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注视感”与“秩序之裁”的冰冷扫描截然不同。
“秩序之裁”是基于绝对逻辑的判定与清理,带着机械般的精准与无情。而此刻从“基态之海”深处弥漫而来的意志,则更加原始、更加浩瀚,仿佛是整个规则基底本身的“本能”苏醒。它没有明确的敌意,更像是一种对“异物”存在的天然“排斥”与“审视”,如同人体免疫系统对入侵病毒的反应,纯粹而直接。
陈麒感觉自己仿佛赤身裸体地暴露在某种亘古存在的目光之下,自身那源自源海的、相对活跃的规则结构,在这片沉寂的基态背景下,显得如此刺眼,如此“不洁”。他甚至能“听”到周围基态规则在那种意志影响下,发出细微的、针对他存在的“排斥低鸣”,那是一种规则层面的不适与挤压感。
不能硬抗!这片基底的体量无可估量,其本能意志绝非个人所能抗衡。必须再次隐藏,或者……找到与之“共存”甚至“沟通”的方法!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织网者”的赠予。“织网者”的力量核心在于“连接”,它当年能试图桥接不同基底,必然对如何与异种规则环境打交道有着独到的理解。
他立刻将意识沉入那点已与自身核心初步融合的“织网者”光点,不再汲取具体的技巧,而是去感悟其最本质的“连接”意境——那并非强行的征服或同化,而是一种寻求理解、建立通道、求同存异的包容性力量。
同时,他全力运转自身的“动态平衡”核心。这一次,平衡的目标不是在自身内部维持秩序与混沌的均衡,而是要在自身(源海规则特性)与外界(基态之海规则特性)之间,寻找一个临时的、脆弱的“平衡点”!他要让自己从一个明显的“异物”,转变为一个可以被基底暂时“容忍”的“中性存在”!
演化适应性介层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运作起来。它不再模拟任何一种具体的规则波动,而是开始尝试“翻译”和“缓冲”。它将自身那相对活跃的规则波动,尽可能地进行“降频”和“钝化”,过滤掉那些对基态之海刺激最强烈的部分;同时,它又小心翼翼地吸收、解析着外界那弥漫的“排斥低鸣”与基态规则底噪,试图理解其运作机制,并反馈给平衡核心进行调整。
这是一个极其精微的过程,如同在绷紧的琴弦上调整音准,稍有不慎,要么自身规则因过度压制而崩溃,要么引动更强烈的排斥反应。
那从深海弥漫而来的原始意志,似乎察觉到了陈麒身上规则状态的微妙变化。那纯粹的“排斥感”略微停顿了一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些许“好奇”与“探究”意味的扫描。仿佛一个懵懂的古神,注意到了脚下沙粒那不寻常的、试图改变自身颜色的小把戏。
压力并未减少,但性质发生了变化。从纯粹的驱逐,变成了带有观察意味的禁锢。
陈麒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他没有进一步的表示,当这“基底之眼”失去耐心,或者判定他依旧是无法相容的“异物”时,毁灭将会降临。
他必须尝试“沟通”!利用“织网者”的“连接”之力!
他回忆起刚才触碰那个几何规则节点时,引发的规则“显化”现象。那个过程,本质上是他的意识(扰动)与节点特性(引信)结合,引导了基态规则的定向显化。
那么,他是否可以将“织网者”的“连接”意念,作为一种特殊的“扰动”,尝试与这片基态之海,或者说与那苏醒的“基底之眼”,进行一次极其初步的、规则层面的“信息交互”?
他不敢传递复杂的意念,那太过危险。他仅仅是将“织网者”光点中蕴含的那股最纯粹的、不带有任何强制性的“连接”渴望,如同发出一段规则的摩斯电码,小心翼翼地、持续地向外扩散。
这段“连接”信息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只表达一种姿态,一种意图:【我在此地,我不同于此地,但我渴望理解,渴望共存。】
信息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荡开微弱的涟漪。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缓慢流逝。周围的排斥低鸣依旧存在,那浩瀚的意志依旧在审视。
就在陈麒以为尝试失败,准备思考其他对策时,一股微弱但清晰的、与之前排斥感截然不同的规则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反向涌入了他的感知。
这信息流并非语言,而是直接作用于规则理解的“概念包”。里面蕴含的信息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这片基底规则的“基础常识”:
【此乃‘沉眠之基’,万物规则之潜渊。】
【活跃者,惊醒沉眠,需付出‘代价’,或展现‘价值’。】
【汝,外来之‘噪’,汝之‘价值’何在?】
陈麒心中一震!成功了!虽然回应的很可能是“基底之眼”某种自动化的底层交互机制,而非其完整意志,但这确实是沟通的开始!
“代价”是什么?“价值”又如何体现?
他立刻意识到,刚才那个几何规则节点的显化,或许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他促进了基态规则向某种有序结构的演化!而对于这片追求“沉寂”与“基态”的海洋而言,任何能引导规则有序、可控显化的“扰动”,或许都具备一定的“价值”,可以抵消其作为“噪音”的负面影响?
他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完全陌生的规则环境下,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自身独特的规则构成,以及“织网者”的“连接”之力!
他再次将意识聚焦于不远处那个仍在缓慢“生长”的几何规则结构。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旁观,而是尝试主动引导!
他小心翼翼地调动着“织网者”的连接之力,并非强行控制,而是如同一个助产士,轻柔地梳理着汇聚而来的基态规则流,帮助其更顺畅、更高效地围绕那个节点进行排列、结晶。同时,他自身的平衡之力则确保这个过程不会因为他的介入而产生剧烈的、不可控的波动,维持着显化的稳定。
在他的辅助下,那个几何规则结构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其形态也变得更加完美、稳定,散发出的规则光辉也纯粹了许多。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向那浩瀚的意志传递出简单的信息:【此,可为‘价值’?我能引导‘潜渊’,有序‘显化’。】
短暂的沉默后,那股意志再次传来回应,依旧简洁、直接:
【可。暂允存留。】
【定期展现‘价值’,维持‘许可’。】
【过度‘噪动’,许可收回,予以‘归寂’。】
随着这股意念,那弥漫在周围的强烈排斥感和审视感,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降低到了一个可以承受的水平。陈麒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张临时的“居住证”,虽然有效期未知,且需要持续“纳税”(展现价值),但至少暂时避免了被立刻“归寂”(湮灭)的命运。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规则层面的舒缓波动),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涌了上来。
然而,他还来不及庆幸,一股极其微弱、但让他灵魂战栗的熟悉波动,如同隔着极厚的玻璃传来的震动,隐隐从“寂静壁垒”的方向传来!
是“秩序之裁”的力量!它似乎并未放弃,正在尝试以某种方式,探测甚至冲击这片“沉眠之基”!
刚刚获得的暂时安全,仿佛又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在这片规则的潜渊之中,危机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