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领率领的两千华国精锐,其中半数装备了锰钢板甲和弩箭,以急行军的速度驰援武陵南部。他们抵达时,兀突骨的蛮族前锋已经逼近黑苗寨外围的一处华国新筑堡垒。
这座堡垒位于一处山隘口,完全由水泥浇筑而成,墙体厚实,并设置了交错分布的射击孔。守军仅有三百人,但凭借着堡垒之利和部分装备的锰钢弩,已经打退了蛮族数次试探性进攻。
王统领的到来,立刻稳住了防线。他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将主力隐藏在堡垒后方山谷中,命令堡垒守军继续示弱,吸引蛮军主力来攻。
兀突骨性格彪悍,见堡垒久攻不下,心中焦躁,又听闻援军已到(但不知具体数量和装备),决定集中兵力,一举拿下这个钉子。
“儿郎们!攻破这个汉人的乌龟壳,里面的盐巴、铁器、布匹,任凭取用!”兀突骨挥舞着沉重的铁蒺藜骨朵,大声吼道。
数千蛮兵发出震天的嚎叫,如同潮水般向堡垒涌来。他们顶着简陋的木盾、藤牌,冒着堡垒中射出的稀疏箭矢(守军依令佯装力竭),快速接近城墙。
就在蛮兵大部分进入堡垒前方两百步以内的最佳射程时,王统领果断下令!
“锰钢弩营!三轮齐射!放!”
隐藏在堡垒侧后山脊上的五百锰钢弩手,同时扣动了扳机!嗡——!一片令人头皮发麻的弓弦震响!五百支特制的三棱锰钢箭矢,如同死亡的蜂群,带着凄厉的破空声,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精准地覆盖了冲锋的蛮族队伍!
“噗嗤!”“啊!”
箭矢落下,瞬间造成了恐怖的杀伤!蛮兵手中的木盾、藤牌在强大的穿透力面前如同纸糊,被轻易洞穿。身着皮甲的蛮族勇士,更是如同被收割的麦子,成片倒下。三棱箭头造成的伤口极难愈合,中箭者非死即重伤!
三轮齐射过后,堡垒前方已然尸横遍野,蛮族的冲锋势头为之一滞,士气遭受重创!
“这是什么箭?!怎么能射这么远?!这么狠!”兀突骨目眦欲裂,他亲眼看到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几个头领,连人带盾被射穿,当场毙命!
还没等蛮兵从这轮打击中回过神来,堡垒正面和两侧的射击孔内,也爆发出更密集的弩箭!原来守军之前一直在隐藏实力!此刻,普通的钢弩和剩余的锰钢弩一同发射,形成了交叉火力,将陷入混乱的蛮兵进一步压制。
“撤退!快撤退!”兀突骨见势不妙,虽然心中不甘,但也知道再强攻下去只是徒增伤亡,只得咬牙切齿地下令退兵。
蛮军丢下数百具尸体,狼狈后撤。华国军队初战告捷,凭借装备代差和地利,以极小的代价重创了来犯之敌。
与此同时,零陵城内,林越和蔡文姬正在与阿朵进行一场严肃的谈话。
“阿朵,你在零陵这些时日,觉得我们华国如何?我们是那种会无故欺凌你们蛮族,抢夺你们土地,杀害你们族人的恶人吗?”林越平静地问道。
阿朵咬着嘴唇,摇了摇头。这些天,她亲眼看到了零陵的繁华有序,感受到了书院里自由求知的氛围,也见识了华国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与兀突骨叔叔和祝融阿姨口中那些凶残的汉人形象,截然不同。
“可是……可是兀突骨叔叔他们,已经打过来了……”阿朵的声音带着难过和迷茫,“死了好多人……”
“战争,从来都不是我们挑起的,阿朵。”蔡文姬柔声道,“我们愿意分享医术、农具,愿意公平交易,是希望双方都能过得更好。但祝融夫人似乎并不相信我们的诚意,选择了用刀兵来回应。”
林越拿出一封刚刚写好的信,递给阿朵:“阿朵,这是我想写给祝融夫人的信,再次阐明我的立场,并希望能停止这场无谓的战争。但我知道,空口无凭。所以,我想请你,以你黑苗寨公主的身份,也写一封信给你的祝融阿姨,告诉她你在零陵的所见所闻,告诉她我们并非敌人。你的话,或许比我的更有分量。”
阿朵看着那封信,又看了看林越和蔡文姬诚恳的眼神,内心挣扎着。她想起了寨中族人因为华国医者而存活的笑容,想起了零陵街上百姓安宁的生活,也想起了战场上死去的蛮族勇士。
最终,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好!我写!我要告诉祝融阿姨,林越城主和这里的人是不一样的!打仗只会死更多的人,让我们永远贫穷、生病!我们应该像黑苗寨和华国这样,做朋友,做交易!”
阿朵拿起笔,虽然字迹依旧稚嫩,但却无比认真地开始书写。这封融合了少女真情实感与亲眼见证的“家书”,或许将成为打破南疆僵局,撬动祝融夫人内心坚冰的那一根关键杠杆。
南线的战事暂时稳定,一场外交与心理的攻势,随着阿朵的家书,悄然启程。而北面夷陵的战火,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炽烈,即将迎来决定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