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模拟区的环形屏幕上,常温超导金属的三维模型正缓慢旋转,淡蓝色的原子结构在黑色背景下清晰可见,几处闪烁的红色光点标注着 “稳定性缺陷位点”—— 这是海伦娜团队连夜优化的模拟图,精准到能看清每个分子键的角度。陈序站在屏幕前,手里攥着那本写满标注的笔记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 “安全区:医疗应用优先” 的字样,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海伦娜从身后走来,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递给他一杯:“比约定时间早了半小时,看来你对这个选择很有信心。” 她的语气比昨天温和,灰蓝色的眼睛里却依旧藏着那种 “观察猎物” 的锐利,目光落在陈序的笔记本上,显然对他的 “准备工作” 很感兴趣。
陈序接过咖啡,没有喝,只是用掌心感受着杯壁的温度 —— 这是他刻意保留的 “紧张信号”,让自己看起来更像 “谨慎的研究者”,而非 “笃定的决策者”。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屏幕前,指尖指向超导模型的原子结构:“博士,我选择常温超导,不是因为它的诱惑最小,而是因为它的‘基础属性’—— 材料科学的突破,从来都是技术进步的基石,而非导火索。”
他刻意停顿,观察海伦娜的反应 —— 她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这给了他更多底气。陈序翻开笔记本,指着基因编辑那栏被划掉的 “x”:“基因编辑触及的是‘生命规则’,一旦突破,人类对‘平等’的认知会瞬间崩塌,没有任何缓冲时间;统一场论关乎‘宇宙规则’,我们甚至无法预判补全公式后,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 这两种突破太‘顶层’,太‘颠覆’,像直接拆掉房子的承重墙,风险不可控。”
说到这里,他的指尖移到常温超导的红色线条上,语气不自觉地加重,像是在说服海伦娜,更像是在说服自己:“但超导材料不一样。它是‘基础’的,是‘具体’的 —— 我们知道它能优化医疗设备,能改进电网,这些应用都是在现有技术框架内的‘升级’,而非‘颠覆’。它的影响是渐进的:今天可能只是让呼吸机变轻,明天或许能优化输电效率,后天才会涉及更复杂的领域 —— 这种渐进性,能给人类文明留出‘消化和适应’的缓冲期,避免像基因编辑或统一场论那样,一落地就引发灾难。”
“缓冲期……” 海伦娜重复着这个词,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她走到屏幕前,指尖划过超导模型的缺陷位点,“你觉得,这种‘缓冲期’能持续多久?当超导技术让电网效率提升 50%,当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 2000 公里,市场会倒逼技术加速应用,‘缓冲期’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短。” 她没有直接反驳,却巧妙地指出了陈序逻辑中的漏洞 ——“渐进性” 或许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象。
陈序早有准备,他翻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上面贴着一张从医疗杂志上剪下来的图片:一位使用老式呼吸机的病人,正艰难地推着沉重的设备在病房里移动。“至少在医疗领域,缓冲期是足够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情绪,“林溪现在用的呼吸机重 23 公斤,每次移动都需要两个人帮忙;如果用超导材料改造,重量能降到 5 公斤以下,她就能自己推着设备在花园里散步 —— 这种‘进步’,不需要市场倒逼,不需要技术加速,只需要满足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它的风险,几乎为零。”
他刻意用林溪的例子作为 “现实锚点”,将抽象的 “缓冲期” 转化为具体的 “生存改善”,这让他的逻辑看起来更有说服力。海伦娜的目光落在那张图片上,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被触动,又像是在评估这个 “锚点” 的真实性。几秒钟后,她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医疗应用确实是‘最低风险’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先从这里开始 —— 今天先完成缺陷位点的分子链序列设计,下周就能制作出第一批超导样品,优先用于呼吸机改造。”
陈序的心终于放下,他以为自己用 “基础属性” 和 “缓冲期” 的逻辑,不仅说服了海伦娜,更守住了自己的 “安全区”。他没有注意到,海伦娜在说 “优先用于呼吸机改造” 时,刻意避开了 “后续应用” 的话题;也没有注意到,屏幕角落的 “原料库存” 弹窗里,澳大利亚钇矿的储备量正在以异常速度增加 —— 那是霍兰德的人在连夜囤积原料,为后续的 “非医疗应用” 铺路。
“我现在就可以开始。” 陈序合上笔记本,走到操作台旁,拿起一支特殊的 “电子笔”—— 这是海伦娜为他准备的,能将文字直接转化为分子序列数据,同步到模拟系统中。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屏幕的缺陷位点上,脑海里浮现出林溪推着轻便呼吸机在花园里散步的画面,指尖开始在电子屏上书写。
“分子链序列:c12h22o11-cao-Y2o3-baco3……” 他一边写,一边轻声念出序列,每一个字符都像在搭建他心中的 “基础王座”—— 他相信,只要守住 “医疗优先” 的底线,只要利用 “渐进性” 的缓冲期,这份 “基础突破” 就能成为守护林溪、帮助难民的 “正义力量”,而非机构争夺权力的工具。
海伦娜站在他身后,看着屏幕上逐渐完整的分子序列,拿出手机,悄悄给霍兰德发了一条消息:“cx-07 已开始超导序列设计,医疗应用为切入点,后续可引导至能源领域。” 发送成功后,她删掉消息,重新露出温和的笑容,走到陈序身边:“序列设计得很精准,模拟系统显示,缺陷位点的稳定性正在提升 —— 你果然是最适合这项研究的‘载体’。”
陈序没有回头,只是专注地书写着,电子笔在屏幕上划过的痕迹,像在他的 “理性王座” 上刻下一道道 “安全” 的印记。他不知道,这座他精心搭建的 “基础的王座”,其实早已被霍兰德和海伦娜盯上 —— 他们要的不是医疗应用的 “缓冲期”,而是利用这份 “基础突破”,搭建属于机构的 “技术霸权王座”;他更不知道,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分子序列,都在为后续的能源垄断和军事转化,埋下无法挽回的伏笔。
操作台的灯光柔和地洒在陈序脸上,映出他眼底的坚定与期待。距离林溪的接应时间还有 4 小时,距离第一批超导样品的制作还有 7 天,距离他发现 “基础王座” 的真相,还有更短的时间 —— 他以为自己坐在 “安全” 的基础王座上,却不知道,这座王座的基石,早已被权力和野心掏空,只等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将他和他守护的一切,彻底颠覆。
电子笔停止书写的瞬间,屏幕上弹出 “分子序列设计完成,稳定性达标” 的提示。陈序长舒一口气,抬起头,看向海伦娜,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第一步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准备医疗样品了。” 他以为自己迈出的是 “安全区” 的第一步,却不知道,这是他坠入更大危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