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前走了几步,将梨枝甩在身后。
“哎。”梨枝还有话没来得及说呢,没想到对方就这么走了。
她盯着人的背影瞧了瞧,嘟囔道:“就在这装吧,我才不信,你心里真能一点想法都没有。”
心里惦记着的最大事情解决,晏观澜今天一天心情都很好。
皇帝来找她时,瞧见的便是这幅景象。
他好笑道:“什么事这么开心?”
晏观澜立刻叽叽喳喳地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帝愣了下。
夏荷的事情,他之前倒是听晏观澜说过,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重视,这么久都还惦记着。
“你把那身契撕了?”
“对呀,”晏观澜双手比划着,“就这样,然后那张纸就裂开来了,嘿嘿,我是不是很厉害?”
皇帝哭笑不得。
“观澜,你可知,身契在官府都是有文书的,你这样撕毁,并不能算是完全解决。”
“啊,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要去官府给夏荷消去奴籍,有了放奴书,才算是成功,你这样胡来,有可能会带来新的麻烦。”
皇帝耐心教导着她,讲诉着其中的关键。
晏观澜听得似懂非懂,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茫然。
皇帝好笑地摇摇头。
罢了,他何必和观澜讲这么多?不过是一件小事,他遣人去代办,用不了多久就能有结果。
“谢谢王叔!”晏观澜美滋滋应下。
真让她学着去做这件事,还是太复杂,只是听着,晏观澜就觉得头疼。
王叔愿意代为处理的话,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皇帝用手指节在晏观澜额头上轻敲一下。
他对着德福,吩咐了句,德福立刻下去办,不一会儿就顺利解决。
晏观澜松了口气。
还好,她还以为自己要好心办坏事了呢。
等放松下来,晏观澜这才想起来,还有石敏达的事没解决。
有了夏荷的教训,晏观澜这次可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而是选择询问皇帝。
“舅舅帮过我,虽然我不太喜欢其他人,但他是无辜的,我不希望他也被牵连,难道就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皇帝挑眉:“你倒是心善。”
“这是我该做的事情呀,王叔,你那么聪明,肯定有办法帮我的,对吧?”
晏观澜趴在他的膝盖上,眼睛不断眨着,小模样看上去还有几分可怜。
皇帝觉得好笑,却还是答应下来了。
“当然,既然是观澜的要求,本王自当尽力满足。”
“王叔最好了!”晏观澜欢呼一声,用力抱住皇帝的手臂,以表达喜爱。
皇帝眼中的笑意就没散过。
每回和晏观澜相处,他总能觉得身心舒畅。
这小丫头,总有办法叫人开心。
晏观澜那只让石敏达一人得到好处的想法,不太现实,石敏达再怎么说,也是石家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想单独把人提出来,几乎不可能。
但让晏观澜不再受石家的气,还是可以的。
只要将石敏达邀入宫中就行。
当天,皇帝特地让人将晏观澜带到御书房偏殿。
晏观澜坐在偏殿椅子上,双腿止不住地晃动,等了许久,才等到了人。
她举起手,对着石敏达的方向挥了挥。
“舅舅!”
石敏达隔着很远就瞧见了人,他快步上前,到了晏观澜身边。
他左右瞧了瞧,小心地观察着周围环境,就连声音都压低了些。
“观澜,在御书房,还是不要这么大声的好。”
来来往往的许多臣子,其中不乏朝中重臣,如此大呼小叫,实在不符合宫中礼仪。
晏观澜点点头,学着他的样子压低声音。
“我知道啦。”
御书房确实不是小孩久待之地,皇帝已提前为她安排好了。
晏观澜走到旁边,从夏荷的手中接过纸鸢,回头去看石敏达:“舅舅,我们去御花园放纸鸢吧。”
石敏达眼神柔和下来,点头:“好啊。”
御书房内气氛严肃,从这走出去时,两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直到顺利离开御书房,这才让人松了口气。
纸鸢随着风,飘到很高的地方。
石敏达低头看向腿边的人,从她的眼中读出了惊讶。
这叫石敏达更加得意。
晏观澜也放过不少次纸鸢,却从来没有一次能放到这么高,她低头观摩着自己的小手,最后捏紧了拳头。
肯定是因为她太小了,要是再能长大些就好了,她也一定能和石敏达一样,将纸鸢放的很高很高。
但这不是她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她现在只需要缠着石敏达,让他将纸鸢放得再高些。
石敏达如她所愿。
两人还没高兴一会,一阵风吹来,纸鸢的线就和树枝缠在一起。
石敏达尴尬地抓了抓头发:“我去将纸鸢取下来。”
“好!”
