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门相送丁郎去,烟水桃花去路迷。
在大门口看着丁承平的轿子逐渐离开,彭大小姐第一次感受到分离相思之苦。
虽然知道分开不过数日,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每一次亲人出门都会提心吊胆,因为你无法估计能否安全回家。
不过为母则刚。
如今肚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彭大小姐没有感伤太长时间,坐在暖烘烘的绣房给未出生的宝宝织袜子,给郎君绣一件新的贴身衣裳用去了她的全部心思。
小翠、小丫等丫鬟也坐在一旁纳鞋底,说着女儿家的悄悄话。
感受着炉子带来的暖气,看一眼窗外,思绪却飘到了空中,檀郎要四日后才能回家。
而此时丁承平正在前往邻县的路上。
经历了一次乘坐马车的欲哭无泪之后,丁承平发现还是轿子香。
大夏国的冬天虽不下雪,但阴雨绵绵,湿冷的天气让人难以忍受,也导致所有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深浅不一,一踩下去带一脚泥。
从上坪镇前往县城的道路并没有修葺官道,只是行人走多了自然而然形成的山路或者田间小道。
所以天热的时候是硬邦邦的,一刮风,四处飘荡着灰尘;而一下雨又是像如今这样的泥泞不堪。
之所以说乘坐马车不如轿子香,明明马车速度更快,但彭老爷或者大管家包括之前彭大小姐出门都是乘轿。
以前还以为是马匹珍贵,当然这也是原因,因为大夏国不产马,难得的好马都在军队中服役,普通百姓见都见不到。
哪怕就是那些劣等马,比如彭家这辆唯一的马车,马匹眼可见的瘦小,速度慢,耐力也有限,但其价值以购买力来衡量也相当于后世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豪车。
塞车的马自达?甚至换不到一副好一点的马鞍。
但彭家主子们出门还是更喜欢乘轿而不是贵重的马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道路实在太烂了。
要想富,先修路。
如今生活在红旗下,城市街道是清一水齐整柏油或是沥青路的现代人感受不到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也就只有穿越到这个时空的丁承平才会如此忧心忡忡。
可修路的耗费是天文数字。
不说现代社会的高速路,哪怕仅仅是用夯土把路段给修齐整,你需要的人力物力就不可计数,区区一个彭家,你别看着光鲜亮丽,但真要修起路来,估计一百里地就能让其倾家荡产。
所以在大夏国,能承担得起修路的只有官府。
上坪镇到晃县虽然没有官道,但晃县去往邻县的马路是修葺的官道。
走到官道上之后的感觉与田间小路就完全不一样了,轿子都稳了许多,虽然还是有些轻微的摇晃,但明显能感受到与之前大幅度摇摆的区别。
毕竟官道都是用土砸实的夯土,有的地方还要使用熟土和米浆,把土烧一遍,这样才不会生虫或草,用米浆是因为可以将夯土砸得更加紧密。
有些地方的官道还会比周边的马路地势稍微高一些,这可以用来排水,免得下雨将官道冲毁冲塌。
其中会耗费多少人力与材料,想想都可怕,古代社会修运河、修河堤、修长城、修宫殿,动不动就需要几十万人,丁承平打了个冷颤,算了,这种事也就只能想想,没有官府的投入,仅凭个人能力想要实操起来绝对不可能!
盖着厚厚的棉被,在一颠一颠的平稳节奏中,原本在胡思乱想的丁承平慢慢的睡着了。
在大夏朝,驿站规定马匹日行七十里;乘轿没有固定时速,但一般来说日均前行30-40里。
但遇到像如今这种寒冷、下雨、冰冻天气,能前行个三十多里属于极限,轿夫也是人,也是会累的。
石门县城与晃县大概80里地,当天清晨出发,直到第二天戌时才赶到(晚上19点多),县城的打更人都已经开始了第一轮打更。
还好如今是太平岁月,不需要宵禁,否则这天寒地冻的只能再次夜宿郊野,昨日就是在野外的一家客栈住宿,丁承平一宿没睡着。
进城,找到一家客栈。
吃饭,洗漱,歇息,静待第二日的鉴宝会。
次日一大早,丁承平就在客栈一楼大厅等候彭老爷了。
其实他还去外头转了一圈,感受下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别。
石门县要比晃县更为发达与繁荣,主要是有河运的存在。
当今时代的水运系统发达得超出丁承平的意料,他只是见到了某一个县城的小码头,就已经被往来频繁的船只与码头上数以千计忙忙碌碌的人流所感慨。
大夏朝十六个郡水道总长度超过3万公里,漕运、商运、民用全面铺开。尤其是国都——楚城的城市结构几乎就是围绕河道设计的。
五大水系:巫水、渠水、?水、酉水、辰水,贯穿整个国家,而这五大河流也构成了大夏国各主要城市交通的主干线。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与其他两国不同。
船,不再只是从A点到b点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空间。
你可以在船上吃饭、喝酒,甚至听戏、结交朋友;更有文人墨客喜欢在船上设宴,作诗,欢愉。这种“舟行即生活”的理念,是大夏国独有的韵味。
这也是为什么赴京赶考的学子们比如张恒之宁愿包个大圈,花三个月的时间也要乘船而行的原因。
而与夏国并存的其他两国,武国国土多山地丘陵,所以无论百姓还是军人都习惯翻山越岭,也更擅长丛林作战。
北方的赵国国土大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所以陆路交通发达,疾马行军更为普遍。而且赵国西北也有一片草原,是天然的牧场,更盛产马匹,因此军队以骑兵为主。
如此看来赵、武、夏三国各有特点,且相互制衡,才能形成如今短暂的和平岁月。
这真是:
赵骑如风席卷来,闪电雷鸣震九州。
武国精锐藏山林,穿林箭雨无处走。
夏舰迎浪逆风行,楼船索江敌忧愁。
三分兵势各雄壮,鼎足相持天地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