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丁承平哪都没去,只在后院里射箭玩耍。
罗靖岳也没有来找丁承平。
一直熬到青巾军入城之后的第四日,这也是罗靖岳承诺会开放城门,允许城内百姓自由出入的节点。
丁承平带领着展护卫与彭先文来到县衙拜访。
站在县衙门口,丁承平先是整了整衣衫,然后朝着看守的义军门卫拱了拱手:“麻烦通传一声,上坪镇彭家拜访罗靖岳将军。”
门卫打量了一番几人,一句:“稍等。”其中一人就转身进入县衙通报。
不一会儿,那门卫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些恭敬:“监帅有请几位入内。”
丁承平三人跟着门卫踏入县衙。
只见罗靖岳正坐在大堂之上,看到他们进来,起身迎了两步,笑着说道:“丁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丁承平拱手道:“罗兄客气,这几日没敢来叨扰,今日于街市一见,没曾想仅仅数日,民气复振,市肆喧闹,舟车络绎于道。与前几日的惶惶不可终日成鲜明对比,盛况日新,此皆罗兄之功。”
“哈哈哈哈,丁兄之赞,兄愧之矣。”
说是这么说,但罗靖岳的开心简直就写在脸上。
又再恭维两句,吹的罗靖岳喜笑颜开,丁承平感觉此时应该可以谈及自己离开一事了,正打算说话。 ??
就在这时,一名义军匆匆进来,在罗靖岳耳边低语几句。
只见罗靖岳脸色微变,看向丁承平道:“丁兄,这边突然有紧急军务,容我先去处理,咱们稍后再详谈。”
说罢,便匆匆离去。
见到罗靖岳离去的背影,丁承平也皱起眉头,心里涌现出一股不好的想法。
彭先文凑到丁承平耳旁问:“姑爷,此时我们怎么办?”
“你觉得呢?”
“不如我们去后堂暂歇,等罗将军返回。”然后又四处扫视了一眼,用更低的声音说道:“看能否在里头寻到姑爷之前手写的文稿。”
丁承平微微点头。
一行三人往后院走去,在路过“三尺公案”时,几人还刻意瞅了一眼,没见到有文稿式样的物品。
穿过屏风,来到后堂。
没想到后堂居然有义军看守。
几人也就只能规规矩矩的坐在后堂的客椅上等待。
大概一炷香时间,前院传来人声,丁承平知道,是罗靖岳回来了。
几人连忙起身,整理好衣衫。
罗靖岳大步走进后堂,身后还跟着几个被五花大绑衣衫不整且身带伤痕血迹之人。
丁承平定睛一看,被绑者当先一人身穿着七品绿色官服,而身后几人更是旧识——打过交道的张县丞还有唐主簿等人。
“丁兄尚在?那正好,兄弟觉得应该如何处理这几个狗官,还是像前几日那样公开宣布其罪行在菜市口斩首示众?”
听到要将自己斩首,众人惶惶不安,张县丞眼神不断向丁承平示意,满脸的哀求之色。
丁承平略微一思索就知道该如何选择。
彭家本就没有官面根基,经营张县丞与唐主簿的关系已经多年,贸贸然将两人杀害,罗家造反成功倒也罢了;但如果是朝廷收复晃县,彭家又得重新经营朝廷上的关系,那还不如此时将二人救下。
于是开口道:“罗兄且慢,廖县令来晃县任职不足一年,并未听闻有什欺压百姓之举,张县丞与唐主簿更是在晃县辛劳多年,深得百姓爱戴;在我进城那日就曾听闻因为大雨冲毁了河岸堤坝,廖县令亲率众人前往事关现场组织人员救灾,此事应该不少百姓都知晓,如兄弟将深受爱戴的父母官拖出去斩首,恐不会得到百姓支持,甚至引来哗变都有可能,罗兄请慎重。”
原本被抓之人还有在向罗靖岳求饶者,听到这番话后都闭上了嘴。
而原本闭目的知县大人反而睁开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丁承平。
罗靖岳此时却皱起了眉头,有些犹豫。
这些人是由他的部下抓获,在哪里就擒,之前是在做什么当然也已经打探的一清二楚。
眼前这个知县确实在前几日率整个衙门的人前往堤岸救灾,所以他们才能异常顺利的接管县城。
在听闻他们进城之后,廖县令还曾组织人手对他们进行了反击,失败之后才逃离附近乡镇,然后在今日一早被又一批赶来的义军发现,顺便给抓了回来。
本想按之前的套路随意安插个罪名杀之了事,但丁承平的说辞又让他觉得似乎不妥。
见罗靖岳犹豫,丁承平接着说:“罗兄,廖知县是清官,当面杀之肯定不妥。”
“兄弟意思是偷偷的杀?”罗靖岳立马反应道。
丁承平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
有些尴尬的解释:“罗兄误会了,我的意思是青巾军初占县城,正需收拢人心。这些官员在百姓中尚有威望,若能留他们一命,让其为罗兄所用,岂不是两全其美?日后青巾军若有什么行动,他们也能帮衬一二。”
“不必了,我绝不会背叛朝廷,要杀就杀。”
罗靖岳看着廖县令轻轻“哼”了一声。
丁承平也是被气的吐血,深呼吸一口,拱拱手说道:“罗兄,那不如先关押在大牢再从长计议。”
说完还不住的向他使脸色。
罗靖岳见到了丁承平的表情异常,点点头道:“那就先带下去。”
当官员都被带走之后,罗靖岳回过头:“丁兄想说什么?”
见四下并没有其他人,只远处有两名守卫,丁承平忙凑近低声说:“罗兄手上有活着的朝廷命官比死的要强,这可以成为义军与朝廷周旋的筹码。”
“但是那位廖县令不知好歹,而且他活着的话,其他人纵使想要归顺我军也会有所顾忌。”
丁承平能感到罗靖岳对廖知县起了杀心,虽然有些遗憾但此事自己也确实无能为力。
“那罗兄自己看着办吧,弟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嗯,反正先关着,如若真不知好歹,那就别怪我无情。”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罗靖岳在说这句话时眼睛一直在丁承平身上来回巡视。
这真是:
乌纱染血褐茫茫,
赘婿为私劝罗郎,
县丞主簿终得赦,
独留忠魂对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