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雨丝裹着潮湿的凉意,斜斜地织在巷口,把老槐树的叶子洗得发亮。陈阳站在自家门檐下,手里攥着一把黑色的折叠伞——是去年父亲从外地打工带回来的,伞骨有些沉,伞面印着褪色的山水图案。他抬头望了眼巷口的方向,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五分钟,裤脚却已被飘来的雨雾打湿了一小块。
昨天傍晚分开时,傅星说镇上的新华书店进了新的竞赛辅导书,是省竞赛委员会编的《物理培优冲刺》,两人约好今早一起去买。夜里下了场雨,清晨还没停,雨势不大,却把石板路润得发亮,踩上去能闻到泥土混着槐花香的清润气息。
巷口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地穿透雨幕。陈阳抬眼望去,傅星骑着一辆半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蓝色的雨衣罩在身上,帽子边缘滴着水珠,车把上挂着两个布包,正慢慢往这边骑。看见陈阳,他脚下刹住车,车轱辘在石板路上滑出一小段水痕。
“刚下雨,路滑,骑得慢了点。”傅星跳下车,摘下雨衣帽子,额前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头上,眼睛亮得像浸在雨里的黑曜石,“你等很久了吧?”
陈阳摇摇头,撑开手里的伞走过去:“刚出来。”他把伞往傅星那边倾了倾,遮住他半边身子,“雨不大,不用穿雨衣了。”
傅星嗯了一声,解开雨衣扣子,叠好放进车后座的布包里。他身上穿的还是那件白色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细瘦的手腕,手腕上的红绳已经编好了小半,红色的线绳在雨雾里泛着柔和的光。陈阳的目光在红绳上落了一瞬,便移开视线,伸手握住自行车的后座:“我来推吧,你撑伞。”
“不用,我来推就行。”傅星按住车把,指尖不小心碰到陈阳的手,像被雨丝烫了一下,飞快地缩回去,“你拿着伞,别淋着。”说着,他推着车往前走,陈阳撑着伞跟在旁边,伞面悄悄往傅星那边偏了些,自己的肩膀露在雨里,没多久就湿了一片。
两人并肩走在雨巷里,自行车的轮子碾过积水,溅起细小的水花。傅星推着车,脚步放得很慢,时不时侧头看一眼陈阳的肩膀,小声说:“伞往你那边挪挪,你肩膀湿了。”
陈阳没动,只轻轻“嗯”了一声:“没事,雨小。”他看着傅星的侧脸,雨丝落在他的睫毛上,像沾了细碎的珍珠,眨眼时轻轻颤动,心里忽然觉得这雨下得也不算讨厌,至少这样的雨天里,两人的距离似乎比平时更近了些。
出了巷口,雨势渐渐小了些,天边透出一点微弱的光。傅星跨上自行车,脚蹬在踏板上,回头对陈阳说:“上来吧,我带你。”
陈阳愣了一下,看着自行车的后座,犹豫了一瞬。以前两人也一起骑过车,大多是傅星坐在后面,这次傅星主动让他坐后面,他心里竟有点莫名的紧张。“我……我自己走就行,不远。”
“雨还没停呢,别淋着。”傅星拍了拍后座,“快点,不然等会儿书店人多了,书该被抢光了。”
陈阳不再推辞,轻轻坐在后座上,双手微微攥着衣角,不敢碰到傅星的后背。傅星感觉到他的拘谨,脚下慢慢蹬着车,声音放得很轻:“坐稳了,我骑慢些。”
自行车缓缓驶在柏油路上,雨丝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陈阳撑着伞,伞面刚好罩住两人,他能闻到傅星身上淡淡的肥皂香,混着雨水的清冽气息,还有自行车链条转动时的轻微声响。偶尔遇到路面不平,车身轻轻晃动,他的手臂会不小心碰到傅星的后背,两人都顿一下,却没人说话,只有车轮碾过积水的声音,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骑了约莫二十分钟,就到了镇上的新华书店。书店是老式的砖木结构,门脸刷着暗红色的漆,玻璃橱窗里摆着最新的图书,贴着“新书到货”的红色纸条。傅星停下车,把车锁在门口的梧桐树下,陈阳收起伞,抖了抖伞面上的水珠,两人并肩走进书店。
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油墨香,混合着旧书的纸张气息。书店里人不多,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围着书架翻看图书。傅星径直走向二楼的理科专区,脚步轻快,像早就熟悉了这里的布局。陈阳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蓝色的衬衫在书架间穿梭,像一抹温柔的蓝。
