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哥儿,你年岁最长,你先说。”
“是。”
贾环略一思索,朗声道:“二哥,我以为薛大哥错在优柔寡断。”
“冯家既非善类,何必留情?”
“既要动手,就该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王熙凤盯着贾环稚嫩却冷峻的面容,心底蓦地生出一丝寒意。
九岁稚童竟深谙“除恶务尽”之理,手段更是狠绝至此。
“嗯。”
贾玚神色不变,目光转向贾琮:“琮哥儿,你以为呢?”
贾琮抬起头,声音平静:“回二哥,琮以为薛大哥不该当街行凶,授人以柄。”
“若待冯渊归家,趁夜围宅,灭门焚尸,既可除患,又不留痕迹。”
厅内骤然响起一片抽气声。
依薛蟠所言,冯家仇敌遍地。若暗中下手,毁尸灭迹,谁能想到是薛家所为?
王熙凤与贾琏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中看出惊骇。
贾琮乃贾赦之子,同属大房。如此年幼便这般果决狠厉,他日长成还了得?
“嗯。”
贾玚微微颔首,最后看向贾兰:“兰哥儿,你怎么说?”
众人目光齐集于此——六岁的贾兰虽比惜春还小一岁,却是钦定承袭荣禧堂的二房嫡子。
连李纨都不由屏息,想听听这稚子会作何言论。毕竟贾环、贾琮的表现,已令人心惊。
贾兰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贾玚身上,轻声说道:兰觉得环叔和琮叔说得都很有道理。
不过这件事的关键在于那个拐子,如果能让他亲口承认冯家强抢侍女。
再向官府告发,这件事就能圆满解决。
话音刚落。
众人再次露出惊叹之色。
贾兰提出的办法比贾琮的更加光明正大。
借助官府的力量惩治冯家,还能为薛家赢得美名,可谓一举两得。
兰儿。
李纨激动地掩住嘴,生怕自己惊呼出声。
这么小的年纪,做事竟如此周全缜密,光明磊落。
很好。
贾母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贾兰是二房嫡子,将来要继承荣禧堂的,自然是越出色越好。
不错。
你们三个的回答都很好。
听说你们最近都在学习刀法。
那我就送你们每人一把乌兹钢打造的宝刀。
贾玚看着三个孩子,赞许地点了点头。
多谢二哥\/二叔!
贾环、贾兰、贾琮闻言,脸上都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他们早就羡慕惜春、林黛玉、探春、迎春的佩刀了。
怜月。
去库房把那五把宝刀包好。
三把给环哥儿、兰哥儿、琮哥儿,剩下两把送到后街。
亲自交给菌哥儿和芝哥儿,告诉娄大嫂子和陈大嫂子。
就说我说的,男儿当佩刀,刀下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刀光中。
刀不仅是防身之物,更是建功立业、除暴安良的利器。
怜月立即领命而去。
此时,众人还在回味贾玚刚才那番话:男儿当佩刀,刀下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刀光中。字字铿锵,令人热血沸腾。
薛姨妈注意到不仅贾环三人,三春和林黛玉也都跃跃欲试。
贾家不愧是国公府第,尚武之风如此浓厚。
有虎贲侯这样的子弟,贾家必将人才辈出。
一旁的薛宝钗凝视着贾玚的身影,眼中异彩连连。
她不同于那些不谙世事的闺阁女子,自幼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乃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深入研究。
正因如此,她心目中的良配必定是绝世英才。像贾玚这样千古难逢的人物,怎能不让薛宝钗芳心暗许。
林黛玉眼波流转,敏锐地察觉到薛宝钗神色有异,不禁轻轻蹙眉。
看来,又添了一位情敌。
交代完怜月,贾玚正色看向三个少年,沉声道:
环哥儿。
你行事干脆利落,颇有武将风范。
但过于依赖个人能力并非上策。
昔日楚霸王勇冠三军,终败于刘邦之手。
为政之道,贵在借势而行,顺势而为,逆势求变。
法家分法术势三派,慎到首倡势治,你且回去精研《慎子》。
遵命。
贾环肃然行礼。
贾玚目光转向贾琮:琮哥儿。
得之艰难则珍惜,得之容易则轻忽,得失之间,存乎一心。
待你遍历山河,方知今日之事不过微尘。
三人之中,唯恐你困于过往,作茧自缚。
二哥!
贾琮眼眶微红,声音哽咽。
厅中众人无不感慨。
贾兰虽幼年丧父,却有贾政夫妇、贾母疼爱,李纨悉心照料。
贾环虽为庶子,尚有生母胞姐相伴。
唯独贾琮,生母早逝,嫡母刻薄,父亲冷漠,堂堂公子竟不如仆役。
这般处境,常人尚且难忍,何况八岁稚童。
今日既在,便为你扫清障碍。
愿你日后如龙入海,不受桎梏。
来人!
贾玚一声令下。
主公!
数名铁甲武士应声而入,肃杀之气瞬间弥漫荣禧堂。
贾母惊问:玚哥儿,这是?