刚才两人的笑闹声传出去了很远,刚好叫路过的二皇子晏禾听见。
晏禾停下脚步,秀气的脸上写满了不耐。
“御花园里的是谁?”
“回殿下,是四公主和石家少爷。”
四公主。
听见这个名字,晏禾脸上划过一抹厌恶。
怎么又是她?
“殿下,可要绕个地方走?”
“不用,就走这里,我还需避着她不成?”
小太监满脸为难。
还不等他再说些什么,晏禾已经大步往前。
既然拦不住,小太监也只能快步跟上。
离得越近,笑闹的声音就越发清楚,晏禾心头的那股火气就越发旺盛。
他不开心,其他人凭什么开心?
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进,晏禾也瞧见了那位四皇妹。
他的视线如刀般在人的身上巡视,似乎要将人给戳穿。
晏禾嘴角挂着分冷笑。
他这位四皇妹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啊,怎么就让晟王如此惦记着?真是奇也怪也。
晏禾眼中多了几分对人的厌弃,但他依旧没有绕开,而是直直地往前走。
晏观澜也早就瞧见了人,她没见过,自然也不识得。
夏荷常年待在冷宫,一时间也辨别不出。
还是后面的桃枝上前,轻声说:“公主,这位是二皇子。”
二皇子?
二哥?
心里这么想着,晏观澜却没半点要开口喊人的意思。她往前走了几步,将梨枝甩在身后。
“哎。”梨枝还有话没来得及说呢,没想到对方就这么走了。
她盯着人的背影瞧了瞧,嘟囔道:“就在这装吧,我才不信,你心里真能一点想法都没有。”
心里惦记着的最大事情解决,晏观澜今天一天心情都很好。
皇帝来找她时,瞧见的便是这幅景象。
他好笑道:“什么事这么开心?”
晏观澜立刻叽叽喳喳地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帝愣了下。
夏荷的事情,他之前倒是听晏观澜说过,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重视,这么久都还惦记着。
“你把那身契撕了?”
“对呀,”晏观澜双手比划着,“就这样,然后那张纸就裂开来了,嘿嘿,我是不是很厉害?”
皇帝哭笑不得。
“观澜,你可知,身契在官府都是有文书的,你这样撕毁,并不能算是完全解决。”
“啊,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要去官府给夏荷消去奴籍,有了放奴书,才算是成功,你这样胡来,有可能会带来新的麻烦。”
皇帝耐心教导着她,讲诉着其中的关键。
晏观澜听得似懂非懂,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茫然。
皇帝好笑地摇摇头。
罢了,他何必和观澜讲这么多?不过是一件小事,他遣人去代办,用不了多久就能有结果。
“谢谢王叔!”晏观澜美滋滋应下。
真让她学着去做这件事,还是太复杂,只是听着,晏观澜就觉得头疼。
王叔愿意代为处理的话,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皇帝用手指节在晏观澜额头上轻敲一下。
他对着德福,吩咐了句,德福立刻下去办,不一会儿就顺利解决。
晏观澜松了口气。
还好,她还以为自己要好心办坏事了呢。
等放松下来,晏观澜这才想起来,还有石敏达的事没解决。
有了夏荷的教训,晏观澜这次可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而是选择询问皇帝。
“舅舅帮过我,虽然我不太喜欢其他人,但他是无辜的,我不希望他也被牵连,难道就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皇帝挑眉:“你倒是心善。”
“这是我该做的事情呀,王叔,你那么聪明,肯定有办法帮我的,对吧?”
