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旗军127师驻地海鸥城外围的荒草丛中,两道身着天蝎迷彩服的身影伏在地上,与周围枯黄的植被几乎融为一体。
他们是本土近卫军的侦察兵,脸上涂着深色迷彩油,手中握着加装了消音器的侦察步枪,镜头正对准海鸥城方向,仔细观察着城内的动静。
几天前,本土近卫军的卫星监测突然发现,海鸥城区域凭空出现了一支陌生部队的踪迹,可后续多次卫星扫描均被不明信号干扰,始终无法获取清晰情报。为了查清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部队底细,两人被秘密派往一线,执行近距离侦查任务。
“注意左侧岗哨,每十分钟换一次班,配备的是重型机枪。”其中一人压低声音,对着喉头麦低语,同时快速调整望远镜焦距,记录着城内的布防细节,“城内营房密度很高,看训练节奏,不像是临时驻扎的队伍。”
另一人则打开便携式侦查设备,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电波信号,他眉头微蹙:“还是有信号屏蔽,只能确定对方有完善的通讯系统,具体番号和兵力没法摸清。要不要再靠近些,试试渗透到外围铁丝网附近?”
“不行,风险太高。”前者立刻摇头,目光警惕地扫过城墙上的监控探头,“对方的警戒范围比预想的大,刚才那队巡逻兵,离我们只有五十米,再往前容易暴露。
先把现有观察到的岗哨位置、巡逻频次记下来,回去汇总后再制定下一步计划。”
两人不再多言,继续保持着隐蔽姿势,像两只蛰伏的猎豹,静静收集着关于这支“凭空出现”部队的每一个细节,只待夜幕降临,再寻找机会获取更多情报。
夜幕降临,海鸥城外围的一间废弃农村地下室里,微弱的战术手电光划破黑暗。鬣狗特种小队的8名成员陆续归队,他们褪去沾染尘土的天蝎迷彩服外套,围坐在地下室中央的木箱旁,开始汇总侦查情报。
“我负责的东片区,对方岗哨配备的枪械外形很陌生,跟我们已知的各国制式武器都对不上号。”小队成员阿狼率先开口,摊开手绘的简易布防图,“而且他们的战术头盔上有全息瞄准和信息显示模块,数字化程度高得吓人。”
“不止武器,”负责西片区侦查的山猫接着补充,语气带着凝重,“我用热成像仪观察过他们的训练,单兵装备里有实时数据传输装置,连后勤补给车都装了智能调度系统。跟这支部队比,咱们近卫军最精锐的装备都得落后至少5年,往多了说,10年、20年都有可能。”
“正面硬刚肯定没戏,火力和技术代差太大。”队长老豹手指敲了敲木箱,沉声道,“更棘手的是渗透问题——城里的摄像头密度极高,还有那种巴掌大的小型飞行器,全天候巡逻,我试着绕了三次外围铁丝网,每次都被飞行器的红外探测扫到,根本没法靠近核心区域。”
“我还发现他们有信号干扰装置,”负责电子侦查的飞鼠晃了晃手里的设备,“每次试图截取通讯信号,都会被强干扰波压制,连定位都做不到。”
8人你一言我一语,汇总的情报让地下室的气氛愈发沉重。
老豹收起布防图,关掉战术手电,只留下一点微弱的应急灯光:“目前看来,硬闯和渗透都走不通,先把这些情报加密传回去,等指挥部下一步指令。
在这之前,咱们分成两组,继续在外围蹲守,重点观察他们的人员和物资进出规律,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
鬣狗小队的飞鼠刚打开加密传输设备,指尖还没触到发送键,地下室的通风口突然传来“嗡嗡”的轻响——几架巴掌大的超小型无人机悬在半空,机身的红光扫过众人,紧接着,地下室的铁门被“哐当”一声踹开,一群身着21式迷彩服的士兵迅速涌入,枪口齐刷刷对准屋内,数架“黑刺”无人机则在门口低空盘旋,形成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不许动!”带队士兵的声音冷冽,“你们的通讯信号早就暴露了。”
鬣狗小队的8人脸色骤变,他们这才反应过来,从侦查开始就已经落入了对方的圈套——127师的技术人员早通过异常通讯信号锁定了方位,那些超小型无人机更是一路跟踪,将他们的行踪摸得一清二楚。
此刻,127师师部内,师长秦战正盯着监控屏幕,画面里清晰地显示着地下室的情景。他看着屏幕中鬣狗小队成员紧绷的神情,沉声对着对讲机下令:“留活口,查清他们的底细。”
可没等作战小组上前,鬣狗小队的成员们却突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他们猛地咬紧牙关,嘴角瞬间溢出黑色的血沫。原来,每个人嘴里都藏着一枚氰化物胶囊,在被包围的瞬间,便毫不犹豫地咬碎了它。
“不好!”带队士兵惊呼着冲上前,却为时已晚。8名队员相继倒在地上,身体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监控屏幕前,秦战看着这一幕,眉头紧紧皱起。他沉默片刻,对着对讲机吩咐:“收队,把现场封锁好,让技术部门过来勘查,务必从他们的装备和遗留物品里,查出背后的势力。”
作战小组迅速清理现场,地下室里只剩下散落的侦查设备和冰冷的尸体——鬣狗小队用极端的方式销毁了所有秘密,只留下一团迷雾,让127师对这支突然出现的“特种部队”,更添了几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