“在这儿!”傅星的声音从书架尽头传来,带着点雀跃。陈阳走过去,看见傅星正站在一个书架前,手里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书,正是他们要找的《物理培优冲刺》。书的封面印着金色的字体,封面上画着复杂的物理公式,看起来就很有分量。
“只剩最后三本了。”傅星说着,又从书架上拿下两本,递了一本给陈阳,“咱们各拿一本,再带一本回去,说不定以后能用到。”
陈阳接过书,指尖碰到书页,纸质厚实,带着新书特有的油墨香。他翻了翻,里面的题型比之前做的真题更难,知识点也更综合,正是他们备战省赛需要的。“这本挺好的,就买这个。”
两人拿着书,走到一楼的收银台付款。收银台是个老式的木制柜台,柜台后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算盘,正在算账。“小伙子,这书是刚到的,卖得可好了,你们眼光不错。”老奶奶笑着说,接过书,用算盘算了算价格,“两本一共十八块五。”
傅星从兜里掏出钱包,里面装着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是他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他数了数,递给老奶奶,陈阳也掏出钱,想和他一起付,却被傅星按住了手。“我来付就行,之前你给我买了真题集,这次该我了。”傅星小声说,眼神很认真。
陈阳没再坚持,收回手,心里暖暖的。付完钱,老奶奶把书装进两个牛皮纸袋子里,递给他们:“拿好喽,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两人谢过老奶奶,拿着书走出书店。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天边透出一抹淡淡的晴光,空气格外清新。傅星把书放进自行车的布包里,回头对陈阳说:“前面有个旧书摊,咱们去看看吧,说不定能淘到好东西。”
陈阳点点头,他知道傅星喜欢逛旧书摊,总能在里面找到一些绝版的辅导资料。两人推着自行车,沿着街道往前走,没多久就看到了那个旧书摊。书摊摆在一棵老梧桐树下,摊主是个中年男人,正坐在小马扎上,翻看着一本旧书。书摊上摆满了各种旧书,有教材、辅导资料,还有一些文学名着,书页泛黄,却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傅星蹲下身,仔细翻看着书摊上的书,手指轻轻拂过书页,像是在寻找什么宝贝。陈阳也蹲下来,陪着他一起看。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落在书页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你看这个。”傅星忽然眼睛一亮,从书堆里拿出一本旧书,书名是《物理竞赛解题技巧大全》,书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书页也泛黄了,但里面的字迹却很清晰。“这本是老版的,我以前在图书馆见过,早就绝版了,没想到这里有。”
陈阳接过书,翻了翻,里面的解题技巧很独特,很多方法是新版辅导书里没有的,对他们备战竞赛很有帮助。“这本不错,很实用。”
“老板,这本多少钱?”傅星抬头问摊主。
摊主看了看,说:“这本是绝版书,要五块钱。”
傅星毫不犹豫地付了钱,把书小心地放进布包里,像得了宝贝一样,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陈阳看着他,也笑了,傅星对学习的认真和执着,总能感染到他。
两人又在书摊前逛了一会儿,傅星又淘到了一本《高等数学基础》,虽然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有点难,但将来肯定能用到。陈阳也淘到了一本《物理实验指导》,里面有很多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他们理解物理概念很有帮助。
离开旧书摊,已经快到中午了。阳光渐渐变得温暖,照在身上很舒服。傅星跨上自行车,对陈阳说:“上来吧,带你去吃馄饨,镇上这家馄饨店味道可好了。”
陈阳坐在后座上,双手轻轻扶着自行车的后座,这次没有那么拘谨了。自行车缓缓驶在街道上,路边的店铺已经开始营业,传来阵阵食物的香气。没多久,就到了那家馄饨店。店不大,里面摆着几张小桌子,已经坐了不少人。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是个热情的阿姨,拿着菜单走过来:“小伙子,吃点什么?我们家的馄饨皮薄馅大,可好吃了。”
“两碗馄饨,多加香菜。”傅星说着,看向陈阳,“你吃香菜吧?”
