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的气氛,因云璃那句“它一直在看着你”而骤然降至冰点。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仿佛有一双来自九幽深处的冰冷眼眸,正透过层层空间,凝视着此地。
林风眉头微蹙,但眼神依旧沉静如古井深潭。他轻轻抚过手臂上被重新封印的印记,感受着那蛰伏在混沌枷锁之下、冰冷而诡异的“注视感”。他并非毫无察觉,只是云璃以“太阴通幽瞳”这等触及本源法则的神通确认后,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清晰、更具威胁性。
“无妨。”林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镇定,“它既在沉睡,隔着如此距离与封印,能做的也仅仅是‘看着’。在它真正醒来,或者我们踏入它陷阱之前,我们还有时间。”
他的冷静感染了云璃。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神魂深处残留的那丝寒意,重新坐回石凳。她知道林风所言非虚,恐慌于事无补,唯有积极应对。
“不错,时间紧迫,更需明晰前路。”云璃颔首,玉手一翻,一枚非金非玉、触手温凉的月白色令牌出现在她掌心。令牌造型古朴,边缘雕刻着繁复的星月云纹,中心则是一轮凹陷的、仿佛能吸纳一切光线的满月图案。
她指尖逼出一缕精纯至极的太阴元婴之力,如同银色的丝线,缓缓注入那轮满月凹陷之中。
“嗡——”
令牌轻轻震颤,发出低沉的共鸣。下一刻,一道清冷皎洁的光柱自令牌中心冲天而起,却在触及石室顶部的结界后,如流水般铺展开来,化作一片方圆数尺的、由纯粹光幕构成的立体阵图。
这阵图复杂得超乎想象,无数细如微尘的银色光点在光幕中流转、生灭,勾勒出山川地脉、星辰轨迹、以及一道道蕴含着无上封印之力的符文锁链。这些符文锁链的核心,共同指向光幕中央,那里悬浮着一座巍峨、古老、散发着镇压万古洪荒气息的石碑虚影!
石碑通体呈暗银色,仿佛由冷却的月核雕琢而成,碑身布满了与太阴之力同源的天然道纹,而在这些道纹之间,还镶嵌着点点璀璨的星光,如同将一片微缩的星空烙印在了碑上。
太阴镇魔碑!
即便只是一道虚影,其散发出的磅礴、神圣、净化的气息,也让林风体内的混沌道种微微一动,感受到了同等级数的古老与威严。
“这便是‘太阴镇魔碑’的部分阵图核心,以及其本体投影。”云璃的声音带着一丝肃穆与 reverence(敬畏),“此碑乃上古‘星宫’与‘月神’一脉倾力打造,并非凡间之物。它是不周山封印体系的‘定盘星’,不仅能镇压秽气,更能接引九天清辉,转化混沌,滋养此界本源。可以说,没有它,不周山的封印就是无根之木,即便暂时修复,也终将再次崩坏,甚至……被黑暗力量反向侵蚀、利用。”
林风目光锐利,紧紧盯着那石碑虚影。他能感觉到,这石碑的力量本质,与云璃的太阴之力同源,但更加宏大、更加古老、更加接近法则本源。它就像是一个锚点,一个坐标,稳定着这片天地与某种更高层次力量的联系。
“星宫……月神……”林风咀嚼着这两个名字,它们与“巡天镜”一样,都指向了上古那段失落的历史和更广阔的的世界。“如此重器,如今何在?仙子既得此图,可能感应到碑体所在?”
云璃闻言,伸出一根纤长如玉的手指,轻轻点在光幕中那座石碑虚影之上。她闭上双眸,周身月华流转,眉心处那太阴法婴的印记若隐若现,似乎在通过这阵图与遥远的本体进行着微弱的共鸣。
片刻后,她睁开眼,美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确定的凝重。
“我能模糊感应到,碑体……就在不周山核心区域,那片被称为‘归墟之眼’的绝地深处。”她的手指在光幕上移动,指向那片象征着不周山核心的、被浓郁黑暗能量笼罩的区域。“但它的状态很不好。有一股极其强大、极其污秽的黑暗力量,如同跗骨之蛆,缠绕着它,遮蔽了它的光辉,试图污染它的核心。我的感应时断时续,如同风中残烛。”
她收回手指,光幕中的阵图也随之缓缓收敛,最终重新化为那枚月白令牌。
“这黑风涧,据我探查,曾是上古时期运送、维护此碑的一处前哨,或许遗留有能与碑体产生更强共鸣的器物或阵法节点,我本想在此寻找,却遭遇了魔物围攻。”云璃解释道,“现在看来,必须深入不周山核心,才能找到它,并设法净化其污染,重启其威能。”
她看向林风,眼神清澈而坚定:“林道友,你身负混沌之道,可吞噬秽气,更与巡天镜有所关联,或许……你是净化此碑,对抗那黑暗力量的关键。而我,身负太阴圣体,凝聚太阴法婴,是引动、沟通并最终掌控此碑力量的不二之选。”
她的话语,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路径,也明确了两人在这场救世行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林风是破开黑暗、提供净化可能的“矛”与“盾”。
云璃是定位核心、引动神碑的“钥匙”与“指引”。
两人联手,方有一线生机。
林风沉默片刻,消化着这巨大的信息量。太阴镇魔碑的存在,解释了不周山封印的核心机制,也指明了解决问题的终极方向。而云璃的感应,则将最终的目标,锁定在了那连元婴修士都闻之色变的“归墟之眼”。
前路,注定九死一生。
但他没有犹豫,目光迎上云璃带着询问与期待的眼神,缓缓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
“既然如此,那便去这归墟之眼,走上一遭。”