晏观澜趴在他的膝盖上,眼睛不断眨着,小模样看上去还有几分可怜。
皇帝觉得好笑,却还是答应下来了。
“当然,既然是观澜的要求,本王自当尽力满足。”
“王叔最好了!”晏观澜欢呼一声,用力抱住皇帝的手臂,以表达喜爱。
皇帝眼中的笑意就没散过。
每回和晏观澜相处,他总能觉得身心舒畅。
这小丫头,总有办法叫人开心。
晏观澜那只让石敏达一人得到好处的想法,不太现实,石敏达再怎么说,也是石家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想单独把人提出来,几乎不可能。
但让晏观澜不再受石家的气,还是可以的。
只要将石敏达邀入宫中就行。
当天,皇帝特地让人将晏观澜带到御书房偏殿。
晏观澜坐在偏殿椅子上,双腿止不住地晃动,等了许久,才等到了人。
她举起手,对着石敏达的方向挥了挥。
“舅舅!”
石敏达隔着很远就瞧见了人,他快步上前,到了晏观澜身边。
他左右瞧了瞧,小心地观察着周围环境,就连声音都压低了些。
“观澜,在御书房,还是不要这么大声的好。”
来来往往的许多臣子,其中不乏朝中重臣,如此大呼小叫,实在不符合宫中礼仪。
晏观澜点点头,学着他的样子压低声音。
“我知道啦。”
御书房确实不是小孩久待之地,皇帝已提前为她安排好了。
晏观澜走到旁边,从夏荷的手中接过纸鸢,回头去看石敏达:“舅舅,我们去御花园放纸鸢吧。”
石敏达眼神柔和下来,点头:“好啊。”
御书房内气氛严肃,从这走出去时,两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直到顺利离开御书房,这才让人松了口气。
纸鸢随着风,飘到很高的地方。
石敏达低头看向腿边的人,从她的眼中读出了惊讶。
这叫石敏达更加得意。
晏观澜也放过不少次纸鸢,却从来没有一次能放到这么高,她低头观摩着自己的小手,最后捏紧了拳头。
肯定是因为她太小了,要是再能长大些就好了,她也一定能和石敏达一样,将纸鸢放的很高很高。
但这不是她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她现在只需要缠着石敏达,让他将纸鸢放得再高些。
石敏达如她所愿。
两人还没高兴一会,一阵风吹来,纸鸢的线就和树枝缠在一起。
石敏达尴尬地抓了抓头发:“我去将纸鸢取下来。”
“好!”
刚才两人的笑闹声传出去了很远,刚好叫路过的二皇子晏禾听见。
晏禾停下脚步,秀气的脸上写满了不耐。
“御花园里的是谁?”
“回殿下,是四公主和石家少爷。”
四公主。
听见这个名字,晏禾脸上划过一抹厌恶。
怎么又是她?
“殿下,可要绕个地方走?”
“不用,就走这里,我还需避着她不成?”
小太监满脸为难。
还不等他再说些什么,晏禾已经大步往前。
既然拦不住,小太监也只能快步跟上。
离得越近,笑闹的声音就越发清楚,晏禾心头的那股火气就越发旺盛。
他不开心,其他人凭什么开心?
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进,晏禾也瞧见了那位四皇妹。
他的视线如刀般在人的身上巡视,似乎要将人给戳穿。
晏禾嘴角挂着分冷笑。
他这位四皇妹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啊,怎么就让晟王如此惦记着?真是奇也怪也。
晏禾眼中多了几分对人的厌弃,但他依旧没有绕开,而是直直地往前走。
晏观澜也早就瞧见了人,她没见过,自然也不识得。
夏荷常年待在冷宫,一时间也辨别不出。
还是后面的桃枝上前,轻声说:“公主,这位是二皇子。”
二皇子?
二哥?
心里这么想着,晏观澜却没半点要开口喊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