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结拜完毕,孟强和焦玉就高高兴兴地拉着新认的大姐,到后宅去拜见两位母亲。
两位夫人知晓了贺兰容的身世,又听说了她们已经义结金兰,心中大喜。嘴上不住的念叨:“贺兰家有后人了,血海深仇指日可报。”她们要把贺兰容留在庄上,并派人去探听贺兰母亲的下落。
贺兰容想着:若是多些人手帮忙,或许能够快点找到母亲。省下的时间,还能够教结拜的弟妹一些本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贺兰容在二虎庄住了一年有余。孟、焦两家派人一直在寻找贺兰容的母亲的下落。可惜附近的村镇都找遍了,也没有探听到有什么赵姓人家。为此姐弟几人都很着急。
贺兰容报仇心切。既然母亲一时找不到,就下定决心要先去到北国寻找父亲——只有他那里才有着当日黄老贼全部谋反的证据。再加上贺兰家在北国有表亲,正好可以借兵杀进东京,除奸贼清君侧。
孟强、焦玉俩人也十分的赞同。已经十四岁的小焦玉把胸脯拍的啪啪直响:“贺兰姐姐,我愿和你一同前往。咱们姐弟三人,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将来你若要出兵,我就给你做先锋官!”
眼看着拦不住几个孩子,而且孟强已经年过十六,不再是小孩子。两位夫人最终同意了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收拾行装,打点衣裳,还拿了盘缠银两。
三人各自带着兵器,骑马出了二虎庄。
刚往北走了一程,贺兰蓉突然勒住了马头说道:“不妥,两位贤弟妹,我记得当年母亲说过,我父亲走时留下一块佩玉,凭此信物,便可相认。只是母亲如今下落不明,我虽有玉佩在手,却从未见过父亲的模样,我怕即便找到了父亲,也不好言说其中情形。”
孟强和焦玉一听,大眼瞪小眼也觉得有几分为难。
贺兰容思索了片刻,猛然叫道:“对了,我这里还有师父的信件。咱们可以先到东京,找到了包伯父和我那天波府的姑姑。请他们给爹爹写封书信。有着书信为凭,我们就可以相认了。”
孟、焦两人也转忧为喜,连连点头,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三人想到便做,商定之后,一齐掉转马头,取道再次奔东京方向而去。
一路上三人忍着饥渴,日夜兼程。幸而她们马匹都是上好的良驹,跑得飞快,不几日便来到了汴梁城下。
贺兰容看着城墙,不由感慨距离上次来汴京,已经七八年的光景了,汴京城的繁华却好似从前一般。
三人骑马进的西关,先将马匹等物存放在了长升店内,唤来店家和博士好好看管。随后三人未做休息便出了店门。
从城郊来到了西大门前。只见来往的百姓,正围观着城门上的榜文。
仔细一瞧,却见上面绘着贺兰勇、贺兰信的头像。两幅簇新的大白纸上,写着海捕公文。内容便是:捉拿两犯人,可得封官赏银……
别看面上的两张纸是新的,边缘下落了层层叠叠的浆糊和残纸的痕迹。可见这不是第一次张贴告示,而是数十年来,日日有公文挂在这城墙上的。
孟强和焦玉看罢,气的直跺脚。
贺兰容怕这两个小的惹事儿,瞪了两人一眼,说道:“这城墙上的,可不关咱们的事儿,咱们就快快进城去吧。”
三人便夹在进城的商客之中,进去了汴京城门。
汴京城的街里那叫一个热闹。满街的人影,各种买卖十分兴隆。两个小的,本想张望一番,但是带头的大姐贺兰容,并没有理会四周,这径直的向前走去。
俩小将只能紧紧跟随着大姐,还没独自出过远门的小孩儿,有点怕人多。
到了城中的十字街口,路过了西北角的醉仙楼。三人才突然觉得腹内空空的,便准备上楼买些菜食酒水。
想着这酒楼一贯是消息灵通的地方,贺兰容选择坐到了二楼大堂的靠窗的角落里。
酒菜上齐,三人吃喝了一顿,觉得身子都有些热乎了,孟强打开临街的窗子。
二楼敞亮。瞬间四面八方便尽收眼底。孟强高兴的回过头说:“大姐,我们坐在这里吃酒,竟然连街上的风光都能看到,这可真是个好地方!”
贺兰容食量极大,点了点头接着吃饭,但也不忍住的向外张望了起来。
焦玉却是个活泼爽朗的,别人吃菜他只好奇酒。别人吃了个半饱,他咕啾啾几碗酒已经下肚。
酒意上头,她兴奋地拍桌喊道:“大姐,咱们都进了这东京城里头了,现在也吃饱喝足。不如直接去了那太师府里,把那些奸贼抓出来。再进那西宫,逮住那个奸妃。把他们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才叫除奸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