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引发的审美浪潮,像一场无声的风暴,在高校校园里愈演愈烈。曾经被追捧的 “精致美学” 开始褪色,而陈序笔下的 “灵魂吸引力”,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重塑着年轻人的审美认知。这种变化最直观的体现,落在了林薇身上 —— 作为 A 大公认的校园女神、啦啦队队长,她曾是 “颜值即正义” 的最佳代言人,如今却不得不面对 “旧神陨落” 的尴尬处境。
周三下午,林薇坐在宿舍书桌前,手指反复刷新着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屏幕上的粉丝数停留在 ,比上周少了整整 800 多,而原本每条笔记都能轻松获得的上千点赞,现在最高的一条也只有 300 多,评论区更是冷清得让她心慌。她点开最新发布的一组写真 —— 照片里的她穿着精致的洛丽塔裙子,妆容完美无瑕,背景是学校最出片的樱花大道,放在以前,这样的内容早就被同学们疯狂转发,可现在,评论区里却夹杂着她从未见过的质疑声。
“感觉只是好看,但没什么记忆点,看完就忘了。”
“妆容和裙子都很精致,可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像之前刷到的那个喂猫学长,一眼就能记住。”
“现在看这种纯靠外貌的照片,有点审美疲劳了,反而更喜欢那种有生活感、有灵魂的分享。”
最让林薇刺眼的是一条被点赞了 56 次的评论:“以前觉得林薇是女神,现在突然发现,这种美得空洞的样子,还不如图书馆里认真看书的女生有魅力,至少人家眼里有光。”
“美得空洞”—— 这四个字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扎进林薇的心里。她从大一入学起,就靠着精致的外貌和活泼的性格成为校园焦点:运动会上的啦啦队表演,她永远是 c 位;校园晚会的主持人,非她莫属;就连走在校园里,都会有男生特意绕路,只为跟她打个招呼。她习惯了被关注、被追捧,习惯了自己的照片被当作 “校园风景”,可现在,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她打开微信,看到闺蜜发来的消息:“薇薇,你看到学校论坛的热帖了吗?有人发起了‘A 大最有魅力的人’投票,以前这种投票你肯定是第一,现在前三都是男生,一个是经常在食堂帮阿姨收拾餐盘的学霸,一个是带流浪狗去绝育的社团社长,还有一个是会弹吉他的图书馆管理员……”
林薇赶紧点开学校论坛,那个投票帖已经有了上千条回复。她翻看着投票理由,心里的失落越来越重:“学霸每次看到阿姨忙不过来都会主动帮忙,笑起来特别温柔,比那些只会摆拍的好看多了”“社团社长为了救流浪狗,自己掏了好几百块绝育费,这种有爱心的人才叫有魅力”“图书馆管理员弹吉他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光,那种专注的样子太戳我了”。而关于她的提名,只有寥寥几条,还被淹没在众多评论里,有人说 “林薇是好看,但除了好看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有人附和 “现在不流行这种精致挂了,感觉有点假”。
这时,宿舍门被推开,室友拿着手机走进来,语气带着几分八卦,又藏着一丝同情:“薇薇,你知道吗?咱们班的小雨,之前总被人说普通,现在居然有人追她了!说觉得她每天早上坚持给室友带早餐,还会帮同学补习功课,特别有魅力。还有之前咱们觉得长得一般的那个摄影社男生,现在他拍的普通人日常,在学校公众号上特别火,大家都说他拍的照片‘有温度’。”
林薇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关掉了论坛页面。她想起上周啦啦队训练,以前总有很多男生来围观,给她们送水、拍照,可上周训练时,场边只有寥寥几个人,还都在低头刷手机,讨论着 “今天又看到那个治愈系学长了”“晚上去看社团社长的流浪动物救助分享会”。她甚至听到有男生小声说:“啦啦队表演也就那样,都是些花架子,不如去听学霸讲题有意思。”
这些细节像一根根针,反复刺着林薇的自尊心。她打开衣柜,看着里面一排排精致的衣服、一双双昂贵的鞋子,突然觉得很陌生。以前她觉得,只要把自己打扮得足够好看,就能永远站在焦点位置,可现在才发现,曾经被奉为 “真理” 的审美标准,已经悄然崩塌。那些她曾经不屑一顾的 “普通”,如今却成了被追捧的 “魅力”;那些她引以为傲的 “精致”,如今却被贴上了 “空洞”“虚假” 的标签。
傍晚时分,林薇删掉了小红书上那条争议很大的洛丽塔写真,又点开相册,翻看着自己以前的照片。照片里的她笑容灿烂,妆容精致,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自信。她想起以前总有人说 “林薇就是 A 大的女神”,现在却很少有人这么说了。她知道,属于她的 “时代” 正在过去,就像黄昏时分的太阳,再耀眼,也终会被夜色吞噬。
而这一切的改变,她却不知道原因。她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突然不再喜欢精致的外貌,转而喜欢那些 “普通” 的人和事;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曾经的优势,现在却成了劣势。她只知道,原有的审美秩序已经松动,曾经的 “校园女神”,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 “黄昏”。
林薇关掉手机,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充满了迷茫和失落。她不知道,这场审美浪潮还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她只知道,那个靠颜值就能轻松获得关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