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霜把战场的每一寸土地都裹上了层薄白,风掠过韩家峪据点的旧炮楼,卷起地上的枯麦秆,擦过嵌在土缝里的弹壳,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战斗。王卫国背着半袋粗布,手里攥着把铁铲,站在据点西侧的旧工事区前——这里曾是日军的机枪阵地,现在只剩下被炸毁的炮架、散落的子弹壳,还有几丛从工事裂缝里钻出来的野菊,黄灿灿的,在霜里透着倔强。

“卫国哥,张连长让咱们先清理这片工事区,再去地道口那边。”小李扛着个木筐跑过来,筐沿上挂着把生锈的刺刀,是昨天受降后没来得及收的。他的军裤膝盖处沾着泥,却依旧走得稳,“俺刚才在那边看到个弹壳,是咱们上次炸粮车时用的土炮弹壳,上面还有俺刻的‘李’字呢!”

王卫国顺着小李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土坡下的草从里,半露着个陶制弹壳——是赵老栓当年用陶土烧的土炮弹,弹壳上歪歪扭扭的“李”字还清晰可见。他走过去弯腰捡起,弹壳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怀念”——他能“闻”到弹壳上残留的硝石味,能“听”到远处地道口传来的铁锹铲土声,还能“感觉”到这片工事区里,每一处弹坑、每一道裂缝,都藏着过去的战斗记忆:去年冬天的反扫荡,他们在这里用石雷炸过日军的机枪;开春时的袭扰,小李曾趴在这个土坡后扔过手榴弹。

“先把弹壳收进筐里,再找能用的武器零件。”王卫国把弹壳放进小李的木筐,又指向工事深处,“那里的炮架虽然坏了,但上面的铁零件能拆下来,赵婶说可以拿去铁匠炉熔了,打造成农具,给乡亲们种地用。”

小桃抱着个蓝布笔记本走过来,笔记本上已经画了战场的简易地图,用红笔圈出了“重点清理区”——旧工事区、地道出入口、粮库废墟,每个区域旁都标着“需寻找烈士遗物”的字样。“李老师说,每个牺牲的战友都要有名字,俺要把找到的遗物都记下来,以后建纪念馆时,好给他们立牌子。”她蹲下来,把捡到的一枚八路军帽徽擦干净,小心地放进笔记本夹页里,“这帽徽是布做的,上面还有血迹,应该是去年冬天牺牲的吴哥他们那批人的。”

王卫国接过帽徽,指尖抚过上面的暗红色痕迹——吴哥牺牲时,他就在旁边,看着吴哥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日军,自己却被流弹击中。那时吴哥的帽徽掉在地上,被炮火掀起的泥土埋了半截,没想到现在还能找到。“把它记在‘吴哥’的名下。”王卫国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吴哥最喜欢野菊,等会儿掩埋的时候,咱们在他坟前多插几株。”

清扫工作从清晨持续到正午。王卫国和小李拆着旧炮架的铁零件,小桃蹲在旁边记录遗物,偶尔有乡亲过来帮忙——赵老栓家的遗孀背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干净的布条,把找到的烈士衣物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张连长带着几个战士,在地道出入口清理坍塌的泥土,那里曾埋过三个在反扫荡时牺牲的武工队战士,今天要把他们的遗体挖出来,好好安葬。

“挖到了!是咱们的人!”地道口传来战士的喊声。王卫国放下铁铲跑过去,只见张连长和两个战士正小心翼翼地从坍塌的泥土里抬出一具遗体——遗体穿着灰布军装,胸前还别着枚褪色的党徽,是去年牺牲的孙班长,他是河南人,说话带着口音,总爱给大家讲老家的豫剧。

“慢点抬,别碰坏了党徽。”王卫国走过去,用粗布轻轻擦去遗体上的泥土。孙班长的手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手指僵硬地蜷着,王卫国慢慢掰开他的手指,里面掉出半块玉米面饼——是赵婶当年给他的,他没舍得吃,一直揣在怀里。

赵婶走过来,看到那半块饼,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这是俺当年给孙班长的,他说要留着打鬼子时吃,没想到……”她从布包里拿出块新烙的玉米面饼,放在孙班长的手里,“孩子,现在鬼子投降了,你吃块热饼,安心走吧。”

