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勐拉迷雾
金融市场的短暂涟漪很快被更大的波澜吞没。陆子昂的失误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湖底更深的暗流开始涌动。不到四十八小时,“新生资本”便调整了策略,不再执着于短线金融狙击,转而开始系统性地质疑李氏集团旗下某主力上市公司近三年的环保合规数据,并通过其影响的财经媒体放出风声,暗示可能存在“系统性隐瞒”。这一击,比单纯的股价打压更毒辣,直接指向李氏的商业信誉根基。
徐静婉看着屏幕上新一轮的负面分析报告,眼神冰冷。陆子昂比她预想的恢复得更快,也更难缠。他迅速从个人情绪的波动中抽身,找到了一个更麻烦的攻击角度。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周雨晴:“让我们的ESG(环境、社会及治理)团队和公关部负责人半小时后与我开视频会议。另外,把集团近五年所有公开的环保审计报告和内部相关文件,全部整理出来,一级权限。”
处理完这项紧急事务,她才点开那份关于“勐拉镇”的加密调查报告。文字很简练,但透露出的信息却带着边境地区特有的混乱与危险。调查员尝试以采购木材的商人身份接触工厂,对方接待礼貌却滴水不漏,只展示合规经营的表面文章。然而,在工厂外围夜间蹲守时,调查员发现了两辆挂有特殊牌照、不属于当地任何已知运输公司的越野车短暂停留,车上人员动作警惕,与工厂保安有明显的默契交接。更棘手的是,报告提到,该工厂与镇上的地方势力关系盘根错节,负责人似乎与当地某个颇具影响力的家族往来密切,进一步调查的难度和风险呈几何级数上升。
【风险过高,建议暂停深入接触,转为远程监控。】报告最后建议。
徐静婉沉吟片刻,回复指令:【同意暂停接触。重点转为以下两项:一,厘清该地方家族的核心成员、产业及与境外资金往来的任何蛛丝马迹;二,利用卫星图像,持续监控工厂区域的车流、物流变化,寻找规律。我们需要更清晰的脉络,而非盲目冒险。】
她刚下达完指令,书房门被敲响。李墨端着杯温牛奶走进来,放在她手边。他扫了一眼她屏幕上还未关闭的加密邮件界面,没有多问具体内容,只是说:“那边情况很复杂?”
“嗯,”徐静婉揉了揉眉心,“比预想的更麻烦,牵扯到地方势力,硬来不行。”
李墨在她对面坐下,神色平静:“正常。陆子昂选择那里,看中的就是这种灰色地带的保护色。我已经让集团在东南亚的分公司,以考察投资环境的名义,派人去那个镇子的上级市政单位进行接洽了。明修栈道,配合你的暗度陈仓。”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环保合规的指控,我来处理。李氏在这方面投入不小,底子干净,不怕查。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我们的标准再公开透明化一次,反而能加分。”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久经商海锤炼的沉稳与自信,仿佛陆子昂掀起的不是惊涛骇浪,而只是一阵需要利用的风。
徐静婉看着他,心中那根因边境调查受阻而略微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些。她端起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舒缓了疲惫。
“看来,”她放下杯子,目光重新投向屏幕上复杂的局势图,“他调整了策略,我们也得跟上节奏了。金融、舆论、地下据点……这场仗,战线越来越长了。”
李墨微微颔首,眼神锐利:“那就一条战线一条战线地打过去。他输不起时间,而我们,”他看向她,声音笃定,“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