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深水湾魏宅的气氛,除了惯有的宁静与温馨,还悄然弥漫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带着隐秘兴奋的筹备感。这种氛围的源头,直指男主人魏友泉。
他依然忙碌,甚至比平时更显“神龙见首不见尾”。书房里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越洋电话会议和内部核心会议的数量有增无减。但苏晚敏锐地察觉到,他忙碌的重心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偏移。他不再仅仅专注于“新绿洲计划”的全球推进和魏氏集团的日常运营,而是频繁地与一些陌生号码通话,通话内容时常涉及“展陈设计”、“灯光色温”、“画作保险级别”、“媒体邀请名单审核”等听起来与商业帝国毫不相关的词汇。
有时,她会看到他对着平板电脑上不是财务报表或工程图纸,而是某种场馆的3d效果图凝神思索,指尖在屏幕上细致地滑动、放大,眉头微蹙,仿佛在审视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部署。首席助理david进出书房的频率也异常之高,手中拿着的文件袋不再是常见的商业合同,而更像是设计效果图、印刷样本和厚厚的名单册。
苏晚心中隐约有了猜测,一股暖流暗自涌动。她并未点破,只是配合着他的“神秘”,享受着这份被默默珍视、精心准备的期待感。她照常打理着“新绿洲”人文艺术委员会的初期筹备工作,指导儿子念安的学业和绘画,安心养胎,将那份好奇与感动妥帖地收藏在心间。
直到画展开幕式的前夜。
晚餐后,两人在花园里散步。初夏的晚风带着花香,拂过面颊,惬意而安宁。走到玻璃花房附近,魏友泉停下脚步,从随身的西装内袋里,取出一个厚重而极具质感的深蓝色丝绒封面册子,递到苏晚面前。封面上没有过多装饰,只有烫银的两个字——“溯光”,字体设计飘逸而富有艺术感,如同流动的光影。
“看看这个。”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苏晚接过画册,指尖触碰到丝绒细腻的纹理,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轻轻翻开。
映入眼帘的,并非她想象中的、简单罗列的作品照片。这是一本编纂极其精良、堪称艺术出版物级别的画册。开篇是一篇由国际顶尖艺术评论家执笔的深度序言,不仅专业地分析了她作品中的技法特点、风格演变,更深刻地解读了她画作中蕴含的情感张力、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以及那种从困境中破土而出的坚韧力量。评论家的文字充满了敬意与洞见,绝非泛泛的溢美之词。
紧接着,是她从少女时代最早的素描习作、到巴黎求学时期的探索之作、再到婚后那段压抑岁月里的灰色调作品、直至近期心境开阔后色彩明快、充满希望的新作的精选汇编。每一幅作品下方,不仅标注了创作年份、材质、尺寸,还附有一段简短的、显然是知情人才能写出的创作背景说明或心境注解。有些甚至连她自己都几乎遗忘的、隐藏在画布角落的细微签名或特定笔触,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
翻到画册后半部分,是她为“新绿洲计划”创作的系列构思草图,以及一些从未公开过的、描绘沙漠星空、香港夜景和家庭温馨瞬间的私人小品。这些画作的编排顺序,巧妙地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心路历程轨迹——从迷茫、挣扎到寻找、沉淀,最终走向释然、温暖与希望。
苏晚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指尖微微颤抖。她不是在欣赏自己的画作,而是在阅读一颗被如此郑重、如此细致、如此深刻地理解和珍视的心。他不仅记住了她每一幅画,更读懂了她藏在色彩和线条背后的所有喜怒哀乐、所有沉默的呐喊和无声的成长。这份懂得,远比任何盛大的场面、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让她震撼和动容。
眼眶毫无预兆地湿润了,视线变得模糊。她抬起头,望向身旁的男人。月光下,他深邃的眼眸正专注地凝视着她,里面没有炫耀,没有等待夸赞,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虔诚的温柔和一丝紧张的期待,仿佛一个交出了全部心血作业的学生,在等待老师的评语。
“你……”苏晚的声音哽咽,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带着颤音的轻问,“……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
魏友泉伸手,用指腹轻轻擦去她眼角即将滑落的泪珠,动作轻柔得不可思议。“从决定为你办这个画展开始。”他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你的光,不应该被埋没。它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这一夜,苏晚抱着那本沉甸甸的画册,久久无法入睡。心中的暖流汇聚成汹涌的海洋,冲刷着过往所有的不安和委屈。她知道,明天即将揭幕的,不仅仅是一场画展,更是魏友泉为她举行的一场最盛大、最郑重的加冕礼。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通明,流光溢彩。今夜,这里不属于任何商业峰会或政治论坛,而是专为一位艺术家——苏晚,而敞开大门。
开幕式现场,名流云集。香港艺术界的泰斗、顶尖画廊主理人、收藏家、知名策展人悉数到场;商界翘楚、社会名流也应邀出席;全球各大艺术媒体、时尚杂志的记者架起长枪短炮,镁光灯闪烁不停。空气中弥漫着香槟的气泡声、低语声和一种期待的兴奋感。所有人都知道,这绝非一场普通的画展,更是魏氏帝国女主人的一次正式亮相,意义非凡。
当那对备受瞩目的主角出现在入口红毯尽头时,全场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加密集的闪光灯和窃窃私语。
魏友泉一如既往,身着剪裁完美的经典黑色礼服,没有过多修饰,却自带掌控全场的强大气场。然而,今夜他所有的锋芒,似乎都刻意收敛,只为衬托身旁的伴侣。
苏晚身着一袭月白色真丝绉纱曳地长裙,款式极简,却因顶级面料的光泽感和无比精妙的剪裁而显得高雅至极,完美勾勒出她因孕期而愈发丰腴柔美的曲线。她颈间佩戴着一条设计简约的钻石项链,耳垂上是同系列的钻石耳钉,光芒璀璨却不张扬,与她清冷脱俗的气质相得益彰。她妆容淡雅,长发松松挽起,露出优美的天鹅颈和清晰的锁骨线条。最动人的是她脸上的神情,不再是初入社交场时的谨慎与疏离,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被爱与认可滋养出的从容、自信与平和的光彩。她轻轻挽着魏友泉的手臂,步伐沉稳,面对无数镜头和目光,嘴角噙着一抹得体的、温暖的微笑。
魏友泉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她身上时,那种毫不掩饰的欣赏、骄傲与深沉的爱意,几乎要溢出眼眶,通过无数镜头,传递给了全世界。他们并肩而行,不是商业联姻的貌合神离,不是强者与附庸,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珠联璧合,势均力敌。
常规的策展人介绍和嘉宾致辞后,现场司仪将目光投向了今晚最重量级的人物——魏友泉。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只是简短致意,或者由助理代劳。
然而,魏友泉却步伐沉稳地走上了演讲台。他没有拿讲稿,甚至没有看提词器。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济济一堂的宾客,那眼神不再是商海搏杀时的锐利审视,而是一种庄重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虔诚的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