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宣布独立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在已然沸腾的荆襄局势中引发了剧烈的连锁反应。
最先感受到冲击的,是近在咫尺的长沙太守张羡。当零陵信使将那份措辞强硬、宣告独立并呼吁长沙携手抗曹的文书送到他面前时,张羡惊得差点从坐榻上跌下来。
“疯了!林文渊疯了!”他拿着文书的手抖个不停,“螳臂当车,自取灭亡!这是要拉着我长沙一起陪葬啊!”
其子张怿更是跳脚大骂:“父亲!零陵自寻死路,我们万万不能与之牵连!应立即上表许昌,不,上表曹公,表明我长沙忠心,与零陵叛逆划清界限!”
然而,阿石带来的另一条消息,却让张羡陷入了更深的纠结——零陵并非毫无准备,其与交州士燮的贸易通道已然打通,获得了急需的铁矿补给,并且,零陵正在加紧研制一种“足以撼动城墙”的新式武器!
是彻底倒向看似不可战胜的曹操,还是赌一把,与这个屡创奇迹、似乎还有底牌的零陵捆绑?张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之中,长沙的动向,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消息传至襄阳,刚刚接收完荆州降卒、志得意满的曹操,闻报后先是一愣,随即怒极反笑。
“好个林越!好个零陵!竟敢自立?真是不知死活!”曹操将零陵的檄文掷于地上,眼中杀机毕露,“原本还想给他一个机会,调其入朝,徐徐图之。既然他自绝于天下,就休怪老夫无情!”
他看向麾下众将:“谁愿为先锋,替老夫踏平这不知天高地厚的零陵?”
然而,谋士程昱却出列劝阻:“明公息怒。零陵癣疥之疾,疥癣之疾耳。如今刘备南逃江夏,与孙权勾结,其患更急。且我军初定荆州,水军尚需整合,粮草转运亦需时日。不若先遣一使,持刘琮手令,前往零陵,斥其悖逆,令其束手来降。若其不从,再兴兵讨伐不迟。亦可借此试探江东孙权态度。”
曹操冷静下来,觉得程昱所言有理。如今首要目标是追击刘备,震慑孙权,零陵虽可恶,但地处偏远,确实可以稍缓一步。他遂派使者前往零陵,同时下令加紧训练水军,筹备东进之事。
零陵,面临着自立后的第一次外交考验,也是生死考验。
曹操的使者趾高气扬地进入零陵城,带来了刘琮(已被迫表奏曹操为丞相)的“诏令”和曹操的“劝降书”,言语间极尽威胁利诱,要求零陵立刻取消独立,献上水泥、纸印等技术及所有军械,林越、刘度等首脑需自缚前往许昌请罪。
行台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使者傲慢的态度,让所有零陵官员都感到屈辱。
林越端坐主位(刘度已明确表示一切由他决断),面无表情地听完使者的宣读,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刘琮孺子,弃土降贼,有何资格对我零陵发号施令?曹操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屠戮百姓,天人共愤!我零陵上承天命,下应民心,自立以抗暴政,何罪之有?”
他站起身,目光如电,直视那使者:“回去告诉曹操,零陵之土,寸步不让!零陵之民,誓不为奴!他若想来,便让他提兵来战!我零陵十万带甲之士,已磨利刃,备强弩,正欲以曹贼之血,祭我独立之旗!”
“你……你敢……”使者被林越的气势所慑,脸色发白,语无伦次。
“滚!”王统领一声暴喝,如同雷霆,两名甲士上前,毫不客气地将那瘫软的使者架了出去。
驱离曹操使者,意味着与北方的最后一点缓和余地也彻底消失。零陵,已毫无退路。
送走使者后,林越与蔡文姬、王统领、大乔等核心人物进行了一次绝密会议。
“独立之名已立,然需有与之匹配之实。”林越沉声道,“我们需要一个更能凝聚人心、区别于汉魏旧制的名分与制度。”
蔡文姬沉吟道:“昔日周室衰微,诸侯霸主亦需尊王攘夷之名。今汉室名存实亡,曹操篡逆之心昭然若揭。我等既立志抗曹保民,或可……借鉴古制,另立新朝?”
这个提议极为大胆。另立新朝,意味着彻底与过去割裂,开创一个全新的纪元。
林越眼中精光一闪。他深知,在乱世,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政权名号至关重要。他思考良久,结合零陵地处南疆、以技术和新政立基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构想:
“汉祚已倾,曹魏篡逆。我零陵据荆南,承华夏衣冠,续文明薪火,当另立乾坤,以安黎庶。我意,立国号为‘华’,取华夏重光之意!暂不设帝号,尊刘府君为‘摄政王’,总揽国事。设‘大执政官’一职,由我暂领,处理日常政务军务。国都仍定零陵,改元……启明!寓意开启南疆文明之新纪元!”
“华”之国号,既表明了对华夏正统的继承,又区别于汉、魏,带有一种革新与光复的意味。“摄政王”尊刘度,是出于稳定和过渡的考虑,而“大执政官”则明确了林越的实际领导地位。“启明”年号,更是直指零陵追求知识与光明的核心理念。
这个构想,获得了核心层的一致同意。刘度对此也无异议,他深知自己能力有限,能得“摄政王”尊号,已是林越念旧情。
建安十三年冬,零陵城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立国仪式。虽然没有繁文缛节,但当“华”字大旗在城头升起,当“启明”年号正式颁布,当林越以“大执政官”的身份向三郡军民宣誓,将带领“华国”抗击暴魏、守护疆土时,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使命感,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他们不再是无根的浮萍,不再是等待被征服的羔羊。他们有了自己的国号,自己的年号,自己的领袖,以及为之奋斗的目标——让“华”之光芒,在这南疆之地,生生不息!
然而,立国的喜悦还未散去,前线紧急军情再度传来:曹操在稳定襄阳后,任命降将文聘为先锋,率荆州水军万余,沿沅水南下,兵锋直指辰阳!这是“华国”西北门户,一旦有失,敌军便可长驱直入!
同时,探子回报,江东孙权在鲁肃、周瑜等人的劝说下,已决定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但同时也加强了对柴桑、鄱阳的防守,对西面的“华国”依旧虎视眈眈。
新生的“华国”,在诞生之初,便陷入了北有强魏压境,东有吴国觊觎的绝险之地。
林越站在零陵城头,望着北方,目光冰冷而坚定。
“来吧,曹操。就让这辰阳,成为你‘华’国立威的第一块试剑石!”
(第三十九、四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