空冥状态里,王卫国的记忆突然翻涌——去年冬天,孙班长带着他和小李在地道里值夜,那时粮少,孙班长把自己的玉米饼分给他一半,说“你是孩子,要长身体,俺扛得住”;还有一次,日军的迫击炮炸塌了地道入口,孙班长用手挖泥土,救出了里面的三个乡亲,自己的手却被磨得血肉模糊。这些画面和眼前的遗体、半块饼重叠在一起,王卫国的鼻子发酸,手里的粗布被捏得发皱。

“咱们先把孙班长的遗体抬到临时安葬点,再去挖其他战友。”张连长的声音带着疲惫,却依旧坚定。临时安葬点设在据点东侧的山坡上——那里地势高,能看到马家堡的麦田,是王破军选的,说“让战友们能看着咱们重建家园,看着孩子们长大”。

山坡上已经挖好了五个土坑,每个坑旁都插着根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待寻姓名”“孙班长”“吴哥”的字样。王卫国和小李小心地把孙班长的遗体放进土坑,小桃在旁边记录:“孙班长,河南人,1944年冬牺牲于地道坍塌,遗物:党徽一枚、玉米面饼半块、步枪一支(已收缴)。”

“俺去那边看看,上次炸粮库时,刘哥就是在那片牺牲的。”小李突然说,扛着铁铲往粮库废墟走。粮库废墟还留着被烧毁的木梁,黑色的焦炭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地面上的弹壳比别处更多,有的还嵌在烧焦的木板里。

王卫国跟着小李走过去,在一根断梁下,发现了半块染血的绑腿——是刘哥的,刘哥的腿受过伤,总爱用这种蓝布绑腿,上面还绣着个“刘”字。小李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绑腿解下来,眼泪滴在焦炭上,晕开一小片黑痕:“刘哥,俺们来接你了,现在鬼子投降了,你不用再躲在废墟里了。”

空冥天赋里,王卫国仿佛看到了刘哥牺牲时的场景:去年秋天,他们炸粮库时,刘哥为了掩护大家撤退,抱着手榴弹冲向日军的追兵,最后和鬼子同归于尽。那时粮库的火还在烧,刘哥的绑腿被弹片划破,掉在废墟里,没人来得及捡——现在,终于能把它带回去,和刘哥的遗体一起安葬。

清扫到傍晚时,他们一共找到五具烈士遗体:孙班长、刘哥、吴哥,还有两个没留下名字的年轻战士。张连长让战士们去砍樟子松,做简易的棺材;王破军带着乡亲们在山坡上挖好土坑;赵婶把找到的烈士衣物洗干净,用粗布包好;小桃则趴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地记录每个烈士的信息,哪怕只有一枚帽徽、一块绑腿,她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樟子松来了!”几个年轻战士扛着松木走过来,松木笔直,带着松脂的清香——是从韩家峪后山砍的,赵老栓当年说过,樟子松耐腐,用来做棺材,能让战友们睡得安稳。王卫国和小李一起,把松木锯成合适的长度,用粗绳捆成简易的棺材,每个棺材里都铺着干净的茅草,还有乡亲们送来的玉米饼、野菊。

安葬仪式在夕阳西下时开始。没有哀乐,只有风掠过松枝的声音;没有花圈,只有乡亲们手里的野菊;没有悼词,张连长只是站在山坡上,对着五个土坑,轻声说:“同志们,鬼子投降了,你们赢了,安心睡吧,以后的日子,我们会替你们守好。”

王卫国捧着吴哥的棺材,慢慢放进土坑。吴哥的棺材里,除了他的短刀、笔记本,还有王卫国特意放进去的那根北斗七星铜簪的复制品——是王破军用木头刻的,和真簪一模一样,“吴哥喜欢玄真派的东西,带着这个,他能找到回家的路。”

小李把刘哥的绑腿放进棺材,又在坟前插了朵野菊:“刘哥,俺会记住你教俺的打枪技巧,以后要是有坏人来,俺还会像你一样,保护乡亲们。”小桃则把笔记本放在每个坟前,让大家能看清烈士的名字,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却依旧念得清晰:“吴哥,1944年秋牺牲于粮库炸敌;孙班长,1944年冬牺牲于地道救援;刘哥,1945年春牺牲于掩护撤退……”

