握重兵,威震江南。
玚哥儿,这都督是何品阶?
侯孝康急问。
牛继宗、柳芳亦目光灼灼。
三位叔父宽心。
大都督必是一品,诸位至少正二品。
贾玚笑答。
三人闻言,喜形于色。
卫俊忽道:侯爷,陛下能允此议么?
“陛下若是不点头,满朝公卿纵使默许,此事也难以推行。”
殿中霎时鸦雀无声。
十万征东军乃精锐之师,雍熙帝再昏聩也不至于将这支劲旅交予开国勋贵之手。
重整京营看似棘手,实则只要雍熙帝肯付出代价,未必不能成事。先前迟迟未动,不过是 ** 吝啬,加之那时尚无征东军这般虎狼之师。
“圣意难违。”
“难道就此束手无策?”
“诸位叔伯莫非忘了,这江山还轮不到陛下独断专行。”
贾玚嘴角噙着冷笑应道。
“你是说......”
牛继宗、侯孝康、柳芳、卫俊、王子腾猛然想起大明宫那位,顿时神色大变。
“正是。”
“烦请诸位叔伯筹备明日朝会事宜。”
“侄儿这便入宫觐见太上皇。”
话音未落,贾玚已大步跨出镇国公府,扬鞭直奔皇城。余下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
暮色四合,晚霞浸染神京。
荣国府荣庆堂内,钗环叮咚。贾宝玉如穿花蝴蝶般围着薛宝钗打转。尤氏、李纨、王熙凤、秦可卿伴着薛姨妈与贾母闲话。
林黛玉与三春姊妹坐在角落说笑。
“林姐姐今日那套鸳鸯蝴蝶剑当真精妙,连月娥姐姐都夸你进境神速。”惜春满眼钦羡。
“妹妹天资卓绝,武艺亦是超凡。”迎春语带艳羡。众姊妹中她最渴望以武自强,偏生资质驽钝,至今仍在打熬筋骨。
“照这般练下去,林妹妹怕是要成我朝第一女侠了。”探春笑着打趣。
林黛玉闻言便去拧探春的嘴,几人笑闹作一团。薛宝钗见状款步而来:“几位妹妹聊得这般热闹,不知可否让我也凑个趣?”
笑声戛然而止。
迎春面露踌躇,倒是惜春天真道:“我们在说林姐姐剑法高超呢。”
薛宝钗眸光倏亮:“林妹妹竟通剑术?”
“二哥哥心疼我身子弱,特地请了位姐姐教我些强身健体的功夫。”
林黛玉迎着薛宝钗的目光,言语间看似谦和,却暗含机锋。
迎春和探春年长些,自然瞧出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的微妙,便未作声。
“妹妹过谦了。”
“想必二哥哥请的师父定是身手不凡。”
薛宝钗神色如常,轻巧地将话挡了回去。
“你...”
林黛玉刚要开口,却被惜春抢了先:“薛姐姐好眼力。”
“月娥姐姐可是哥哥麾下最厉害的女将,连项大哥都自愧不如呢。”
“项大哥?”
薛宝钗一时有些茫然。
迎春在一旁解释道:“项大哥是霸王铁骑的统领,二哥哥帐下第一猛将。”
“原来如此。”
听闻此言,薛宝钗对那位“月娥姐姐”愈发好奇。
来前她曾听说林黛 ** 弱多病,需日日服药。可今日一见,林黛玉步履轻盈,还能舞剑,哪里像有病的模样。
她自幼身带热毒,常需服用“冷香丸”。若能习武强身,或许能根治顽疾。
“薛姐姐别听四妹妹乱说,玚老二最是 ** 。”
“他自己是个粗人,偏要姊妹们跟着学那些莽夫功夫,实在可恶。”
贾宝玉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忿忿不平地说道。
“这...”
薛宝钗被贾宝玉突然插话弄得有些尴尬。
“也不知是谁连兰哥儿都比不过,吃不得练武的苦,挨了舅舅几棍子。”
林黛玉瞥了贾宝玉一眼,语带讥讽。
“噗嗤!”
迎春、惜春、探春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可是贾宝玉的糗事。
贾宝玉顿时涨红了脸,只得跑去找贾母告状。
“我的心肝儿,这是谁又惹着你了?”
