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风雪夜访
机械厂家属区那排红砖楼房的尽头,一盏昏黄的白炽灯在风雪中摇曳。秦墨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厂工会主席老周身后。寒风卷着雪沫子往脖子里钻,他却浑然不觉,满脑子都是下午调度会上那些焦虑的面孔和尖锐的问题。
“就是这儿了。”老周在一扇锈迹斑斑的单元门前停下,压低声音,“秦市长,马师傅是厂里的八级钳工,技术顶尖,就是脾气倔。他老伴常年卧床,儿子下岗在家,家里困难。这次对改制抵触最大,下午家属围厂,他老伴也去了。”
秦墨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大衣,抬手敲响了房门。
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张布满皱纹、写满警惕的脸探出来,看到老周,又瞥见身后的秦墨,愣了一下,随即就要关门。
“老马!是我,老周!”老周赶紧抵住门,“秦市长特意来看你和嫂子!”
“市长?”门后的马师傅声音沙哑,带着讥讽,“我们小老百姓,可当不起。”话虽如此,门还是被让开了。
逼仄的房间里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家具陈旧,但收拾得干净。里屋传来虚弱的咳嗽声。一个面色憔悴的中年男人从厨房探出头,看到秦墨,手足无措地擦了擦手。这是马师傅下岗在家的儿子。
“马师傅,打扰了。”秦墨脱下沾满雪水的大衣,递给秘书,自己拉过一张小板凳坐下,丝毫没有市长的架子,“今天厂里的事,我都听说了。心里不痛快,我来听听。”
马师傅闷头坐在旧沙发上,不吭声,只是用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膝盖上褪色的工装裤。
秦墨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几张泛黄的奖状和一张黑白合影上。合影是年轻时的马师傅和工友们站在一台崭新的机床前,意气风发。
“马师傅,这是当年你们攻克‘龙门铣’技术难关后照的吧?”秦墨指着照片问。
马师傅身体微微一震,抬头看了秦墨一眼,眼神复杂,依旧没说话。
“我听说,当年为了那台设备,您三天三夜没合眼,最后是靠听声音判断出主轴轴承的微妙异常,避免了重大事故。”秦墨语气平和,如叙家常,“厂里的老师傅都说,没有您马师傅,就没有机械厂后来的辉煌。”
马师傅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紧绷的脸部线条稍微松弛了些。
这时,里屋的咳嗽声加剧。秦墨示意了一下,秘书赶紧把带来的水果和营养品递给他儿子。秦墨起身走到里屋门口,轻声对躺在床上的一位老人说:“大娘,我是市里的小秦,来看看您。您安心养病。”
老人浑浊的眼睛看了看他,虚弱地点点头。
重新坐下后,秦墨不再绕圈子:“马师傅,我知道您担心什么。担心改制后,厂子黄了,您这样的老师傅的手艺没用了;担心看病报销没着落了;担心孩子的工作更没指望了。对不对?”
马师傅猛地抬起头,嘴唇哆嗦着,终于开了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秦市长,您说对了!我们为厂子干了一辈子,临老了,厂子说不要就不要了?那点买断工龄的钱,够干啥?够给我老伴看病吗?够给我儿子娶媳妇吗?”
“厂子不是不要大家,是想换个活法,活下去!”秦墨身体前倾,目光诚恳,“现在的厂子,设备老,产品旧,欠一屁股债,就像您那台老机床,不彻底大修,只能等着报废。改制,就是一次大修,一次重生。”
他拿出随身带来的改制方案简本,翻到职工安置和股权设置那几页:“您看,方案里明确了,像您这样的技术骨干,不仅有工龄补偿,还可以用技术入股,成为新公司的股东。以后厂子效益好,您年年有分红。医保社保,新公司接着交,只会更规范。”
“画饼谁不会?”马师傅别过脸去。
“是不是画饼,得看怎么做。”秦墨毫不气馁,“马师傅,您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您自己这双手吗?新公司需要您的技术来带徒弟,需要您的经验来解决难题。您不是包袱,是新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仅要把您请回去,还要设立‘大师工作室’,让您的手艺传承下去!”
听到这话,马师傅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技术,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秦墨又看向一旁局促不安的马师傅儿子:“小伙子,厂子改制后,要上新生产线,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市里和厂里会组织免费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优先录用。你想不想学数控?那才是未来的方向。”
年轻男人的眼睛亮了一下,期待地看向父亲。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风雪的呼啸和里屋偶尔的咳嗽声。
良久,马师傅长长叹了口气,声音疲惫而沧桑:“秦市长,您说的……在理。我们不是不通情理,是怕啊……怕没了指望。”
“指望不是等来的,是干出来的!”秦墨握住马师傅粗糙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却充满力量,“马师傅,我需要您的帮助。请您相信政府一次,也相信您自己和厂子一次。我们一起,把机械厂这艘船,开出这片烂泥滩!”
离开马师傅家时,已是深夜。风雪小了些,清冷的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朦胧的光晕。
老周感慨道:“秦市长,您这趟来得值。马师傅是厂里的老资格,他要是能想通,能影响一大片人。”
秦墨望着远处机械厂模糊的轮廓,轻声道:“老周,改革不是冷冰冰的方案,最终要落到每个人心上。我们得让马师傅们看到,改革不是为了抛弃他们,是为了给他们,给他们的子孙,挣一个更好的未来。”
第二天,一个消息在机械厂悄然传开:秦市长风雪夜访倔老头马师傅,谈了一个多小时。更重要的是,厂部很快贴出通知,将组织技术骨干成立“大师工作室”,并面向职工子弟开办数控技术免费培训班。
虽然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但笼罩在机械厂上空的对抗坚冰,终于被这趟风雪夜访,凿开了一道细细的裂缝。而秦墨知道,真正的融化,还需要更多的诚意、更扎实的工作和看得见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