陈阳点点头:“嗯,和你一样。”
阿姨笑着走开了,没多久就端来了两碗馄饨。馄饨汤冒着热气,里面飘着翠绿的香菜和金黄的蛋丝,香气扑鼻。傅星拿起勺子,舀了一个馄饨,吹了吹,放进嘴里,眼睛眯了起来:“还是以前的味道,真好吃。”
陈阳也拿起勺子,尝了一个,馄饨皮薄而滑,馅料鲜嫩,汤味鲜美,确实很好吃。两人慢慢吃着馄饨,偶尔对视一眼,都笑了笑,没说话,却有着说不出的默契。
吃完馄饨,傅星付了钱,两人走出馄饨店。阳光已经升到头顶,照在地上,暖洋洋的。“去我家吧,把今天买的书整理一下,顺便看看那些旧书里的重点。”傅星说,眼神里带着期待。
陈阳点点头:“好。”
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傅星家的方向走去。傅星家住在镇东头,是一个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种着几棵石榴树,枝繁叶茂。傅星推开院门,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
傅星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看见他们,笑着说:“回来了,快进来,刚炖了糖水,你们尝尝。”
两人走进屋里,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个搪瓷盆,里面装着银耳莲子羹,冒着热气。傅星的母亲给他们盛了两碗,递过来:“快尝尝,刚炖好的,补补身子。”
陈阳接过碗,说了声谢谢。银耳莲子羹甜而不腻,口感软糯,很好吃。傅星也拿起碗,大口吃着,一边吃一边说:“妈,我们今天去书店买了竞赛辅导书,还在旧书摊淘到了两本绝版书。”
“是吗?那可得好好看看,别辜负了这书。”傅星的母亲笑着说,眼神里满是欣慰。
吃完糖水,傅星带着陈阳走进他的房间。房间不大,靠墙摆着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大多是辅导资料和教材。书桌上放着一盏台灯,还有几个笔记本,正是他们之前一起用的天蓝色笔记本。
傅星把今天买的书放在书桌上,开始一本本翻看。陈阳也坐下来,和他一起整理。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把书页照得透亮。傅星翻到《物理竞赛解题技巧大全》里的一页,指着上面的一道题说:“你看这道题,用的方法很特别,和我们平时学的不一样。”
陈阳凑过去,两人的肩膀轻轻靠在一起。他看着题目,仔细琢磨着上面的解题步骤,忽然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比常规方法简单多了。”
“嗯,我也是第一次见这种方法。”傅星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支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解题思路,“我们把这些重点方法记下来,以后做题的时候说不定能用得上。”
陈阳点点头,也拿起笔,在旁边补充着自己的理解。两人头靠得很近,呼吸交织在一起,带着点银耳莲子羹的甜味和纸张的油墨香。傅星写字的时候,笔尖偶尔会碰到陈阳的手,两人都顿一下,然后继续写,耳尖却悄悄红了。
整理完书,已经是下午了。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形成长长的光影。傅星的母亲走进来,说:“阳阳,留下来吃饭吧,阿姨今天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陈阳想推辞,却被傅星拉住了手:“留下吧,我妈做的红烧肉可好吃了,你好久没吃了。”他的指尖温热,轻轻握着陈阳的手腕,带着点恳求的语气。
陈阳看着他的眼睛,点了点头:“好,麻烦阿姨了。”
傅星的母亲笑着说:“不麻烦,你们年轻人学习辛苦,该多补补。”说着,转身走出了房间。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暖意。傅星松开陈阳的手,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编了大半的红绳。红绳比上次见时又长了些,编织的纹路也更复杂了,红色的线绳上还串着一颗小小的银色珠子,是傅星母亲从旧首饰上拆下来的。
“我妈说,串上珠子更结实,也更好看。”傅星说着,拿起红绳,轻轻放在陈阳的手心里,“快编好了,等编完了,就给你。”