贾母见贾宝玉委屈巴巴地过来,心疼不已,连忙问道。
贾宝玉哭诉道:“老祖宗,玚老二那个黑心肝的,哄了林妹妹、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还不够,现在连宝姐姐也要去东院了,呜呜...”
“???”
堂内众人听得一头雾水,这事与贾玚有何干系?
贾玚一早就去了镇国公府议事,至今未归。
怎么又扯上薛宝钗了?
薛姨妈见状,笑着打圆场:“老太太,许是孩子们闹着玩呢,我这就叫宝钗过来问问。”
贾母神色稍霁,温言道:姨太太说这话就见外了,这孽障素日里最是淘气,宝丫头这般知礼的姑娘,岂会与他计较。小孩子家闹闹脾气,过会子自然又玩到一处去了。
凤姐儿忙笑着打圆场:老祖宗说得极是。宝兄弟从小就是这个性子,园子里的姊妹们都与他处得好。想是宝妹妹初来乍到,彼此还不熟悉,才有些误会。
李纨、尤氏、秦可卿等人也陪着说了几句好话。其实贾宝玉的顽劣两府谁人不知,若不是老太太护着,早不知挨了多少责罚。好在这孩子心地纯良,如今又没了亲娘,众人也都怜惜他。
正说话间,薛宝钗款款而来,向众人行礼后轻声道:原是我的不是。因自幼体弱,见林妹妹身子大好,不免多问了几句,倒惹得宝兄弟不快,在这里给各位赔罪了。
贾宝玉见状慌忙摆手:都是我的错,不该把旁人的气撒在宝姐姐身上。众人见他这般模样,不由都笑起来。到底是小孩子心性,转眼就忘了方才的不愉快。
薛姨妈却急着拉住女儿问道:我的儿,你方才说林姑娘的事可是真的?
宝钗答道:母亲,我已问过林妹妹。她如今确实不用服药,行动也便利了。
薛姨妈闻言喜上眉梢。宝钗的先天热毒一直是她心头大患,听说黛玉病愈,还道是贾府请了神医,忙向贾母请教:老太太,不知府上是请了哪位大夫给林姑娘诊治的?用了什么方子?
贾母等人面面相觑。自黛玉搬去东府后,她们对黛玉的情形知之甚少。倒是尤氏作为东府当家人,知道些底细,便解释道:姨太太有所不知,林姑娘并未延医用药。原是那边二爷请了师傅教她习武强身,如今不但停了药,连荤腥也能进些了。二爷还特意寻来许多山珍野味,配成药膳给哥儿姑娘们调养。
众人闲谈间,秦可卿柔声应和:正是呢。
自贾玚受封冠军侯后,宁国府境况日渐宽裕。原本每年供奉玄真观的五万两银子省下了,府中饮食也愈发精致,辽东、大同送来的时令珍馐源源不断。东院总不忘给尤氏与秦可卿留一份,倒是贾珍父子只分得些兵器玩物。
凤姐儿抿嘴笑道:我说尤大嫂子近来气色这般好,原是沾了二弟的光。这话惹得尤氏婆媳面颊飞红,倒似与贾玚有什么私情般。李纨闻言也悄悄低头,想起东院常给贾兰捎带物件时,总少不了她那份。
薛姨妈正暗自神伤,忽听宝钗开口道:老太太,我也想跟着妹妹们习武。这话惊得凤姐儿心头一跳——府里谁不知这事须得贾玚首肯?
贾母沉吟道:东府演武场分设男女两处,那猴儿早说过府中子弟皆可去。现今除了宝玉,哥儿姐儿们都在那边习武。我听说他备了十二套器具,想是还有余裕。
尤氏会意,立即接话:回老太太,确实还剩三份用度。宝姑娘若有意,随时可来东府。横竖不过是添双筷子的事。
贾母轻咳两声,目光落在薛宝钗身上:宝丫头。
那猴儿为了教导府里姑娘们,连自己的亲兵都调来了。
你们进府时瞧见的那些女骑手,便是他麾下女将,比起朝廷精兵也不遑多让。
跟着她们习武,可不比在家中学琴棋书画那般轻松。
每日天不亮就要去东府校场,日头西斜才能回来。
虽说姑娘们不必像爷们那般操练,但也要学些强身功夫,练箭使剑,还得会骑马。
若是应下了,可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那猴儿最见不得这等事。
你可明白?
薛姨妈闻言脸色骤变。
这哪是寻常习武,分明是军营里的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