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柳如丝会面后,林闻轩迅速行动。他秘密会见盐商总会长沈万金。沈万金是个精明的胖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场拍胸脯保证三十万两三日内备齐,只求林大人日后在盐引上多多关照。
交易在隐秘中完成。沈万金的银子通过不同钱庄,几经周转,化作数张不记名的银票,送到了林闻轩指定的地点。而林闻轩则再次密室面见墨渊。
墨渊拿出《红册》与显影石。当林闻轩将此次“买官”之事,包括金额、中间人(柳如丝)、金主(沈万金)、所求职位(吏部考功司郎中)一一说明后,墨渊以一种特殊的暗语代码,将其记录在林闻轩的名字之后。
记录完毕,墨渊并未立刻收起《红册》,而是翻到册子后面几页。林闻轩惊讶地发现,这里并非具体交易记录,而更像是一张张“价目表”。
“林大人既已入册,这些规矩也当知晓。”墨渊盲眼低垂,手指拂过册页,“此乃近日京城及各地紧要官职的‘升迁调补价’。吏部考功司郎中,正五品,实权要害,三十万两,确是‘公道价’。”
林闻轩凝神看去,只见上面罗列清晰:
知府(上中下三等府):八万两至十五万两不等。
道台:十二万两至二十万两。
盐运使(肥缺中的肥缺):四十万两起。
巡抚(封疆大吏):八十万两以上,且需朝中有强力奥援。
京官各部郎中\/员外郎:根据部司油水,十万至三十万两。
御史(言官):看似清贫,然“闻风奏事”之权亦可售卖,五万两可谋一御史职位。
甚至还有“包月包年”服务,如“确保一年内无弹劾之忧,五万两”、“确保三年考绩得优,十万两”……
这已非简单的贪腐,而是一套成熟运行、明码标价的地下官场秩序!林闻轩看得心惊肉跳,又隐隐有一种掌握“秘籍”的兴奋。
就在林闻轩沉浸于这“官场密码本”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心腹管家隔门急报:“大人,不好了!漕帮的人与我们运私盐的船在码头发生了冲突,动了刀子,死了人!现在漕帮聚集了上百号人,围住了我们的货栈,说要讨还公道!”
林闻轩脸色骤变。漕运与盐务向来利益交织,冲突不断。他刚与盐商沈万金达成合作,就出了这档子事,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捣乱?是漕帮自发行为,还是官场对手借刀杀人?
他立刻看向墨渊。墨渊沉默片刻,低声道:“漕帮帮主与水师提督关系匪浅。此事,恐怕非金银可以轻易摆平。林大人,你初掌权柄,第一道考验来了。处理不当,莫说升迁,只怕眼前的位子也坐不稳。”
压力骤至。林闻轩必须立刻平息漕帮之乱,否则一切计划都将泡汤。而墨渊在收起《红册》前,最后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听闻,新任的按察使司副使,是已故苏知县的同窗至交,不日将至江安……”
苏知县!那个在云山县因不肯同流合污而被排挤走的清官!他的同窗此时到来,是巧合,还是冲着梅知节一派,或者说,冲着他林闻轩来的?
漕帮之乱未平,潜在的政敌又将至。林闻轩的升迁之路,布满了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