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承平只是说了一句灵珠可以滋养灵魂,建议放入死者的口中,甚至都没有解释原因,就已经引起了大家关注,包括年轻王爷在内的所有人都将丁承平仔细的打量了一番。
虽然他年纪不大,二十五岁,但长相容貌着实俊俏,称得上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他说出的话别人就信。
但信归信,年轻王爷看丁承平的眼神有些玩味,且并没有再次与他搭话。
王员外非常郑重的收起夜明珠,鉴宝会继续进行。
金掌柜从木箱子里拿出的第三个宝贝是一幅字画。
丁承平想起彭老爷在家里的时候曾经再三告诉过他,在鉴宝会那里,你没有资格去鉴别宝物的真假,而只有出价的权利。
当时丁承平还不太理解,没有鉴别真假的权利,那我买来一幅伪作能起到什么作用?那谁又有这个资格去鉴定真假?
现在知道了。
金掌柜拿出字画之后首先是呈给了王爷。
年轻王爷也不客气,将画卷拉开,放在桌子上首先予以点评。
“嗯,这是一幅山水画,用笔是典型的浅绛法,用色也极为讲究,这作品的风格我一看就知,北边赵国的着名诗人李维。这幅应该是他早期的作品,虽然技艺尚不成熟但也足够优秀。对了,李维最着名的作品《辋川图》就正藏在府中,关于《辋川图》还有一个治病救人的典故不知诸位听没听过。”
众人连忙表示没有。
王爷高兴的点了点头,喝了一口桌上的茶润了润喉咙,清脆的说道:
“此事说来简单,北朝(指北方的赵国)一官员在汝阳县任职。由于政务繁忙,加上操劳过度,常常感到头脑昏眩、胸闷难耐。为此,他找了好几个名医进行治疗,服下了很多药物,可是病却一直不见好,所以心中烦恼。”
“有一天,他的朋友拿着一幅李维的山水画《辋川图》给他看,并说:看了这幅画,你的病就会好,我曾用它治好过几个病人哩!”
“那位官员听后半信半疑:一幅画怎么能治病?但也忍不住好奇地展开画卷,眼前顿时展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山峦低谷,山峦间云飞水动,令人观之如临世外桃源,心旷神怡。这一看之下,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画!好画!妙极了!”说完,他便命人把画挂在大厅中堂,心想:且不论它能不能治好我的病,这样的画只要能看着它,就死而无憾了。
从此,那官员病卧于床,每天细细观画。渐渐地,每当他看到这幅山清水秀的《辋川图》,读着画中优美的诗句时,就好像自己已经离开了病床,一步步走进了那迷人的画中境界,呼吸着那山谷中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那森林深处传来的阵阵鸟鸣,面对着这幽静宜人的大自然美景,不由得使他神清气爽,心境开朗,感到浑身充满了青春活力。
经过多日的“画中游览”,他的病不药而愈。
而这就是《辋川图》治病救人的典故。
年轻王爷极为开心的讲述了这个故事,毕竟这幅作品如今被他珍藏在家中。
丁承平也被这个故事勾起了兴趣,想去王爷家中欣赏一番《辋川图》到底是怎样的神奇,连带着对眼前这幅同为李维的作品也起了莫名好感。
估计在场的其他几人都是相同意思。
在王爷点评之后,坐在他右侧的官员拱了拱手,有些焦急的问道,“不知金员外此画作何价格?”
金员外看了一眼众人,微笑着说:“一百两起,上不封顶,大家竞价。”
三个宝物是三种完全不同的销售方式,这让丁承平大感新鲜。
金掌柜拿出来的第一件宝贝——眼镜,明显就是为王爷个人准备的,直白点就是无偿赠送给王爷本人,其他人只有睁眼瞧的份。
第二件宝贝——夜光珠,并不是价高者得,而是谁想要谁得,大家商量着来。四千三百两的四千两是提供灵珠本人的酬金,而三百两是金掌柜的利润,但金掌柜为其背书保证物品的价格与真实,换句话说,改日你不想要这个珠子了,可以退还给金掌柜,他会以四千两的价格回收。
而这第三件宝贝——北朝某诗人的画作,则是所有人竞拍,价高者得。一旦藏品被大家喜好而形成疯抢状态,那么金掌柜本人会赚的更多。
这大夏朝的鉴宝会虽然参与人数不多,并且有着诸多规矩,但竞拍方式反而让丁承平觉得很合理。尤其是第二种方式,卖宝的人为你背书,你能随时用购买价格返还给他,这点太让购买者心安了。
其实还有第四种方式,今日丁承平没有遇到。
但在来之前,彭老爷就已经讲述给他听了:小圈子里的某位成员,比如彭老爷如果缺钱,可以出卖一幅自己的画作,然后标价三千两,会有人以三千两的价格购买,其实就是他借你钱周转,等你渡过难关再想办法偿还这次人情。
彭老爷家里如今珍藏的那幅《墨竹图》就是这种方式购买而得,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对方也没有偿还这次人情。
一般来说能进入这种小圈子里的,都是重视承诺讲信用的人,否则略微有些问题就会被踢出去再也进不来,为了区区几千两银子而失去这个圈子的认可那更加得不偿失。
所以这也是彭老爷坚信,将来如果彭家出了什么状况,拿着这幅画作去找人家或者是他的后人一定能得到“帮助”的原因。
做生意到了一定程度,你的信用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钱甚至你的性命,否则你的生意永远只能是小打小闹,这都是事后丁承平才想到的。
说回到房间里的画作竞拍。
丁承平虽然也对这幅李维诗人的早期作品感兴趣,但自知身份,自始至终没有报价。
最终被绿袍的七品官员以七百五十两的价格拿下,丁承平知道,是几名员外郎有意承让的结果,真要比拼财力,这名七品官员的俸禄可不够跟这几位富家翁比。
稍微有些遗憾的是,年轻王爷虽然好几次认真的审视过自己,但自始至终没有跟自己再说过话,也没有询问过自己的名字。
丁承平知道自己肯定在王爷那里留下了记忆,但这个记忆是好是坏,对彭家有利还是有害,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这真是:
强行出头秀自身,
贵人轻笑审视真。
春风不度无名客,
是福是祸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