赵婶站在最后一个无名战士的坟前,把块新烙的玉米面饼放在坟头:“孩子,俺不知道你叫啥,家在哪儿,可俺知道你是为了咱们牺牲的,以后每年麦收,俺都来给你送饼。”

夕阳把山坡染成金红色,五个新坟在松树下静静卧着,木牌上的名字在余晖里格外醒目。王卫国站在坟前,望着远处的马家堡——炊烟从屋顶升起,孩子们在村口的空地上唱着歌,笑声飘得很远。空冥天赋里,他仿佛看到了异时空的烈士陵园:洁白的墓碑排列整齐,上面刻着烈士的名字,鲜花常年不败,孩子们在墓碑前敬礼,老人在墓碑前献花。

这两个时空的“安葬”画面,在他心里慢慢重叠。他突然明白,清点战场不只是清理武器、掩埋遗体,更是“拾起记忆”——把牺牲战友的故事记下来,把他们的精神传下去,让后人知道,今天的和平,是用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

“该回去了,天快黑了。”王破军走过来,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老道士的道袍上沾着泥土,却依旧腰杆笔直,“玄真派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咱们好好活着,把家园建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王卫国点点头,最后看了眼山坡上的新坟,跟着大家往马家堡走。路上,小李突然说:“卫国哥,以后咱们每年都来这里,给他们送野菊,讲咱们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好不好?”“好。”王卫国轻声回答,心里却已经做了决定——等重建好学校,他要在学校里立一块“烈士碑”,把每个牺牲战友的名字都刻上去,让孩子们永远记得他们。

回到马家堡时,天已经黑了。赵婶煮了小米粥,还蒸了玉米面饼,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王卫国坐在桌前,却没什么胃口,手里的粥碗凉了大半,心里还想着山坡上的新坟。小桃把笔记本放在他面前,上面新画了幅画:五个小坟前,站着一群举着野菊的人,远处是金黄的麦田和亮着灯的村庄,画下面写着:“1945年秋,韩家峪战场清点,安葬烈士五名,我们会记住他们。”

“俺明天要把这些信息报给根据地,让他们把烈士的名字记进‘英烈册’。”张连长喝了口粥,声音坚定,“根据地说,以后会给每个烈士的家里送信,告诉他们,他们的孩子是英雄,是为了国家牺牲的。”

王卫国看着笔记本上的画,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些。他想起异时空里,每个烈士的名字都会被刻进历史,每个牺牲都会被永远铭记——现在,他在这个年代,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记录名字、掩埋遗体、传承记忆,这或许就是他穿越而来的意义之一。

夜深了,王卫国躺在地道的安全屋里,手里攥着母亲的手帕和小桃的笔记本。空冥状态里,他能“听”到远处山坡上的风声,能“闻”到野菊的清香,还能“感觉”到怀里的手帕传来的温热——娘,今天我们安葬了牺牲的战友,他们都是英雄,是为了咱们的家牺牲的。俺会记住他们,也会找到你,带着你看这和平的日子,看孩子们在阳光下长大。

王破军走进来,手里拿着件新缝的粗布外套,放在王卫国身边:“明天要去根据地送烈士名单,天凉了,穿上这个。记住,缅怀不是沉溺于悲伤,是带着他们的希望,继续往前走。”

王卫国拿起外套,布料粗糙却暖和。他知道,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送烈士名单、帮乡亲们修农具、整理战场遗物,未来还要找母亲、建学校。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身后有牺牲的战友,身边有并肩的伙伴,还有两个时空里,对“和平”与“记忆”的共同坚守。

窗外的月光透过地道的通风口照进来,落在笔记本上,照亮了那幅画。王卫国闭上眼睛,梦里,他看到五个烈士站在山坡上,笑着看着马家堡的麦田,看着孩子们在村口唱歌,看着他和小李、小桃一起,把“烈士碑”立在学校前——那是对牺牲最好的告慰,是胜利后最珍贵的“传承”。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