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壹型”的测试成功,如同在华国最高决策层的心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林越并未因此急于将这柄神兵利器公诸于世,亮于天下。他深知,过早暴露底牌,只会引来更疯狂的觊觎与围攻。真正的战略家,懂得在关键时刻才亮出獠牙。眼下,他更需借助这股由内而外勃发的信心与力量,进一步夯实根基,将荆南这片基业,打造成真正的铁壁铜墙。
于是,一系列更深层次、更具开创性的新政,伴随着“惊雷”带来的底气,开始在华国境内全面铺开,其声势与影响,远超之前的科举与农政。
其一,军政革新——“府兵制”与“讲武堂”。
面对北方强大的军事压力,单纯依靠常备军不仅耗费巨大,且难以应对多线作战。林越与王统领、蔡文姬等人反复商议后,决定借鉴历史经验,推行具有华国特色的“府兵制”。
此制度核心在于“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保障现有“先登营”、“锰钢弩营”等常备精锐的同时,于各郡县择选家境殷实、身强体健之农户,授予其一定永业田(免税或低税),平时务农,农闲时由郡县兵曹组织进行军事训练,战时则自备部分器械(如刀盾、弓矢)应召入伍,编入各军。
此举不仅大幅减轻了中央的军费负担,更能快速动员起一支数量可观、且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后备力量,使华国具备了更强的战争潜力和持久作战能力。政策一经颁布,那些分得田地、获得身份的“府兵”之家,对华国的归属感与扞卫之心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为培养基层军官,提升军队整体战术素养,林越下令在零陵书院内,增设“讲武堂”。由王统领及军中宿将担任教官,从各军及府兵中选拔优秀苗子,系统学习兵法韬略、阵型变化、新式武器操作乃至基础文化。林越甚至亲自编写了《步兵操典纲要》与《连排级战术浅析》等教材,将现代军事管理的理念融入其中。讲武堂的设立,标志着华国军队开始从依靠将领个人勇武和经验,向专业化、体系化迈进。
其二,经济命脉——“华元”与“官营工坊”。
随着商贸日益繁荣,以物易物和多种货币(五铢钱、布帛、甚至金银)并行的混乱局面,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在度支司大乔的主持下,经过精心准备,华国正式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华元”。
“华元”以铜为主,掺以少量锡、铅,铸造精美,规格统一,正面为“华”字,背面为稻穗与铁锤交叉图案,象征农工之本。其价值与粮食、食盐挂钩,由官府保证其信誉和兑换。同时,林越凭借超越时代的金融知识,设立了“华国金库”,负责货币发行、储备和管理,并尝试推行“盐引”、“茶引”等信用票据,以促进大宗商品交易。
“华元”的推行,迅速统一了境内市场,方便了交易,更将经济命脉牢牢掌控在国家手中,为未来的战争储备和宏观调控奠定了基础。
此外,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军事核心的产业,如盐场、大型冶铁工坊、惊雷坊、大型船坞等,林越力排众议,确立了“官营为主,民营为辅”的原则。由度支司和工曹直接管辖,实行严格的计划生产与调配,确保战略资源的稳定供应和技术保密。虽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但在强敌环伺的初创阶段,无疑是最稳妥和高效的选择。
其三,文教深耕——“蒙学普及”与“技术奖励”。
林越深知,长久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素质的提升。在零陵书院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他大力推行“蒙学普及令”。要求各郡县、乃至大型村寨,至少设立一所蒙学堂,由官府提供部分补贴,招收适龄孩童入学,学习基础识字、算数以及《华律》常识、农事基础等。教材由书院统一编纂,浅显易懂。此举旨在从根本上扫除文盲,开启民智,为华国培养一代代具有基本文化素养和国家认同的新国民。
对于能工巧匠和技术创新,林越更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设立了“格物奖”与“巧匠爵位”,对于那些在农具、军械、水利、医药等领域做出突出改进或发明的工匠、医者乃至农夫,不仅给予重金奖赏,更可授予不等的爵位(非世袭,享俸禄与荣誉),提升其社会地位。政策一出,极大激发了民间钻研技术的热情,各种小发明、小改进层出不穷,虽然大多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却形成了一股推动技术进步的巨大浪潮。
其四,律法完善——《华律》颁行。
在蔡文姬的主持和众多明法科举子的参与下,经过反复修订的《华律》正式颁行天下。这部律法融合了汉律的严谨与林越带来的“法理平等”、“证据定案”等现代理念,条文清晰,刑罚适度,尤其强调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对官吏行为的规范。《华律》的颁行,使得华国的治理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为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这一系列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触及的利益众多,引发的争议和阻力不小。但在林越的强力推动、科举新官的锐意执行以及日益显现的治理成效面前,所有的杂音最终都被淹没在发展的洪流之中。
荆南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田间地头,府兵在操练之余辛勤耕作;市井街巷,“华元”叮当作响,交易井然;蒙学堂内,传来孩童朗朗读书声;工坊矿区,工匠们为了“格物奖”而绞尽脑汁;官衙之中,官吏们依据《华律》秉公断案……
一种蓬勃的、向上的、充满希望的气息,弥漫在华国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正在变得更好,未来值得期待。这种源自底层的认同与拥护,汇聚成了华国最坚固的根基。
林越站在零陵城头,俯瞰着这座日益繁盛的城市,心中豪情与压力并存。他知道,这些新政如同为华国这只雏凤丰满着羽翼,使其能够积蓄力量,抵御风雨。但北方的阴影始终存在,曹操绝不会坐视一个真正威胁其霸业的势力在南方崛起。
“凤翼已丰,只待风起。”他喃喃自语,目光投向北方,那里,酝酿着的风暴,终将席卷而来。而华国,必须在那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