老太太。
出征前我曾严令阖府不得苛待子弟。
却有人胆大包天,连我赠予琮哥儿的物件都敢私吞。
竟典当到城外银号,当真无法无天。
来人,持玉令,将贾琮院中恶仆尽数拿下。
胆敢反抗者,拖至甬道杖毙,丢去乱葬岗喂野狗!
琏二哥,你亲自走一趟,瞧瞧是谁敢欺辱我贾家子弟。
贾玚冷冽的话语中透着刺骨寒意。
众人噤若寒蝉,贾母亦默然不语。
遵命。
贾琏恍恍惚惚跟着铁骑,往大房院落行去。
薛蟠瞪圆了眼睛,满脸崇敬之色。
王熙凤等人心知肚明,苛待贾琮者必是贾赦夫妇无疑。这番杀鸡儆猴,分明是给大房看的。
琮弟。
贾玚转向贾琮。
二哥!
贾琮眼眶发红,声音哽咽。他万万没想到贾玚会为他出头。
大丈夫当胸怀天下,刚柔并济。去将《汉书》宣帝、元帝二纪熟读,参透其中真意。
贾琮郑重应下。
此时厅内只剩贾兰未得训示。
兰儿,过来。
贾玚温和招手。
二叔!
贾兰欢快地跑上前。
你年纪尚小,不必急着读儒家典籍。
说着瞥了眼李纨。
李纨顿时面色煞白。
房中除《诗经》等四书外,其余尽数封存。我会命人送《帝范》与兵书过去。珠大嫂,有劳了。
谨遵二爷吩咐。
李纨连忙应承。
她已决定回去后照贾玚的吩咐行事。
贾母欲言又止。
《慎子》《汉书》《帝范》皆是皇室典籍,更是储君必读之书。
薛蟠。
你可懂了?
......
啊?懂什么?
薛蟠摸着脑袋,茫然望向贾玚。
贾玚怒火中烧,一掌将他打翻在地。
众人暗自摇头。谁都看出贾玚借教导三小之名点拨薛蟠,偏这呆子榆木疙瘩不开窍。
作孽的孽障!
薛姨妈气得脸色铁青。
人家在教导她儿子,这蠢货竟在旁看戏?
成何体统!
蠢材!
我问你悟到什么?
行事要么不做,要做就须斩草除根。
若留祸患,薛家上下,你母亲妹妹该如何自处?
贾玚痛心疾首道。
哦哦!我懂了!下次定要灭他满门!
薛蟠拍着大腿嚷道。
众人以手掩面。
贾玚无奈摆手:罢了,先去领罚。
来人,押薛蟠去诏狱关三日。
刑部的案子一并销了。
遵命。
两名铁甲侍卫押着薛蟠离去。
薛姨妈母女早知内情,反觉让这莽夫吃些苦头也好。
老太太府上有这般孙儿,真叫人眼热。
玚哥儿处事周全,我替那孽障谢过了。
薛姨妈笑着奉承。
谢过二哥哥。
薛宝钗盈盈下拜。
林黛玉闻言眸光骤冷:这狐媚子倒会顺杆爬,转眼就喊上二哥哥了。
姨太太过誉了。
这猴儿本就无法无天,再听这般夸赞,怕要闹上天去。
“既是亲戚,姨妈难得来京,不妨多住些日子。”
“陪我这老太婆解解闷,也好热闹些。”
贾母听得薛姨妈这番话,眉开眼笑。
“甚好,甚好!”
薛姨妈本打算料理完薛蟠、宝钗的事就回金陵。
可今日见了贾玚,心里又起了别的盘算,自然不急着走。
这满京城,哪还有比虎贲侯更合适的良配?
“母亲!”
“香菱该如何安置?”
薛宝钗忽然出声问道。
众人这才想起厅里还站着个可怜丫头。
抬眼望去,香菱正低着头,怯生生的,仿佛不知方才议论的正是自己。
这般模样更惹人怜惜。
“玚哥儿。”
“虽说这话不该提,但老身还是得厚颜相求。”
薛姨妈笑吟吟望向贾玚。
贾玚略一沉吟,摆手道:“也罢。”
“既然姨妈开口,这丫头就送到我院里。”
“回头我派人寻她生母,还她自由身。”
“只是有句话要说在前头——此事薛蟠表兄脱不了干系。”
“薛家须得在京中给她们母女安排个落脚处。”
“这是自然。”
薛姨妈答得干脆。
忽听得王熙凤插话:“二弟,怜月办事去了,你院里正缺人手。”
“不如让平儿领这丫头过去,你且在这儿陪我们说话。”
“也好。”
贾玚环顾四周,无奈一笑。
东院原本只有怜月、观言两个丫鬟。
后来观言派去照料惜春,便只剩怜月一人。
出征前怜月又添了倚星、妍尘两个丫头。
平日出门他只带亲兵,今日破例带了怜月,偏又差她去送刀。
眼下确实无人可差遣,只得让王熙凤安排。
好在平儿机敏温柔,倒也妥当。
“姑娘随我来吧。”平儿轻声道,“能进二爷院子是天大的福分,两府多少人盼都盼不来呢。”
平儿浅笑着拉起香菱的手,二人缓步走出荣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