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茶话”正式开业了。
门口摆着张楠精心设计的花篮,电子屏幕上滚动着“开业大吉,第二杯半价”的字样。或许是“书店+奶茶”的概念在这片老城区还算新鲜,又或许是第二杯半价的魔力,居然真的零零散散引来了一些客人。
mostly 是附近大学城的学生,还有几个被装修吸引过来的附近居民。
“老板,你这书店风格好独特啊,古色古香的,跟外面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一个捧着“幽兰拿铁”的女生好奇地打量着书店内部,目光扫过那些新旧交融的书架。
我面上挂着职业假笑:“情怀,主要是情怀。”心里默默补充:希望你别注意到角落里那个对着你奶茶吸管流口水的民国小饿死鬼。
张楠确实是个人才。她不仅很快熟悉了奶茶制作,还能兼顾书店这边的简单咨询,甚至能跟学生顾客聊几句文学作品。有她在前面顶着,我终于能稍微喘口气,躲在书店相对深处的区域,假装整理书籍,实则暗中观察,确保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住客”在白日惊扰到活人顾客。
但平衡是脆弱的。
一个戴着耳机的男生,为了寻找安静角落写论文,抱着笔记本走到了书店最里侧,靠近那扇通往储藏室(以及镇压着《煞骨图》的房间)的小门附近。那里光线相对昏暗,摆放的也多是一些无人问津的、我还没来得及处理的陈旧书籍。
他刚坐下没多久,我就注意到,他旁边书架的阴影里,缓缓渗出了一滩暗红色的、粘稠的污渍,并且开始如同有生命般,向着他的脚边蔓延。
是那个据说死于作坊火灾的“焦糊客”,它似乎对电子设备发出的微弱热量很感兴趣。
我心头一紧,正准备上前找个借口把那男生支开。
却见张楠端着一杯水走了过去。
“同学,这边光线不太好,而且……有点潮,对电脑不好。那边靠窗的位置刚空出来,视野好,还有插座。”她语气自然,笑容温和,恰到好处地挡住了那摊正在蔓延的污渍。
男生抬头,看了眼张楠指的方向,欣然接受:“好啊,谢谢提醒。”
他抱着电脑离开了。那摊暗红色污迹在张楠脚下停顿了片刻,似乎有些“不满”,但最终还是缓缓缩回了阴影里,消失不见。
张楠似乎毫无所觉,转身回来时,还对我笑了笑:“老板,里面积灰有点多,我待会儿打扫一下。”
我看着她平静的脸,心里犯起嘀咕:是巧合?还是……她感觉到了什么?那种不协调感又浮现出来。一个刚毕业的女生,在这种氛围独特的店里,未免也太镇定了一点。
白天的喧嚣掩盖了许多,但并非毫无痕迹。
偶尔,会有顾客反映:“老板,你们家空调开得也太足了吧,冷飕飕的。”
或者:“刚才是不是有什么东西碰了我一下?凉凉的。”
甚至有个小女孩指着空空如也的角落问妈妈:“那个穿着古装的老爷爷为什么一直看着我们呀?”
都被我用“老房子通风好”、“可能是窗帘动了”、“小朋友想象力真丰富”等借口糊弄过去了。张楠在一旁听着,从不插话,只是偶尔会推推眼镜,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那些被顾客指出的“异常”区域。
夜幕,终于还是毫不留情地降临了。
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打扫完卫生,张楠脱下围裙。
“老板,那我先下班了。”
“辛苦了,路上小心。”
店门在张楠身后合拢,将外面世界的最后一丝喧嚣与鲜活彻底隔绝。
几乎是在门锁扣上的瞬间,店内的气氛骤变。
空气仿佛凝固,温度直线下降。白天被压制、被忽略的种种异响、低语、窥视感,如同退潮后裸露出的礁石,清晰地浮现出来。
灯光变得不稳定,明明灭灭。
几个模糊的、带着强烈怨念的虚影,开始在奶茶店与书店交界处徘徊,它们对那里残留的甜腻气味和旺盛的“生人气”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和……渴望。
“新来的……不懂规矩……”
“活人的味道……真讨厌……”
“把那亮晃晃的东西……砸了……”
断断续续的、充满恶意的意念,直接钻进我的脑海。
我知道,这是对我“产业升级”的反弹。白天的入侵,激怒了它们。
我走到书店中央,胸前的黄杨木牌开始持续散发温热,一股无形的力量以我为中心缓缓扩散。这是店主的力量,在与整间书店,以及与那些被收藏于此的“念”进行共鸣和压制。
“安静。”
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在空旷的店堂内回荡。
时代在进步!你们也得与时俱进!
开什么玩笑!以后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不与时俱进,以后你们要搁哪里去!
“安静!!!!!”
那些躁动的虚影微微一滞,但并未完全平息,依旧在边缘蠢蠢欲动。它们的数量,似乎比装修前更多了。刘邦的加持稳固了基石,但活跃度的提升,也引来了更多不速之客。
我叹了口气,知道光靠威慑不够。走到吧台后面,拿出一个精致的陶瓷杯——这是张楠挑选的,用来盛放一款叫“暮色徘徊”的特调奶茶。
我接了点清水,放在吧台上。然后,指尖轻轻拂过杯沿,低声念诵着一段从古老“客录”中学来的、带有安抚和净化意味的调子。这算不上什么高深法术,更像是一种……沟通和协商。
随着调子的起伏,杯中清澈的水,隐隐泛起一丝极淡的、如同暮霭般的灰紫色。
我将这杯水放在奶茶店与书店交界的那片光斑下。
“以此为界,各安其所。”我沉声道,“此乃‘供奉’,非是退让。”
那些躁动的虚影慢慢安静下来,它们“看”着那杯水,似乎在感知其中蕴含的、微弱却纯净的安抚之力。过了一会儿,几个虚影缓缓靠近,它们的身影似乎淡化了一些,围绕在那杯水周围,那种尖锐的敌意减弱了。
这只是权宜之计。
我回到书店深处的书桌前,揉了揉眉心。白天的营收杯水车薪,扣除成本和张楠的工资,所剩无几。祖父的钱依旧是个谜。而晚上的“治安”压力与日俱增。
打开父亲那本笔记,又翻到关于“基石不稳”和“它们躁动”的记录。
“集万千之念,或可续命……”刘邦的话在耳边回响。
光靠安抚和威慑,如同扬汤止沸。
我必须更主动地去“收集”,去理解这些“念”的力量,甚至……去掌控它们。不是为了交易,而是为了生存,为了弄清楚林家背负的到底是什么,为了找到父母死亡的真相。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扇通往储藏室的小门。
《煞骨图》……那里面蕴含的,会是怎样强大而危险的“念”?
而那个看似普通的店员张楠,她的镇定自若,究竟是神经大条,还是……别有隐情?
夜还很长,问题很多,钱很少。
我拿起一支笔,在空白的纸上缓缓画下一个古老的符文。
路,还得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