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休整和“神经冷却”后,王凯感觉自己终于从那种精神透支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头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脑被彻底“清空”后又重新“加载”的清晰感。他对那种神经预警的微妙感觉记忆犹新,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多了一盏极其微弱、时明时灭的感应灯。
清晨,训练室的灯光再次亮起。刘佳佳没有立刻让王凯戴上那个“深渊头盔”,而是将他带到了战术模拟区。这里布置得如同一个微缩的室内城市街区,有模拟的房屋、街道、车辆残骸,甚至还有简单的光影系统模拟昼夜变化。
“神经协同是辅助,是让你感知危险的‘第六感’。”刘佳佳的声音在空旷的模拟区回荡,冰冷而清晰,“但真正的战斗,发生在现实世界。你需要将那份‘感觉’,转化为实际的战术动作和武器操控。今天,训练科目:cqb(室内近距离战斗)基础与神经协同初步结合。场景:营救被挟持人质。”
她递给王凯一把训练用的高仿真手枪和一把训练匕首。“目标:前方红色标记房屋。情报显示,一名‘人质’被控制在二楼东侧房间。‘绑匪’数量不明,位置不明。规则:击毙或制服所有威胁,安全解救人质。触碰激光感应陷阱或被人质感应器判定‘误伤’,即失败。允许使用神经协同预警,但后果自负。开始!”
王凯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训练枪。他集中精神,尝试着主动去“唤醒”那种微弱的神经预警感。几秒钟后,左侧太阳穴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警示感,指向模拟街道拐角的一个废弃邮箱。
他立刻压低身体,战术步伐移动,紧贴着墙壁,枪口预瞄拐角。果然,在他即将探头的瞬间,一个手持训练冲锋枪的“绑匪”人形靶猛地从邮箱后弹出!
“砰!砰!”王凯几乎是本能地扣动扳机!两发标记弹精准地命中“绑匪”头部感应区!
“滴!”靶子亮起红光,判定击毙。
成功了!王凯心中一喜。然而,喜悦刚起,头盔(他这次戴的是普通训练头盔)并未带来干扰,但二楼一扇破窗后,另一个“绑匪”靶子悄然出现,枪口正指向他!
这一次,神经预警没有出现!或许是距离太远,或许是角度问题,或许是王凯的精神还不够集中!
“砰!”模拟枪声响起!王凯只觉得胸口一震!训练服上的感应器亮起刺眼的红光,同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他被“击毙”了!
“失败!”刘佳佳冰冷的声音响起,“神经预警不是万能雷达!过度依赖等于自杀!你的眼睛、耳朵、战术意识才是根本!重来!加罚:低姿匍匐穿越雷区激光感应通道!”
王凯懊恼地捶了一下地面,但不敢有丝毫怨言。他明白了刘佳佳的意思。神经协同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助力,用不好就是催命符。它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战术基础和敏锐的战场观察之上,只能作为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接下来的训练,王凯强迫自己将主要精力放在标准的cqb战术动作上:切角观察、快速突入、火力压制、房间清理…每一步都力求精准、快速、安静。他不再刻意追求神经预警,而是将它当作一种若有若无的背景感知,如同多了一个在耳边低语的危险直觉。
效果开始显现。当他专注于战术本身时,那种神经预警感反而在关键时刻更加清晰地浮现出来,帮助他提前零点几秒规避了隐藏的激光陷阱,或者预判了“绑匪”从门后发起的突袭。
训练变得异常艰苦。每一次突入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消耗。汗水浸透了训练服,身上被标记弹打得生疼。但王凯的眼神却越来越亮。他逐渐找到了那种“影”与“刃”结合的感觉——神经预警如同潜行的暗影,为他提供危险的预兆;而他的身体和武器,则是执行致命一击的锋刃。
在一次成功的、干净利落的双人房间突入演练后,王凯靠在模拟的墙壁上剧烈喘息,脸上却带着一丝兴奋的潮红。
刘佳佳走到他面前,看了看战术平板上记录的详细数据:突入时间、命中率、威胁清除效率、人质安全指数…各项指标都比初始状态有了显着提升,尤其是结合神经预警后的威胁规避率。
“马马虎虎。”她评价道,但王凯敏锐地捕捉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认可。“神经协同的运用,初步找到了一点感觉。但记住,这只是静态靶。真实的敌人,会思考,会设伏,会比你想象的更狡猾。”她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凝重,“‘隼’那边有新的进展。‘归墟’的信号碎片指向西太平洋的一处非公开勘探区域。同时,有队伍在例行边境巡逻时,拦截了一伙试图偷渡的可疑人员,携带的装备里有深海采样器的零部件,来源不明。”
王凯的心猛地一沉。深海…采样器…“归墟”…线索似乎在一点点汇聚,指向那片未知的深蓝。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王凯。”刘佳佳看着他,眼神如同淬火的寒冰,“你的‘刃’,需要更快地开锋。接下来,训练强度翻倍。神经协同模拟,进入动态对抗阶段。”
王凯用力点头,握紧了拳头。他知道,平静的训练时光即将结束,真正的风暴,正在深海之上汇聚。而他,必须尽快成为能劈开风暴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