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衣应对得体,既不失礼数,也不轻易许诺。
她让王婉婉准备了一批洒金扇面,亲自题写《侠客行》诗句,作为绯云阁的赠品。
这一举措更引得女子们蜂拥而至,往往为得一把诗扇,不惜多买几件贴身衣物。
而陈府这几日更是门庭若市。
许多文人前来求证诗作真伪,更有想通过陈家结识苏寻衣的。
陈家一一应对,既彰显陈家慧眼识才,又不轻易透露苏寻衣的行踪。
陈公真是幸运,能识得如此才女。
不知可否引荐苏夫人?
陈彦虬听着,心中却暗自庆幸。
与苏寻衣的合作,果然为陈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
然而,在这片热闹之中,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些保守的老学究认为《侠客行》太过豪放,不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更有人质疑女子能否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怀疑是请人代笔。
但这些质疑很快就被淹没在赞誉声中。
特别是当陈府放出消息,说苏寻衣每月都将有新作通过陈家书坊购买时,整个苏州文坛都沸腾了。
每月都有新作?都是这般水准?
若真如此,苏州文坛必将名扬天下。
快,快去陈家书坊预订,无论如何要拿到第一版!
诗笺的价格水涨船高。
最初免费赠送的诗笺,很快被炒到一两银子一张。
还有有苏寻衣亲笔题诗的扇面,更是高达百两银子一把。
在这股热潮中,最开心的当数周少宸和赵世连。
许多人求不得苏寻衣的大作,只好央求自家女眷去绯云阁。
绯云阁的生意因此更加红火,许多女子既来想买诗扇,也顺便定制衣物。
周少宸笑着对苏寻衣说:苏夫人这一首诗,胜过千金推广。
苏寻衣却保持清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们要趁热打铁,但也要谨防树大招风。
她的话很快应验。
就在《侠客行》风靡全姑苏时,一双阴冷的眼睛正暗中注视着这一切。
周永盛捏着一张诗笺,冷笑一声:好个才女,且让你再风光几日。
苏寻衣声名鹊起,但也引来了诸多质疑。
这些声音起初只是零星出现,但在某些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很快形成了声势。
最先发难的是仍旧是苏州文坛的几个老学究。
以严老夫子为首的一批保守派文人,公开质疑《侠客行》的风格与苏寻衣的女子身份不符。
如此豪放洒脱的诗句,岂是一个闺阁女子所能为?严老夫子在文会上公开表示。
依老夫看,定是请人代笔,欺世盗名。
这些言论很快在苏州文坛传播开来。
更有人翻出苏寻衣的商贾身份,说她铜臭满身,岂懂风雅。
周永盛见有机可乘,他指使几个门客四处散播谣言,说亲眼见到有神秘男子夜间出入苏寻衣住的客栈,疑似代笔文人。
又买通几个说书人,在茶馆酒肆讲述才女背后的捉刀人之类含沙射影的故事。
这些谣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
终于,在一场文坛集会上,几个年轻气盛的学子公开提出质疑,要求苏寻衣当场作诗以证清白。
若真是才女,何必躲躲藏藏?
当场作诗,让我们心服口服。
若是代笔,就滚出苏州文坛。
消息传到客栈,王婉婉急得团团转:寻衣,这可如何是好?
那些人分明是故意刁难。
玄清也面色凝重:我已经查清,背后是周永盛在推波助澜。
他买通了几个学子带头起哄。
苏寻衣却异常平静:既然他们想看我作诗,那便作给他们看。
她立即让王婉婉放出消息:三日后,在茶语小筑,苏寻衣将公开接受文坛考验,现场即兴作诗。
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苏州文坛都轰动了。
苏寻衣应战的消息迅速传遍苏州,各方反应不一。
陈家内部首先产生分歧。
三叔公忧心忡忡地对陈彦虬说:彦虬,此事风险太大。
若是苏夫人当场失手,我陈家声誉也将受损啊?
陈彦虬却道:三叔,这正是检验苏夫人实力的机会。
若她真能当场作出佳句,那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他沉吟片刻,况且,我也想知道,她是否真如书仪所说那般才思敏捷。
陈书仪则主动来到客栈:苏夫人,若有需要,陈家可提供一切帮助。
父亲已经请了几位诗坛前辈,到那时会到场为您助阵。
苏寻衣微笑谢绝:书仪小姐好意心领。
但既然是他们质疑我的实力,自然要凭真才实学让他们信服。
赵世连也闻讯赶来,神色担忧:苏寻衣,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那些人是存心刁难,恐怕会出些难题。
赵公子放心。苏寻衣从容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最让人意外的是,王、谢两大世家的公子也表示要前来观战。
王家公子王璟和谢家公子谢瑜都是苏州有名的才子,他们的到场无疑增加了这场比试的分量。
周永盛得知消息后,冷笑不已: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
我倒要看看,你能当场作出什么诗来!
他暗中吩咐心腹:去,找几个厉害的学子,好好苏夫人。
三日期限转眼即至。
比试当日,茶语小筑人满为患。
苏州文坛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场了,就连一些深居简出的老前辈也前来观战。
王婉婉和玄清一早就在茶语小筑安排事宜,
羊腰子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周少宸、赵世连、陈书仪等人也都提前到场,为苏寻衣压阵。
辰时正,苏寻衣一袭淡青罗裙,从容步入茶语小筑。
她今日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书卷清气,令人不敢轻视。
诗会一开始,严老夫子率先发难:苏夫人,既然你说《侠客行》是你所作,那就请以为题,当场作诗一首吧。
众人屏息凝神。
以为题看似简单,实则难在要写出新意,不能落俗套。
苏寻衣略一沉吟,提笔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