陈阳握着红绳,指尖能感受到线绳的柔软和珠子的冰凉,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谢谢你,还有阿姨。”
傅星摇摇头,笑了笑:“跟我客气什么。”他说着,目光落在陈阳的手上,陈阳的手很干净,手指修长,握着红绳的样子,很好看。
两人坐在书桌前,没说话,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阳光。偶尔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和心跳。
晚饭很丰盛,除了红烧肉,还有炒青菜、番茄炒蛋,都是陈阳爱吃的。傅星的母亲不停地给他们夹菜,笑着说:“多吃点,不够还有。”
陈阳和傅星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吃饭的时候,傅星总是把红烧肉里的瘦肉夹给陈阳,陈阳也把青菜夹给傅星,两人的小动作自然而默契,傅星的母亲看在眼里,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吃完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傅星送陈阳回家,两人并肩走在巷口的石板路上,路灯已经亮了,昏黄的灯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下周六就要去辅导班了,你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傅星忽然问,声音轻轻的。
陈阳点点头:“准备好了,辅导资料和笔记本都收拾好了。”
“那就好。”傅星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手电筒,递给陈阳,“晚上走路黑,这个你拿着,照亮。”
陈阳接过手电筒,是一个红色的塑料手电筒,上面印着卡通图案,看起来很旧,却很干净。“你不用吗?”
“我家离得近,不用。”傅星摇摇头,“你拿着,路上小心点。”
陈阳握紧手电筒,心里暖暖的:“好,谢谢你。”
走到陈阳家门口,两人停下脚步。“明天还去图书馆吗?”傅星问,眼神里带着期待。
“不了,明天在家整理一下今天买的资料吧,后天再去。”陈阳说。
傅星点点头:“好,那后天老地方见。”
“嗯,后天见。”陈阳说着,转身推开家门,回头对傅星挥了挥手,“回去路上小心。”
傅星笑着点点头,看着陈阳走进家门,才转身往回走。陈阳站在门后,透过门缝看着傅星的背影,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的路灯下,才关上门。
回到房间,陈阳把今天买的书放在书桌上,又拿出那个红色的手电筒,放在书的旁边。然后,他从兜里掏出那根红绳,轻轻放在台灯下。灯光照在红绳上,红色的线绳泛着柔和的光,银色的珠子闪着微弱的光芒,像一颗小小的星星。
他坐在书桌前,拿起那本《物理竞赛解题技巧大全》,翻到下午和傅星一起看的那一页,上面还留着傅星的笔迹,清秀而认真。他看着那些字迹,想起下午和傅星一起整理资料的场景,想起他认真的侧脸,想起他眼里的光,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软软的,暖暖的。
夜深了,陈阳躺在床上,手里攥着那根红绳,指尖轻轻摩挲着线绳的纹路和那颗银色的珠子。他想起明天要整理的资料,想起后天要和傅星一起去图书馆,想起下周六要一起去辅导班,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竞赛的压力很大,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只要有傅星在身边,只要两人一起并肩前行,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那条正在编织的红绳,就像他们之间的约定,一点点缠绕,一点点收紧,把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路,也照亮着他们共同的梦想。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书桌上,照亮了那本摊开的辅导书和红色的手电筒,也照亮了那颗正在慢慢靠近的心。九零年代的风,带着希望和温暖,吹过巷口的老槐树,吹过两人走过的石板路,也吹向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