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营丘。
太公山并非想象中的仙山缥缈、祥云缭绕,反而更像一座规模宏大到极致的、融合了上古炼气士洞府与未来科幻感的超级工业研发中心。
山体内部已被彻底掏空改造,无数大小不一的洞窟工坊鳞次栉比,其间符文流水线与精密机械臂协同作业,灵能光束与全息设计图交相辉映。
穿着各色工装袍服的修士、机关人、甚至元素精灵穿梭忙碌,空气里弥漫着臭氧、熔岩、稀有草药和灵能溶剂混合的独特气味。
姜尚的身影直接出现在核心控制室——
一个位于山腹正中央、穹顶投射着浩瀚星图的环形大殿。
他刚一现身,几名核心弟子便围拢上来,神色间带着询问。
“师尊,凌霄殿急召所为何事?”
为首的大弟子墨衡开口道。
他面容沉稳,眼中不时闪过淡金色的数据流,仿佛时刻在进行着庞杂的推演计算。
姜尚摆了摆手,径直走向大殿中央那个由无数不断自行重组的水晶算筹构成的巨大控制台。
“玉帝欲组建伐天仙舟舰队,看上了我们的‘八音簪匣’技术和天工局的制造能力。”
他言简意赅,语气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众弟子闻言,皆是一惊。
“师尊,此事牵扯巨大,”
二弟子璇玑忍不住开口,她擅长能量符文学,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
“尤其是西王母娘娘和东海龙宫那边……”
“技术本身并无立场。”
姜尚打断她,枯瘦的手指拂过控制台,调出“八音簪匣”的完整结构图,那复杂到令人眼晕的能量回路和时空符阵在他眼中却如同清晰的乐章。
“簪匣的硬件平台、基础架构,是我们天工局的成果。玉帝出钱出资源,要我们基于此平台,开发一款军用的‘制式导航核心’,这是一笔订单,无关对错。”
他顿了顿,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属于技术专家的精明:“至于这导航核心里,最终要写入什么样的‘驱动程序’——是用于探索、用于护航,还是用于征伐,那是甲方需要考虑和负责的事情。
我们的合同,只负责确保硬件平台能稳定、高效地运行甲方指定的程序。
这就好比我们打造了一把绝世好剑,剑刃锋利、结构坚韧,但用这把剑是行侠仗义还是为非作歹,是持剑者的选择,非铸剑师之过。”
这番“技术中立”的言论,让几位弟子面面相觑,但似乎又无法反驳。
天工局历来确实有“拿钱办事”、不过问最终用途的传统,只要不违背最基本的“不造戮凡之器”的底线。
“可是,师尊,”璇玑再次开口,语气急切,“玉帝此举,明显意在瑶池和东海。我们夹在中间,只怕……”
“只怕什么?”
姜尚看向她,目光平静,“只怕得罪西王母?还是怕卷入权力斗争?”
他轻轻敲了敲控制台,星图上亮起了两个微弱但稳定的光点,一个代表着远在侏罗纪的龙星槎,另一个则指向瑶池方向。
“我们的首要‘甲方’,或者说,最初的研发资助方,确实是东海敖广,目的是复活敖丙。
这个项目的‘灵魂’——那个与簪匣深度绑定、驱动其完成‘轮回织锦’特定任务的核心逻辑,是西王母亲自嵌入的。
从契约精神上来说,我们对敖广和西王母负有完成当前委托的责任。”
他话锋一转:“但现在,玉帝以天庭正统、三界安危的大义名分,并辅以难以拒绝的资源,提出了新的、更大规模的合作意向。这并不直接违背我们与东海、瑶池的现有合同——我们并未承诺 排他性。
我们只是答应为玉帝打造一个新的、空的‘剑鞘’。”
“墨衡,”
他转向大弟子,“你即刻起草两份文书。一份,致玉帝特使,列出研发‘制式时空导航核心’所需的一切资源清单,
包括九幽玄铁万吨、首山赤铜精粹三千方、混沌元灵池浸泡名额百个、调用‘周天星斗大阵’计算资源每年三百六十时辰……价码开足,既然天庭财大气粗,我们不必客气。”
“另一份,”
他目光转向璇玑,“以最高加密渠道,发送给西王母和敖广。
告知他们玉帝的意图,以及我们基于‘技术中立’和‘契约精神’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重点强调两点:一,我们绝不会泄露‘八音簪匣’现有版本中与‘轮回织锦’相关的任何核心代码;
二,玉帝此次合作,客观上会极大提升天工局的整体实力,这对未来进一步完善敖丙所用的星槎和簪匣,有潜在益处。
请他们……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两位弟子领命而去。
一直沉默的三弟子青鸾与四弟子素问也各自领了辅助任务,迅速投入工作。
姜尚独自站在控制台前,凝视着星图中那个代表龙星槎的、正在微弱闪烁的光点。
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些许难以言喻的表情。
“驱动程序,甲方自己写……”
他低声重复着自己刚才的话,嘴角泛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苦笑,“西王母啊西王母,你写入簪匣深处的那个‘轮回’驱动,又何尝不是一种强大的‘立场’?
玉帝欲写的‘征伐’驱动,亦是如此。
技术本身或可中立,但运用技术之人心中的‘驱动程序’,却早已决定了技术的方向。”
他抬起手,控制台上浮现出“八音簪匣”最底层的、一片混沌的源代码界面,那里是连西王母都未能完全触及的、硬件与法则交融的原始领域。
“或许,真正的‘中立’,不在于为谁打造平台,而在于……确保这个平台,永远保留一丝不被任何‘驱动程序’完全控制的、最底层的‘后门’。”
姜尚的眼中,闪过一丝唯有最顶尖的工匠和战略家才有的光芒。
这光芒一闪而逝,他再次恢复了那个醉心技术、不问世事的平淡模样,转身投入到对玉帝那份“天价订单”技术细节的推演之中。
而在遥远的瑶池和东海,几乎在同一时间,西王母和敖广都收到了姜尚那封措辞谨慎、逻辑清晰的加密信息。
西王母看着讯息,凤眸微眯,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玉座扶手:“好一个姜尚……技术中立?怕是待价而沽,左右逢源。
不过,只要核心‘织锦’算法不外泄,借玉帝之手增强天工局实力,倒也未尝不是一步暗棋……”
东海龙宫中,敖广则是松了一口气,又带着一丝憋屈:“这个老滑头!只要他不卖了丙儿就好……可玉帝得了导航技术,舰队一成,我东海……唉!”
姜尚的这一手“技术中立牌”,如同一颗投入暗流汹涌的湖面的新石子,其引发的涟漪,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各方势力的平衡与算计。
这场围绕技术、权力与未来的博弈,因一位“没有立场”的顶级工程师的加入,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